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
-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中國藥師協會
- 943字
- 2020-08-26 16:36:08
3.1 對心衰危險因素的控制與治療
3.1.1 高血壓治療
高血壓能夠幫助預防或延緩心衰的發生并延長壽命(Ⅰ類,A級)。高血壓是心衰的首要危險因素,其機制可能是長期增大的壓力負荷引起心室肥厚、心肌損害,繼而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心肌細胞增生、基質纖維化、心肌重構,從而導致心衰的發生。對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最重要的目標是“血壓達標”,然而目前國際上對于高血壓的降壓目標值尚未完全統一,且不斷被更正。宜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降壓方案,利用診室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血壓監測等方法及時發現血壓升高患者,并根據高血壓的分型(勺型、非勺型)、血壓晨峰、平滑指數、谷峰比值等指標對其制定科學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心衰高危、存在多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或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Ⅰ類,B級),具體用藥見9.4。
3.1.2 血脂異常
根據目前血脂異常指南控制血脂異常以降低心衰發生的風險(Ⅰ類,A級),對于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不論其是否出現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均推薦使用他汀類藥物預防或延緩心衰的發生并延長壽命(Ⅰ類,A級)。
3.1.3 糖代謝異常
糖代謝異常(包括糖尿病、糖耐量異常和胰島素抵抗)對于心衰發生、發展有促進作用。糖尿病是心衰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女性患者,發生心衰的風險更高,應早期篩查、診斷及合理治療糖尿病。推薦根據目前糖尿病指南控制糖尿?。á耦?,C級)。近來研究顯示,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恩格列凈或卡格列凈)能夠降低具有心血管高危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心衰住院率。
3.1.4 其他危險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衰的發生率。戒煙和限酒也有助于預防和延緩心衰的發生(Ⅰ類,C級)。肥胖可通過多種途徑誘發和加重心衰。臨床診斷肥胖的指標為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體重/身高2(kg/m2)。根據我國的調查數據,BMI超過28kg/m2應考慮為肥胖。對肥胖、糖代謝異常的控制也可能有助于預防心衰發生(Ⅱa類,C級)。
3.1.5 利鈉肽水平升高
Framingham Heart Study研究證實BNP可預測新發心衰的風險。心衰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浝c肽篩查(BNP>50pg/ml),然后接受專業團隊的管理和干預,可預防心衰發生。故建議對心衰高危人群(心衰A期)使用利鈉肽進行篩查,控制危險因素和干預生活方式,有助于預防左室功能障礙或新發心衰(Ⅱa類,B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