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 西游記(上)
  • (明)吳承恩著 胡元斌改編
  • 4997字
  • 2021-05-28 16:37:09

詩曰:

都城大國實堪觀,八水周流繞四山。

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此單表陜西大國長安城,乃歷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華夷圖上看,天下最為頭。真是奇勝之方。今卻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龍集貞觀。此時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且不說他駕前有安邦定國的英豪,與那創業爭疆的杰士。

卻說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賢人:一個是漁翁,名喚張稍;一個是樵子,名喚李定。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一日,在長安城里,賣了肩上柴,貨了籃中鯉,同入酒館之中。吃了半酣,各攜一瓶,順涇河岸邊,徐步而回。張稍道:“李兄,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李定道:“張兄說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張稍道:“你山青不如我的水秀。有一《蝶戀花》詞為證。詞曰:

煙波萬里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一覺安眠風浪消,無榮無辱無煩惱。”

李定道:“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也有個《蝶戀花》詞為證。

詞曰:

云林一段松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迅速嚴冬如指拈,逍遙四季無人管。”

漁翁道:“你山青不如我水秀,受用些好物。有一《鷓鴣天》為證:

仙鄉云水足生涯,擺櫓橫舟便是家。

活剖鮮鱗烹綠鱉,旋蒸紫蟹煮紅蝦。

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更可夸。

嬌藕老蓮芹葉嫩,慈菇茭白鳥英花。”

樵夫道:“你水秀不如我山青,受用些好物。亦有一《鷓鴣天》為證:

崔巍峻嶺接天涯,草舍茅庵是我家。

腌臘雞鵝強蟹鱉,獐犭巴兔鹿勝魚蝦。

香椿葉,黃楝芽,竹筍山茶更可夸。

紫李紅桃梅杏熟,甜梨酸棗木樨花。”

漁翁道:“你山青真個不如我的水秀。又有《天仙子》一首:

一葉小舟隨所寓,萬疊煙波無恐懼。垂鉤撒網捉鮮鱗,沒醬膩,偏有味,老妻稚子團圓會。魚多又貨長安市,換得香醪吃個醉。蓑衣當被臥秋江,鼾鼾睡,無憂慮,不戀人間榮與貴。”

樵子道:“你水秀還不如我的山青。也有《天仙子》一首:

茆舍數椽山下蓋,松竹梅蘭真可愛。穿林越嶺覓干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酕醄醉了臥松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漁翁道:“李兄,你山中不如我水上生意快活。有一《西江月》為證:

紅蓼花繁映月,黃蘆葉亂搖風。碧天清遠楚江空,牽攪一潭星動。

入網大魚作隊,吞鉤小鱖成叢。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樵夫道:“張兄,你水上還不如我山中的生意快活。亦有《西江月》為證:

敗葉枯藤滿路,破梢老竹盈山。女蘿干葛亂牽攀,折取收繩殺擔。蟲蛀空心榆柳,風吹斷頭松楠。采來堆積備冬寒,換酒換錢從俺。”

漁翁道:“你山中雖可比過,還不如我水秀的幽雅。有一《臨江仙》為證:

潮落旋移孤艇去,夜深罷棹歌來。蓑衣殘月甚幽哉,宿鷗驚不起,天際彩云開。困臥蘆洲無個事,三竿日上還捱。隨心盡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爭似我寬懷?”

樵夫道:“你水秀的幽雅,還不如我山青更幽雅。亦有《臨江仙》可證:

蒼徑秋高拽斧去,晚涼抬擔回來。野花插鬢更奇哉,撥云尋路出,待月叫門開。稚子山妻欣笑接,草床木枕攲捱。蒸梨炊黍旋鋪排,甕中新釀熟,真個壯幽懷!”

漁翁道:“這都是我兩個生意、贍身的勾當,你卻沒有我閑時節的好處。有詩為證,詩曰:

閑看天邊白鶴飛,

停舟溪畔掩蒼扉。

倚篷教子搓釣線,

罷棹同妻曬網圍。

性定果然知浪靜,

身安自是覺風微。

綠蓑青笠隨時著,

勝掛朝中紫綬衣。”

樵夫道:“你那閑時又不如我的閑時好也。亦有詩為證。詩曰:

閑觀縹緲白云飛,獨坐茅庵掩竹扉。

無事訓兒開卷讀,有時對客把棋圍。

喜來策杖歌芳徑,興到攜琴上翠微。

草履麻絳粗布被,心寬強似著羅衣。”

張稍道:“李定,我兩個‘真是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但散道詞章,不為稀罕;且各聯幾句,看我們漁樵攀話何如?”李定道:“張兄言之最妙。請兄先吟。”

