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吸引力法則失靈了嗎?為什么你沒有獲得你所求(1)

愿望的頻率與自己的頻率無法共振

很多人對吸引力法則心存疑問:“既然吸引力法則能夠讓人心想事成,那么,我想要的,為什么需要花費那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甚至是勞而無獲?是吸引力法則根本就是個虛無的玩意兒,還是吸引力法則會在某些情況下失靈?”如果你仔細閱讀了前面的闡述,便已明曉吸引力是宇宙中的一種客觀存在。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吸引力法則為什么會失靈?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你不夠積極;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你不夠聰慧;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你不夠分量;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命運專門跟你過意不去;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有人捷足先登。

而是在于你的愿望(即心中所想)本身。具體來說,當你將愿望的頻率定在一個無法與自己共振的頻率上,你就很難得到你想要的。現在,很重要的是,你必須了解一件事,對于你尚未獲得的,假如可以不再去想,或放松下來不再去在意它,就可以找出愿望與自己不兼容的癥結所在。接下來,我們看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美國保險巨頭法蘭克·畢吉爾剛從事保險業的時候,事業曾經一帆風順。出色的推銷能力,讓他在這個行業里如魚得水。當他充滿激情、對未來充滿抱負、渴望在保險業里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卻遭遇了自己從業以來的第一個工作“瓶頸”,并被它牢牢困住。

他想讓自己的業績得到迅速的提升,于是他開始起早貪黑地出去跑業務,并使出渾身解數說服客戶購買他推薦的保險。為了爭取到每一個可能成交的業務,他經常要幾次三番登門拜訪。可令他沮喪的是,一切的努力卻收效甚微——雖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幾倍的汗水,可他的業績并沒有比原來有多大的提高。

那段時間,他異常沮喪,整天郁郁寡歡,對前途喪失了希望,甚至想要放棄這個充滿挑戰的職業。一個周末的早晨,從噩夢中醒來的他,仍然有些沮喪和不安。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他開始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在內心里不斷問自己:為什么最近自己會那么憂郁?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平日里工作的情景,很快閃現在他的腦海里:許多時候,在他多次登門拜訪,百般努力下,客戶終于答應下來購買他的保險,但在最后的關頭,客戶常常反悔,并說:“讓我再考慮考慮,下次再談吧。”這樣,他最終不得不沮喪地離開,再花時間去尋找新的業務。

怎樣才能很快地把自己從沮喪中拯救出來呢?他在飛快地思考著。

當他沒有想到更好辦法的時候,他開始放松下來,隨手翻閱自己一年來的工作筆記,并進行細致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夠從中找到答案。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里閃現,令他自己都有些震驚。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開始采用新的推銷策略進行工作。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創造了一個奇跡——在很短的時間內,他把平均每次賺2.70元錢的成績,迅速提高到了4.27元。當年,他新接進的保險業務,第一次突破百萬美元大關,引起業界的轟動。

憑著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獨特的推銷策略,法蘭克·畢吉爾迅速成長為保險業內的巨頭。

后來,法蘭克·畢吉爾向世人公開了自己成功的秘訣。原來,當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發現了這樣一組奇特的數據,從而改變他對工作的認識:在他一年所賣的保險業績中,有70%是第一次見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見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見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實際上花費在那7%業務上的時間,幾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時間的一半以上。

于是,他采取的新推銷策略是,果斷放棄那7%的利益,不再為它的誘惑所動。這樣,他就可以謄出大量時間用于新業務的拓展。于是,他成功了。

法蘭克·畢吉爾成功的事例表明,當人們的愿望頻率與自己的頻率相協調了,那么,心想事成就會成為一個確實的命題。所以,現在你最應該著手做的,就是像法蘭克·畢吉爾那樣,漸漸地、輕松地、一點一滴地讓內心抗拒的想法滲漏掉(正是這些想法讓你沒有獲得你所求的)。循序漸進的放松猶如一個指針,顯示你正在放掉那些抗拒,就好像不斷聚集的挫折、憤怒或緊張等等,這些也都是一種指標,顯示你正在增加你的抗拒。

一切自己所愿望的事情都能夠輕而易舉地進入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能將你的愿望頻率與自己的頻率保持協調。再有,愿望之產生,來自于對當前的不滿意。如果你能清楚認識自己的愿望,并明白每個愿望都可以實現,那會是何等的滿足。從這種理念出發,從愿望之產生到付諸實現,你可以縮短兩者的耗時。

所求甚少,缺乏對成功畫面的創造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為了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需要讓自己的能量、思想和情感保持在積極美好的頻率范圍之內。進一步說,我們可以學著去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且也可以學著回應,而不僅僅是對生活的狀況被動反應。這樣我們就可以讓自己的思想、情感與想要吸引的事物保持同樣的振動頻率。

遺憾的是,相當一部分人終其一生只是對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和結果作出被動的反應。也許你正過著不盡如人意的日子,或許你已經對當前的工作倦怠了,或者有人不公正地對待了你。如果你的思想、情感對這些情境作出了消極的反應,你生氣、沮喪或者煩亂。在這件事情中,你是無意識地對情境作出了響應,而不是有意識作出響應,而且你的消極思想和情感自動地向宇宙發出請求,宇宙就會反饋給你更多同樣消極的經驗。為了實現一個更積極的結果,我們必須學會有意識地用不同的、更積極的方式作出回應。

