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能力在9歲前決定
- (日)大久保博之
- 736字
- 2020-09-10 18:16:57
為什么獲得MBA學位的精英會做出陳腐的商品?
如上文所述,日本的教育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重點放在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的培養上。也許有人會說,“通過這樣的教育,日本成了世界經濟大國,按照過去的老辦法不是挺好的嗎?”
的確,我們此前收獲了累累碩果。但歸根溯源,這都是因為至今為止我們身處“課題解決型社會”。
這種社會要求人們針對已發現的課題,思考相關對策,并找到解決方法。日本人最擅長的就是將現有的產品做得更便宜、更小巧。可如果需要創造出新發明和新型服務方式,去顛覆現有的價值觀,只靠現在的教育理念是行不通的。
今后的時代所需要的,不是針對已發現的課題找到解決方案,而是需要具有發現潛在課題并思考對策的“發現課題的能力”。缺乏這種能力,就不可能發明蘋果手機這樣的產品,也不可能設計出臉書這樣的服務。
想要發現尚未出現在眼前的未知問題,必須具備極為豐富的感知能力。只靠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是無法獲得這種能力的,必須均衡地擴展“六大容量”才行。
不久之前,日本曾掀起過一陣攻讀MBA(工商管理學碩士)熱潮。可是將那些持有MBA學位的人聚集在一起,就能設計出跨時代的產品了嗎?我可不這么認為。因為MBA是考察市場、財務相關的數學邏輯智能的資格。將那些在多元智能中側重發展數學邏輯智能的人湊在一起,他們只會關注生產性和生產效率,無法孕育讓人眼前一亮的好點子。他們無法像將藝術導入IT行業的蘋果公司那樣引發一場革新。
發現人們還未發現的潛在需求是未來時代最為渴望的能力。不僅是創業家和經營者,即便是普通的公司職員,缺乏這種能力今后也很難在社會中立足。在不久的未來,相比畢業于哪一所大學,更看重具有多少發現新課題能力的時代必然會到來。
為了在這樣的時代生存下去,均衡地擴展六種多元智能,培養敏銳的感知能力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