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浪淘沙慢

斷腸處,樓頭柳色,陌上車轍。殘篆和灰再撥。吟箋卷淚自疊。待贈與、連環情不絕。又還恐、輕碎成玦。剩欲托微波向君訴,沉沉暮天闊。 凄切。素弦未弄先折。便一片、春江流愁去,更奈江水咽。拚挽斷羅巾,從此離別。舊香未滅。偏系人、鸞帶當時雙結。 休憶江南芳菲節。闌干外、月華漸缺。念前約、相思銷病骨。怕春晚、寂寂空庭,伴獨客,梨花滿地鵑啼血。

戰亂中,人們四處顛沛流離,往往充滿濃郁的家國之思,身世之感。這首詞作于1940年春,當時詞人臥病四川雅安,而丈夫程千帆又不在身邊。春天到來,心中更為沉痛,乃有此作。

詞分三疊。第一疊寫別后傷感,離情無處寄托。起句“斷腸處”營造出傷感的氛圍,“樓頭柳色,陌上車轍”兩句,令人想起劉禹錫《楊柳枝詞》“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分別之后,情懷難以排遣,只得下意識地收拾殘篆和香灰,含淚整理吟卷。“殘篆和灰再撥”一句,與王鵬運《倦尋芳》“卷簾櫳,試香心,宛轉暗灰殘篆”類似,而更為纏綿。“吟箋卷淚自疊”化用吳文英《瑞鶴仙》“箋幅偷和淚卷”,詞人在創作上往往學吳,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以下用兩層轉折,抒寫深情無從表達的傷感。“待贈與、連環情不絕,又還恐、輕碎成玦”數句,巧妙地化用唐韋應物《行路難》“昔似連環今似玦”的詩意,又化用周邦彥《解連環》“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云薄”之意,并綰合二者,成為一個整體。向對方贈連環不可,托微波傳情又不成。“剩”,盡管。“欲托微波向君訴”,典出曹植《洛神賦序》“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歇拍“沉沉暮天闊”,令人想到柳永《雨霖鈴》“暮靄沉沉楚天闊”,而意境顯得更為蒼茫。

第二疊繼續用多重轉折刻畫離別的凄切無奈。先寫素弦未彈而先折,這比秦觀《八六子》(倚危亭)“素弦聲斷”多一層曲折,也是巧妙地反用張炎《瑣窗寒》“彈折素弦”之意。次寫江水阻咽,令離愁無法紓解。“便一片、春江流愁去”出自李煜《虞美人》“問君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強化了國破家亡之意。末寫主人公挽斷羅巾也留不住對方,舊香卻在昔日的鸞帶上揮之不去,是化用宋李之儀《偶書二首》“挽斷羅巾留不住,覺來猶有去時香”之意,顯得很有情韻。

第三疊在回憶與現實的對比中寫相思之苦。主人公對自己說:別再回憶江南芳菲的美好,欄桿外,月亮漸漸地從月盈轉為月缺。想起未能實現的約定,相思之苦令人形銷骨立。真怕那晚春時節,只有寂寞的庭院陪伴著孤獨的旅客,還有落了一地的梨花和泣血的杜鵑。“梨花滿地鵑啼血”化用賀鑄《憶秦娥》上闋“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但是沈詞寫得更凝練,而且“滿地”二字極寫梨花的凋零飄落之狀,從而烘托春天將去,無法挽回的傷感。

沈祖棻創作慢詞,于北宋諸大家都下過功夫。《浪淘沙慢》一調分為三疊,善于寫作者,能夠極盡騰挪之事。諸如周邦彥的同調之作(晝陰重),陳廷焯評價說:“美成詞,操縱處有出人意表者,如《浪淘沙慢》一闋,上二疊寫別離之苦,如‘掩紅淚,玉手親折’等句,故作瑣碎之筆。至末段云:‘羅帶光銷紋衾疊。連環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馀滿地梨花雪。’蓄勢在后,驟雨飄風,不可遏抑。歌至曲終,覺萬匯哀鳴,天地變色,老杜所謂‘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也。”(《白雨齋詞話》卷一)周詞末句作“空馀滿地梨花雪”,沈詞末句作“梨花滿地鵑啼血”,或者沈祖棻寫作時,心中有周作在。沈祖棻《宋詞賞析》贊賞柳永《卜算子慢》:“一種無可奈何之情,千回百轉而出,有很強的感染力。”從結構看,沈詞也以多層轉折,描寫相思之情無處寄托的痛苦。主人公先是打算向對方吐衷腸:欲贈連環,卻又擔心連環破碎成玦;想托微波傾訴衷腸,卻見暮天沉沉,心愿難遂。于是主人公轉而自我排遣,卻同樣欲罷不能:素弦未弄先折,春江阻咽也不能流走離愁,就連挽斷的羅巾上還殘留著舊香。詞意頓挫之至,一唱三嘆,有馀不盡。

/吳正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永泰县| 平乡县| 高密市| 万载县| 木兰县| 山阳县| 邵武市| 桃园市| 永兴县| 横山县| 乌拉特中旗| 车致| 鹿邑县| 平塘县| 永康市| 彰化市| 乐安县| 金寨县| 渑池县| 镇康县| 南投县| 深州市| 都江堰市| 松潘县| 陇西县| 汉川市| 淮滨县| 东方市| 佛教| 康保县| 广西| 安宁市| 丰都县| 蚌埠市| 富阳市| 昌图县| 广灵县| 甘肃省| 小金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