福特有一句名言:“你認為你行或者不行,你都是對的。”思想決定現實,一個人想什么,他就會做什么,最后他就會得到什么。“吸引力法則”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強調人的思想和信念對事件結果具有決定性影響。要想改變結果,就必須改變思想。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不行”,就不會去采取行動,就不會出現他想要的結果。這樣他就更加確認自己不幸,從而陷入“吸引力法則”的惡性循環。相反,一個人相信自己行,他就會采取一切行動,一些他想要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他就更加有信心,會采取更多的行動,取得最后的成功,從而進入“吸引力法則”的良性循環。

所以,當你每天早晨醒來時,都應該有所“求”,你要“求”的那個東西就是你還沒有達到的那個目標,正是你對它的“饑渴感”令你不斷進步。你馬上就可以創作這幅關于成功的自我畫像,越早越好。你可以不斷地去修改它,但是在你的生活中時刻都應該需要它。

人的心態往往是這樣的——你想美好的事情,美好的感覺就會跟著你來;你想郁悶的事,郁悶的心態就會跟著你來;想什么,自己目前就會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所以,永遠都不要對自己說:“我不行,我干不好”“我會失敗”等。你應該經常對自己說:“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生病時告訴自己“沒什么,我身體很棒”;失敗時,對自己說:“我依然是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如果你想實現愿望,要避免浮現“不要”、“不是”之類否定的字眼,順著腦里浮現的圖像去想象。你要在頭腦中“創造”一個成功的自我畫面,而不是消極地去“接受”一個畫面。換句話說,要生活在自我激勵的狀態中,做自己未來的創造者。

只有模糊的夢想,沒有清晰的目標

簡單地說,吸引力法則就是:你關注什么,就會將什么吸引進你的生活。如果你總是想著自己要去的地方和達到的目標,一年、兩年、三年之后,你想象成為什么樣子或許就真的成為什么樣子。從這種意義上說,你所企及的目標實際上是為你定義了成功。然而,現實中仍然有不少人感慨:“我也有目標,為啥我沒有吸引來我想要的東西呢?”是吸引力法則失靈了嗎?當然沒有。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可能是你的目標(或夢想)不那么清晰或者是目標的方向有所偏差。

曾有一個記者問一個成功人士,是什么因素使很多人追求成功卻無法成功?成功人士回答說:“模糊不清的目標。”記者請他舉例說明。他說:“就像我剛才問你,你的目標是什么?你說希望有一天可以擁有一棟別墅,這就是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問題就在‘有一天’不夠明確,因為不夠明確,成功的機會就很小。”

望著記者迷茫的眼神,成功人士說:“如果你真的希望買一棟別墅,你必須先想好什么時間買下什么樣的別墅,還要弄清楚你想要的別墅的價值。然后考慮通貨膨脹、市場行情,算出你購買時這棟房子值多少錢。接著你必須決定,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要做些什么,每個月要存多少錢。如果你的目標這么清楚,并且真的這么做,你可能到時候就會擁有你想要的別墅。如果你只有模糊的目標,自然愿望難以實現。”

事實上,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是,實現目標的很少。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成功人士點破的:目標模糊不清,只有模糊的夢想,沒有清晰的目標。因此,沒有對資源應用提供正確的指南,沒有提供足夠的壓力和動力。當你有十條路要選或在兩條不同的道路間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是不會取得什么驕人的成績的。如果你沒有堅持一條道路,或者說你沒有一條道路的思想,你就很難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和實現自己的所愿。簡而言之,擁有一個清晰且正確的目標對于成功是威力甚大的。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非常著名的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大學畢業生。其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25年后,研究人員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的人,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短期目標不斷得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的27%,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事實上,世界中的大部分成功者,在他們達到成功以前,也大都預先有了自己的目標。這些人在早期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作出了規劃,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們更知道方向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方向,就算是能奔馳千里的良駒也只能圍繞著磨盤轉圈圈;如果沒有方向,就算是能載貨萬噸的巨輪也只能在汪洋大海中徘徊;如果沒有方向,就算是能展翅遨游萬里的雄鷹也只能在天空中盤旋。

下面這個事例就說明了方向的重要性。

1952年7月4日的清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被一片厚厚的濃霧籠罩著。在海岸西面21英里遠的卡塔林納島上,一位34歲的婦女涉水下到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利福尼亞海岸游去。如果成功了,她將是第一位游過這個海峽的婦女,她的名字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游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位婦女。

那天早晨,海水凍得費羅倫絲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過去了,千千萬萬關心她的觀眾在電視上看著她的情況。有幾次,鯊魚靠近了她,被護送她的人開槍嚇跑了,而她仍然在堅持游著。在以往這類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二手房| 灌南县| 贵港市| 怀宁县| 武强县| 云南省| 红桥区| 天门市| 五峰| 柘城县| 中西区| 厦门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泽州县| 寻乌县| 揭西县| 彝良县| 顺平县| 京山县| 保靖县| 通海县| 汝南县| 车致| 济源市| 陆河县| 汉源县| 景泰县| 大宁县| 禹州市| 自贡市| 三门峡市| 甘肃省| 五家渠市| 苏尼特右旗| 临泉县| 庆安县| 平远县| 沐川县| 罗山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