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時,圣人從洛陽回來了。
次日,玄盈和李恪前往兩儀殿請安。剛入了外殿與內室相接的一道院門,就聽見一陣談話聲和阿爺爽朗的笑聲。
玄盈和李恪被嚴公公迎到內閣,剛掀簾進去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香味。緊接著她就瞧見阿爺座位坐下首的一個少年。
少年眉清目秀,身材纖長,正是襄陽郡公杜明堯。
與平時見面不同,他今天換了一身專門見天子的正裝,格外鄭重。然而如此正經的著裝也掩蓋不住他原本的風流美艷,反而增添了一種看似相撞卻并不矛盾的復雜的魅力。
太子承乾也在這兒,他的腿不好,因此唐皇特賜了一把與常人不同的椅子給他。
李恪坐在承乾對面,玄盈挨著李恪坐下。
婢女端上了茶,桌子上還放著一盤櫻桃和桃花酥,還有一碗南瓜紅豆小米粥。
玄盈吃了一塊桃花酥,笑道:“今日阿爺用了什么香料,從前仿佛沒有聞到過。”
唐皇笑道:“是明堯今日進獻的,你大哥說他用著覺得不錯,朕就試一試。”
玄盈看向杜明堯,他向她點頭示意。
“玄盈可有心上人了?”唐皇突然發問,玄盈猝不及防,險些打翻了糕點盤子。李恪忙扶著盤子,眼神看向她。
玄盈緊皺雙眉:“當然沒有,阿爺怎么突然這么問?阿爺怕不是有了人選想推薦給我吧?要真是這樣,阿爺趁早斷了這份心思,我實在無心出降,您就別白白地操這份心。”
唐皇碰了釘子,臉上有些過不去:“若是你一直不婚,孤獨一人,難免冷冷清清的。”
玄盈不以為然,冷笑道:“阿爺你怎么如此迂腐?天底下那么多人,有人能從婚姻中獲得快樂,有人能從不婚中獲得快樂。既然那些不娶不嫁的人并未勸說成家的人和離,那么成家的人又為何勸說他們成婚呢?這豈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唐皇道:“朕今日看到明堯,想起一件事來。當年他父親病重的時候,朕和承乾看望過。當時朕曾口頭許過一個婚約,只是未曾擬旨,過后也忘了。這才擱置了這么多年。”
玄盈大吃一驚,看向承乾和杜明堯,又看向李恪,難以置信地道:“有這事?”
李恪皺起眉頭,道:“當時我不在場,過后也沒聽說。但以阿爺一貫懷柔籠絡朝廷重臣的手段來看,這不無可能。”
承乾含笑向阿爺道:“是。兒子原本是想著,高陽妹妹和明堯年齡相仿,最為合適。結果四弟先兒子一步,推薦遺愛做蕙仙妹妹的駙馬。現在兒子覺得,玄盈是阿娘所出,要是明堯尚玄盈妹妹,更能體現阿爺的皇恩。兒子覺得,是一樁美事。”
李恪試圖拒絕這門婚事:“妹妹還有三年才行及笄之禮,這時候提起,是否太早了?再者說,襄陽郡公年紀輕輕的,很該把心思放在建功立業上,不必先成家。”
玄盈看三兄立即幫她,心中感動,也向阿爺道:“三兄所言正是。另外兒臣認為別的適齡的姊妹也是不錯的人選。兒臣確實不是合適的。”
承乾看弟弟和妹妹都拒絕,忙找理由道:“阿爺十五歲時就迎娶了阿娘為妻,而明堯今年已經十七歲了,正是成婚的好年紀,否則就耽誤了。再者,成家也不耽誤立業。”
唐皇聽雙方爭辯不休,心知要促成這件事的關鍵還在玄盈身上,于是道:“玄盈留下,其余人先出去等著。”
眾人離開,李恪臨走前看了玄盈一眼。
玄盈捧起放粥的小碗,拿起調羹一勺一勺地喝。她在等唐皇說服她。
唐皇緩緩開口道:“朕沒像對蕙仙那樣直接賜婚,而是把人帶來給你看,就是要聽你的意見。你現在的年紀是不著急,但你娘親出嫁的時候,也就是比你這個年紀再小一歲。即使再過兩三年給你指婚,左不過還是從這些相同的世家公子中挑人。”
玄盈停止喝粥,擦了擦嘴,不以為然道:“興許會有別人呢?”
