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什么?有朋友問我。
是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蛻下的殼,半埋在斑駁樹蔭下?
如果是隨手可得的東西,怎么又能夠為自己的青春寫下斑斕的一筆?
有朋友說,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五十米深藍》,會覺得心里踏實,借一點兒一點兒想法回到過去的生活,或者是借一點兒文字、一點兒想法,感受一種生活,其實沒有錯。
誠如李尋歡老師對我的嘲笑:“為什么寫到最后就沒有答案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讓我自己想清楚,而不是向我要個答案。
因為青春在每個人的心里有太多概念,我們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或者是宿舍的擁擠,或者是老師朝你扔的粉筆,或者是六樓后座的好朋友,或者是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最拙劣的一面,都是難得的回憶。
或許回憶就是青春?如果回憶可以代替青春,那么歡笑是什么,淚水又是什么?快樂是什么,痛苦又是什么?我的理解是,青春是我們無法用生命企及的彼岸,是用花香和幻想充滿我們的過去。青春是想象,是對過去生活的樂觀想象。如果真的能夠回到過去,我相信我們都愿意再回去,可是你又怎么知道,你需要的是青春?那時的青春暫未開始,尚未結束,而真正的答案是——青春就是你自己。
我同樣感謝那些和我有相同感受的朋友。在成長的路上,只有我們會互相懂得、互相體諒,把時光當陽光,把痛苦當鼓舞,自己就是青春,不管在哪里都是。所以不必為自己的過往感到悲傷,因為你永遠都在。在那里,是一片天,而你亦是自己的青春。
我也會經常和好友一起感慨現在遠遠不如從前,感嘆究竟為了什么生活,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什么是美好?只不過是用現在的更好來憐憫當時的失意罷了。
現在在趕稿子,無比快樂,因為我想起大學時點著蠟燭用鋼筆改文章的時光,很懷念。那些兄弟紛紛在攻擊我,而我一一不留活口地大罵,然后哈哈大笑。QQ上有新的朋友在聊天,不能夠一一作答,隨便寫下一點兒什么,也許詞不達意,只當自問自答好了。
把時光當陽光,把痛苦當鼓舞。一晃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十年前自己寫給自己的文字,覺得那時的自己真能夠自我寬慰。柴靜在《看見》里寫白巖松安慰她,現在想起來所有的美好時光,在當時看來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后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么幸福。20出頭的日子,每天掙扎糾結,仿佛是經歷了一次新生的蛻皮,蛻去的是膽怯,是恐懼,是對事物的表面認知,得到的是對生活平和的接納。我們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它知道我們最終會變成誰,最終的歸宿在哪里。其實現在看來,時間確實能改變我們,但文字才能記住一切。這本書,記錄了這十年星星點點的心跡,希望每個足跡,都有邁出的價值。
2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