“舟停綠水煙波內,家住深山曠野中。

偏愛溪橋春水漲,最憐巖岫曉云蒙。

龍門鮮鯉時烹煮,蟲蛀干柴日燎烘。

釣網多般堪贍老,擔繩二事可容終。

小舟仰臥觀飛雁,草徑斜攲聽唳鴻。

口舌場中無我分,是非海內少吾蹤。

溪邊掛曬繒如錦,石上重磨斧似鋒。

秋月暉暉常獨釣,春山寂寂沒人逢。

魚多換酒同妻飲,柴剩沽壺共子叢。

自唱自斟隨放蕩,長歌長嘆任顛風。

呼兄喚弟邀船伙,挈友攜朋聚野翁。

行令猜拳頻遞盞,拆牌道字漫傳鐘。

烹蝦煮蟹朝朝樂,炒鴨爊雞日日豐。

愚婦煎茶情散淡,山妻造飯意從容。

曉來舉杖淘輕浪,日出擔柴過大徸亍。

雨后披蓑擒活鯉,風前弄斧伐枯松。

潛蹤避世妝癡蠢,隱姓埋名作啞聾。”

張稍道:“李兄,我才僭先起句,今到我兄,也先起一聯,小弟亦當續之。”

他二人既各道詞章,又相聯詩句,行到那分路去處,躬身作別。張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細看虎。假若有些兇險,正是‘明日街頭少故人’!”李定聞言,大怒道:“你這廝憊懶!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張稍道:“我永世也不得翻江。”李定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張稍道:“李兄,你雖這等說,你還沒捉摸;不若我的生意有捉摸,定不遭此等事。”李定道:“你那水面上營生,極兇極險,隱隱暗暗,有什么捉摸?”張稍道:“你是不曉得。這長安城里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著。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鉤,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日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二人從此敘別。

這正是“路上說話,草里有人”。原來這涇河水府有一個巡水的夜叉,聽見了“百下百著”之言,急轉水晶宮,慌忙報與龍王道:“禍事了!禍事了!”龍王問:“有甚禍事?”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邊,只聽得兩個漁樵攀話。相別時言語甚是利害。那漁翁說:長安城里西門街上,有個賣卦先生,算得最準。他每日送他鯉魚一尾,他就袖傳一課,教他百下百著。若依此等算準,卻不將水族盡情打了?何以壯觀水府,何以躍浪翻波,輔助大王威力?”龍王甚怒,急提了劍,就要上長安城,誅滅這賣卦的。旁邊閃過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一齊啟奏道:“大王且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聽信。’大王此去,必有云從,必有雨助,恐驚了長安黎庶,上天見責。大王隱顯莫測,變化無方,但只變一秀士,到長安城內,訪問一番。果有此輩,容加誅滅不遲;若無此輩,可不是妄害他人也?”龍王依奏,遂棄寶劍,也不興云雨,出岸上搖身一變,變作一個白衣秀士。真個:

豐姿英偉,聳壑昂霄。步履端祥,循規蹈矩。語言遵孔孟,禮貌體周文。身穿玉色羅襕服,頭戴逍遙一字巾。

上路來拽開云步,徑到長安城西門大街上。只見一簇人,擠擠雜雜,鬧鬧哄哄,內有高談闊論的道:“屬龍的本命,屬虎的相沖。寅辰巳亥,雖稱合局,但只怕的是日犯歲君。”龍王聞言,情知是那賣卜之處。走上前,分開眾人,望里觀看。

此人是誰?原來是當朝欽天監臺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是也。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儀容秀麗;名揚大國,術冠長安。龍王入門來,與先生相見。禮畢,請龍上坐,童子獻茶。先生問曰:“公來問何事?”龍王曰:“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先生即袖傳一課,斷曰:“云迷山頂,霧罩林梢。若占雨澤,準在明朝。”龍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時布云,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龍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說: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先生欣然而答:“這個一定任你。請了,請了。明朝雨后來會。”

龍王辭別,出長安,回水府。大小水神接著,問曰:“大王訪那賣卦的如何?”龍王道:“有,有,有!但是一個掉嘴口討春的先生。我問他幾時下雨,他就說明日下雨;問他什么時辰,什么雨數,他就說辰時布云,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我與他打了個賭賽:若果如他言,送他謝金五十兩;如略差些,就打破他門面,趕他起身,不許在長安惑眾。”眾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這等胡言?那賣卦的定是輸了!定是輸了!”