唐皇道:“即使有別的人選,那要找個比他好的,談何容易。你看看,明堯是杜如晦的兒子,家世顯貴不必說,更是幼年封爵,爵位是正二品郡公,現如今官職又封了正三品的太子詹事。”
“阿爺不像挑女婿,像在考察官員的資歷和背景。阿爺知道,我本不是苛求夫君功名利祿要多么顯赫的人。阿爺認為什么是遇人不淑。是想談詩詞歌賦的嫁了個只會領兵打仗的將軍,是想過柔情蜜意日子的女子嫁了個從早到晚忙于工作的重臣。”
她又繼續開始喝粥,動作不緊不慢,神色看似平靜,但拿調羹的手卻一直在顫抖。
唐皇鍥而不舍,接著道:“他相貌也很出眾啊。你哥哥們中,除了承乾和恪兒,誰比他還俊俏呢?年紀又輕,性格溫和,也潔身自好。再說他家里人口簡單,不像那些百年大族一樣錯綜復雜。像他這樣的,再好也沒有了。朝中多少官宦人家想和他結親呢。朕要是現在不把這婚事定下來,總不能一直白白地拖著他吧。你以為誰都和恪兒似的一直清心寡欲不結親啊?”
唐皇又道:“你考慮一下,這個人真是不錯的。即使不說是承乾推薦的,依朕的眼光,也是上等的了。女兒里你是朕最疼的。這人你要是不要,朕就把他許給哪個重臣家的女兒了。你好好想想,行不行?”
這番長篇大論后,玄盈也喝完了小米粥,她低頭從點心盤里拿了一塊荷花酥吃起來,沉默不語。
她覺得阿爺說得在理,明堯的確優秀,即使自己不要,也不能平白便宜了旁人。可要說答應這門婚事,她的心上人確實也不是他。如此勉強,也是令她為難。
玄盈的神情仿佛像是被說動了,但是她眼神卻有深重的悵然若失的感覺。她又拿起一顆櫻桃放進嘴里,隨即皺起了眉頭。
唐皇喝了一大口茶,又道:“玄盈你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朕在的時候,可確保你尊榮。但要是朕百年以后呢?明堯是承乾的心腹,他與承乾就好比朕與輔機。而你又是承乾的嫡親妹妹。等承乾登基后,新的一朝,你甚至能更加尊貴。這是萬全之策。”
玄盈聽到此處,冷笑了一聲,阿爺就這么肯定皇長兄將來一定是天子嗎?成王敗寇,奪嫡之爭可還沒有定論呢。
唐皇仍接著道:“只要你同意這門婚事,除駙馬都尉外,朕還會加封明堯為金紫光祿大夫。”
“阿爺我想您是明白我喜歡薛長風的。若是我違背自己的心意,選擇出降杜家,那豈不是我這輩子都不能得償所愿了嗎?”玄盈臉色很不耐煩。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難道你不懂嗎?”唐皇十分鎮靜,“要是你們兩情相悅,以你的性格,早早地就來求我指婚了。能拖到現在才開口,不就是因為他對你無意所以你不想強迫他嗎?”
“或許再等等,我還能慢慢勸他回心轉意。”玄盈依舊不肯放棄。
唐皇卻不給她時間:“來不及了,這門婚事,朕是一定要賜的。”
“為何?”玄盈皺緊眉頭,立即起身,察覺到什么,厲聲質問“朝堂上現在已經,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了嗎?那您為何不能收回對四兄的超乎尋常的寵愛好讓皇長兄安心呢?您竟然想到為了維持一己私欲而犧牲我換取皇長兄安穩?您不覺得太不公平了嗎?”
“玄盈,你向來都能很快接受現實,我想你不是不理智的人。”
“這份理智會葬送掉我一輩子的幸福,難道您不知道嗎?”
“破壞你的姻緣的人是薛長風,朕不過是給你另找了一個如意郎君,你要怨恨,對方也該是他。此事朕意已決。”
“原來阿爺不是和我商量,只是通知。何不一開始就明說呢?”玄盈冷笑幾聲。
她仔細想了想,覺得要是自己答應了這門婚事的話,能夠探測皇長兄的心意和平日舉動,三兄就多了一重保障,再者她也很喜歡明堯的容貌。與其錯過這次賜婚,將來被指給一個更差的人,倒不如答應下來,也讓阿爺滿意。
玄盈考慮清楚后,抬頭看向唐皇道:“好了,阿爺,不用再說下去了。”
唐皇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她,竟讓她覺得有些不忍心。
“十月完婚吧。”
“還有,這櫻桃太酸了,下次撤了吧。還是這荷花酥甜,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