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粉黛胭脂 催妝禮

催妝是古代婚姻禮俗之一,最初盛行于唐代上層社會,然后慢慢進入民間,一直延續到明清,意思就是說,女方出嫁是一樁大事,得男方多次催促才開始梳妝啟程,本意無非是想要強調婚禮的隆重。唐代的新郎甚至還要作“催妝詩”,如果實在作不出,也可由賓客代作。迎親當天,女方家要家門緊閉,男方還要反復吹“催妝曲”,放“催妝炮”,當然還要準備紅包,女方才會開門。

這樣的習俗,其實今天在很多地方都還多多少少看得到,如果做得過分了(譬如無論男方家好話說盡,女方家卻還是怎么也不肯開門),也會引發一些無謂的糾紛,畢竟現在時代不同啦。

在古代,進行“催妝”儀式的時候,很多地方催一次還不夠,得多催幾次。在婚禮前兩三天,男方家要為催妝準備豐富的禮物,這就是“催妝禮”,內容包括鳳冠霞帔、婚衣、梳妝鏡、粉黛胭脂、首飾等等。

在催妝禮的內容中,只有鳳冠霞帔、婚衣是在辦喜事那段時間才用得著,梳妝鏡、粉黛胭脂、首飾則都算是新娘往后的日用品,只不過使用程度因人而異罷了。

我們現在重點來看一看粉黛胭脂。

有這么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意思是說,男人愿意為了了解自己、賞識自己的人獻出生命,女人愿意為了喜歡自己、欣賞自己的人精心打扮。這個說法出自《戰國策》,距今都已將近三千年了。梳妝打扮當然需要工具,古代雖然沒有“化妝品”這個詞,但是有相應的“粉黛胭脂”,可以大致滿足古人的愛美之心。

“粉黛胭脂”這個詞,實際上是涵蓋了好幾樣東西,比方說以下三大類。

妝粉。古代婦女從很早以前就懂得擦粉了。粉的材料大多選自米粉,還有鉛粉,一般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吸干水分,再碾成粉末或者做成固體的形狀,抹在臉上保證能夠涂成一個大白臉。可見“一白遮三丑”這個審美標準真是歷史悠久啊。那個時候沒有科學概念,當然也不知道讓含鉛的東西接觸皮膚其實是不好的,對健康是有危害的。

黛粉。從戰國時代開始,女性就開始畫眉了,當時還沒有什么好用的材料,很多人就把柳枝燒焦后輕輕涂在眉毛上,想想真的也是一個挺聰明的辦法,只是恐怕會有一點痛吧。等到大家找到了“黛”,畫眉這個事情就容易得多了。“黛”是一種藏青色的礦物,把黛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再加水調和,就可以很方便地拿來畫眉。這個過程跟在寫作畫畫之前磨墨的動作相當類似,至少對很多文人來說做起來想必是得心應手,而被畫眉的人也舒服得多,難怪會有所謂“畫眉之樂”的說法,用來形容夫妻感情非常和睦。漢代有一位官員,名叫張敞,據說每天早上都要替妻子畫好眉毛才出門上班。

胭脂。胭脂的歷史就更久了,從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形同今天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做“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以后也可以當腮紅來使用。后來人們往這種紅色顏料中加入一些牛髓之類的東西,使它成為一種稠密的脂膏,因此又有了“口脂”“唇脂”之說,這個和我們今天的口紅其實就已經相當神似了。

10
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张家口市| 克东县| 文山县| 桃园县| 会东县| 长治县| 鹤壁市| 广宗县| 双柏县| 清水县| 天镇县| 碌曲县| 四平市| 林西县| 峨边| 长白| 中阳县| 门头沟区| 广河县| 个旧市| 开阳县| 叙永县| 噶尔县| 邢台县| 余庆县| 盐亭县| 广河县| 冕宁县| 商丘市| 三穗县| 长岛县| 那坡县| 济南市| 江城| 米泉市| 温泉县| 洱源县| 红河县| 萍乡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