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 楊美麗 李永珍
- 917字
- 2021-01-28 11:06:06
1.4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相關研究
如果沒有相應的信息披露,就不存在監督和評價,所有對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和期許就都是空談,所以信息披露也是企業環境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建發等(2002)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首先嘗試構建了我國企業環境報告的格式和框架,并據此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內容進行研究。楊艾(2011)依據低碳經濟的要求,總結了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依據和原則,并對披露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探討。金笑梅(2012)經過深入對比研究發現,我國的環境會計法規制訂工作相對滯后,她還指出了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不足:披露方式隨意,格式不夠規范,所披露內容價值低,導致可比性差,可靠性也就無從談起。
張潔(2012)討論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發展方向,提出完善體系需要從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披露的形式和內容、促進環境會計理念的宣傳推廣等方面入手。
王淑英(2012)分析了循環經濟模式下我國環境會計披露的發展目標及其存在的意義。
蒲敏(2013)分析了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對企業提出環境信息披露要求的重要意義,并嘗試設計了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報告的新模式。
戴悅華、楚慧等(2012)用經濟學知識深入探討了環境產權概念,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的邊界問題進行了研究。
康均、焦西丹(2012)對國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存的問題,并對產生問題的原因和改善方案進行了探討。
白楊(2013)利用實證方法進行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大型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報告的質量在不斷提高,但披露格式和內容仍未得到統一規范,其整體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嚴重低下,有待提升。
薄路美(2013)通過對企業規模、盈利水平、償債能力等十個指標的分析,推導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回歸方程,并以此為基礎對高污染的煤炭行業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了研究。
車萍(2013)對世界范圍內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指出了我國目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問題,并對如何完善該體系提出了合理建議。
李月(2013)認為企業應當積極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從而向各決策者和全社會提供相關參考依據。
吳淑芳、張俊霞(2013)認為企業對環境信息披露未給予足夠重視,同時各利益相關者也未對此給予足夠重視,這嚴重制約了環境會計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