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農桑公劉

在先周的歷史中,棄的四世孫公劉是明君。公劉受命于天,造福于民,秉承其先祖的德業,不圖安逸,夙興夜寐,全心提倡農耕,使得百姓豐衣足食,鄰里雞犬相聞,其國力富足可使百姓“老死不相往來”。然而先周的百姓性情淳樸厚道,他們不僅互相往來,而且相處十分融洽,他們交換物品,相禮有加,即使陌路之人,也優禮相讓,仿佛故人一般。彼此互邀至房舍,籬下把酒言歡,可謂千古帝王事,一朝漁樵話。

公劉時期,舉國上下倡導農桑,先周人對農桑的熱情在《詩經》中得到了詳細的記載。《詩經·豐年》說:“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意思是說,豐收之年收獲了許多黍米、稻米,高大的糧倉儲存的糧食數以萬計、數以億計、數以億億計。《詩經·七月》說:“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意思是說,八月收獲了棗子,十月又收獲了稻米,釀出新春美酒來,祝賀人們長命百歲。這些詩篇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先周人當時農業的繁榮景象和他們對于農桑的喜好。

公劉的倡導農桑創造了先周時期這樣淳樸靜雅的繁榮,這樣的繁榮又使周人日漸繁盛。周人開始逐漸選擇豐美之地遷居,他們追隨公劉經過胥和原等處,最后到豳(今陜西旬邑縣、彬縣一帶),形成了一派人歡馬壯、純凈素美的鼎盛局面。史料中有“周道之興,自此始”之句,就是贊譽這種盛世之景的。

在公劉的太平盛世中,舉國上下都關注的一件大事就是公劉的遷都。公劉原居住在邰,后來,他將都城遷徙到豳。此次遷都展示了公劉的鴻鵠大志,邰地在公劉的統治下,早已呈現出一派祥和氣氛。公劉原可以在此了卻余生,安享福祿,但他認為,如果長久居于邰,在錦衣玉食、豐饒富足之中,人難免會養成懶惰之習,周人囿于此處也不會有大的發展,而其他地域的農業卻處在貧乏粗簡的狀態中,這對于一個心懷大志的人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于是,公劉帶著壯大周族、發展農耕的志向決定遷都。

遷徙之前,選擇居住地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所居之地不但要土地肥沃,適宜耕種,而且還要適合修建京師,也就是后世所言的風水寶地。“京師”一詞,起源于公劉時代。“京”象征了公劉所建筑的房舍,即在高地上建立的半地穴式建筑,其筑穴下有立柱,出穴有土階,屋頂有覆蓋之物。同時,京師又為屯駐軍隊的地點,軍隊是國族的命脈,僅此一點就決定了選擇居地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中國歷史上,最早關于風水選址的記載始于公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公劉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的相地第一人。《詩經·大雅·公劉》記載了公劉是如何選擇風水吉地的。公劉就帶著鑲嵌美玉和五彩寶石的帶子,佩著刀鞘上鑲有晶瑩玉石的刀子,親自跋涉于山水之間考察遷徙之地。他考察了平原和西部的廣闊地域,又考察了豳地的低濕之地,見豳地草木豐盛,土地厚沃,適宜耕種,能夠使百姓衣食無憂,心下很中意此地。然后,他又來到高崗之上,用測量日影的方法測量了方向后,先觀察此地陰面地勢,又觀察此地陽面地勢。他見高崗周圍,泉水橫流,勢如長龍,條條逶迤奔騰到廣闊的原野上,更覺得此處風好水佳,耕種農田時取水方便,軍隊在駐留時也很得利,即可憑水防守,又可倚水生存,此處堪作國都之地。

公劉歸邰之后,開始積極準備遷都之事。他沒有將全部周人都遷走,而是先遷走了一部分,留守在原處一部分。由于周人很富裕,糧米積蓄甚多,為了使留守之民各有資蓄,公劉將糧米儲存入倉,整理規劃好田疆,使得“居者有積倉”便于耕作,而不至于在公劉離開后,便將農耕之事荒疏廢棄。同樣為了使遷徙之民安樂自在,公劉又將糧米分割有序,裝入大大小小的糧袋,使“行者有裹囊”。公劉如此愛護臣民,使得臣民皆感其德,留守的居者舍不得公劉離開,望著公劉一行人離去的滾滾風塵,久久不肯離去。但隨著公劉遷徙的臣民們卻十分愉悅,他們一路上談笑宴宴,使得遷徙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息。公劉的遷徙在史上留下了歡騰吉祥的印跡,孟子在尊崇公劉的賢德時,曾贊“公劉好貨”之德。

公劉一行人到達風水寶地豳之后,開始興建京師。由于豳地水流眾多,公劉便把京師建立在泉畔的高崗之上,這是為了避免水災的侵襲。把京師建筑在高崗上需要許多巨大的石材,公劉便又橫渡渭水中流,取其石材,最終建立起了堅固華美的房舍。在建筑華屋高房的同時,公劉開墾田畝的農事并沒有中斷,隨著農耕的不斷擴大,豳地的財物不斷增加,來豳之人也日漸增多,豳地日漸繁盛起來。

盡管豳地之人逐漸稠密,周人之間的生活秩序卻十分整肅,這是因為公劉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此制度對于治理國家和臣民十分有效,最初是通過宴會上尊敬族長和賓客的禮節來實現的,后世鄉飲酒禮和饗禮就是由此發展而成的。公劉在京師中設有宮室和廳堂,廳堂中陳設許多席位,叫做“依”,是貴族行禮、練武、奏樂、學習的地方,后世的明堂即是起源于此。公劉舉行宴會,來者均候于廳堂之中,待公劉登上廳堂,皆行“殷見之禮”。公劉命人捉來豬,煮其為食,剖開葫蘆,以其盛酒,來者便都依照席次坐在己位上,貴賤、長幼分得十分清楚,進食的儀式和禮節也自然分得十分清楚,公劉依靠此法維持了周族的統治秩序。

在先周的世系中,公劉為第一個稱“公”之人,后來才有了古公亶父等稱。“公”和“王”一樣,是周人對其君主的尊稱,為稱號之意。公劉是無愧于這個稱號的,在他執政期間,無論是遷都之事,還是發展農耕以及創建國家制度,他都制定了合理的計劃。在周密的計劃之下,他成竹在胸地開始了周族的振興之業。

公劉畢其一生心血鑄造了周族的繁盛,這無比的繁盛使公劉成為一枚不滅之星閃耀在塵世間,也使追隨他的周族百姓度過了安樂清寧的一世。百年之后,公劉帶著他的仁愛之心、慈厚之志靜歸大地,一個繁華的時代似乎走到了盡頭。然而公劉之志流芳千古,以至于先周的歷史并沒有在他死后沉入凋敝。在他之后,古公亶父以璀璨之姿凌躍出世,在茫茫的蒼穹中,與他并肩相望,使先周的歷史又升騰起一顆耀眼的星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琼海市| 新宁县| 大田县| 凤城市| 宁阳县| 县级市| 松滋市| 洪洞县| 彰化县| 阜宁县| 建湖县| 大足县| 阿鲁科尔沁旗| 连州市| 禄丰县| 彩票| 西峡县| 鸡泽县| 沈丘县| 安国市| 元谋县| 昭平县| 鹰潭市| 崇文区| 临沂市| 桦南县| 策勒县| 兴海县| 山阴县| 高尔夫| 利川市| 灵川县| 泸西县| 沈阳市| 鸡东县| 大悟县| 兴业县| 武宣县| 思南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