此時龍子、龍孫與那魚卿、蟹士正歡笑談此事未畢,只聽得半空中叫:“涇河龍王接旨。”眾抬頭上看,是一個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徑投水府而來。慌得龍王整衣端肅,焚香接了旨。金衣力士回空而去。龍王謝恩,拆封看時,上寫著:

敕命八河總,驅雷掣電行;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

旨意上時辰、數目,與那先生判斷者毫發不差。唬得那龍王魂飛魄散。少頃蘇醒,對眾水族曰:“塵世上有此靈人!真個是能通天徹地,卻不輸與他呵!”鰣軍師奏云:“大王放心。要贏他有何難處?臣有小計,管教滅那廝的口嘴。”龍王問計,軍師道:“行雨差了時辰,少些點數,就是那廝斷卦不準,怕不贏他?那時捽碎招牌,趕他跑路,果何難也?”龍王依他所奏,果不擔憂。

至次日,點札風伯、雷公、云童、電母,直至長安城九霄空上。他挨到那巳時方布云,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卻只得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他一個時辰,克了他三寸八點。雨后發放眾將班師。他又按落云頭,還變作白衣秀士,到那西門里大街上,撞入袁守誠卦鋪,不容分說,就把他招牌、筆、硯等一齊捽碎。那先生坐在椅上,公然不動。這龍王又輪起門板便打,罵道:“這妄言禍福的妖人、擅惑眾心的潑漢!你卦又不靈,言又狂謬,說今日下雨的時辰、點數俱不相對,你還危然高坐,趁早去,饒你死罪!”守誠猶公然不懼分毫,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無死罪,只怕你倒有個死罪哩!別人好瞞,只是難瞞我也。我認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涇河龍王。你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犯了天條。你在那‘剮龍臺’上,恐難免一刀,你還在此罵我?”

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急丟了門板,整衣伏禮,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戲之耳,豈知弄假成真,果然違犯天條,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守誠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條生路與你投生便了。”龍曰:“愿求指教。”先生曰:“你明日午時三刻,該赴人曹官魏征處聽斬。你果要性命,須當急急去告當今唐太宗皇帝方好。那魏征是唐王駕下的丞相,若是討他個人情,方保無事。”龍王聞言,拜辭含淚而去。不覺紅日西沉,太陰星上。

這涇河龍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后,收了云頭,斂了霧角,徑來皇宮門首。此時唐王正夢出宮門之外,步月花陰。忽然龍王變作人相,上前跪拜,口叫:“陛下救我!救我!”太宗云:“你是何人?朕當救你。”龍王云:“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臣因犯了天條,該陛下賢臣人曹官魏征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太宗曰:“既是魏征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龍王歡喜,叩謝而去。

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

眾官朝賀已畢,各各分班。唐王閃鳳目龍睛,一一從頭觀看,只見那文官內是房玄齡、杜如晦、徐世勣、許敬宗,王珪等;武官內是馬三寶、段志賢、殷開山、程咬金、劉洪基、胡敬德、秦叔寶等。一個個威儀端肅,卻不見魏征丞相。唐王召徐世勣上殿道:“朕夜間得一怪夢,夢見一人,迎面拜謁,口稱是涇河龍王,犯了天條,該人曹官魏征處斬,拜告寡人救他,朕已許諾。今日班前獨不見魏征,何也?”世勣對曰:“此夢告準,須臾魏征來朝,陛下不要放他出門。過此一日,可救夢中之龍。”唐王大喜,即傳旨,著當駕官宣魏征入朝。

卻說魏征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熱艸寶香,忽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這丞相謝了天恩,齋戒沐浴,在府中試慧劍,運元神,故此不曾入朝。一見當駕官赍旨來宣,惶懼無任;又不敢違遲君命,只得急急整衣束帶,同旨入朝,在御前叩頭請罪。唐王出旨道:“赦卿無罪。”那時諸臣尚未退朝,至此,卻命卷簾散朝,獨留魏征,宣上金鑾,召入便殿,先議論安邦之策、定國之謀。將近巳未午初時候,卻命宮人:“取過大棋來,朕與賢卿對弈一局。”眾嬪妃隨取棋枰,鋪設御案。魏征謝了恩,即與唐王對弈。

畢竟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辰溪县| 灵石县| 繁峙县| 泸定县| 宁河县| 三明市| 广宗县| 讷河市| 石台县| 甘南县| 桦甸市| 南城县| 邵阳县| 当雄县| 龙口市| 鹰潭市| 蓬莱市| 吉林市| 元江| 思南县| 绥阳县| 东丽区| 施秉县| 龙口市| 通江县| 凌云县| 屏东市| 竹山县| 台东县| 万安县| 普安县| 牙克石市| 钦州市| 咸阳市| 云霄县| 自贡市| 南乐县| 竹山县| 华容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