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論語: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
- 張德文
- 1173字
- 2020-12-02 19:40:31
03 山水之戀
孔子師徒離蔡入楚,來到了桐柏山區(qū)的負(fù)函境內(nèi),希望通過當(dāng)?shù)剀娬L官葉公沈諸梁的推薦得到楚昭王的接見。眼前青山環(huán)抱,巍峨蔥蘢,紅珍珠般的野果撒滿山坡。
弟子們遵師命停車休息,有的去山坡上摘野果,有的赤足下河洗臉。子路將幾個野果獻(xiàn)給老師,陪老師觀看師弟們忘卻旅途勞頓親近山水的歡樂情景。孔子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河水之上,忽而又投向遠(yuǎn)山,感慨道:“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子路聽了,似有所悟:這是否在評價師弟們當(dāng)前的行為呢?但又覺得沒有把握。他稟告老師后,也去河邊洗手,把自己的困惑告訴師弟們,頃刻間,弟子們都沉思起來。
顏回思索片刻道:“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這是在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人不但要以智慧應(yīng)付多變的環(huán)境,如流水般靈活自如,永葆愉快的心態(tài),還應(yīng)堅守正道,像高山那樣巋然不動。”
子貢受到啟發(fā)接著說:“多年來,我們從衛(wèi)、宋到陳、蔡,遇到了諸多事情,老師始終處變不驚,沉著應(yīng)付,堅持追求,毫不動搖,品德之高尚,如日月般光耀。老師自己既是智者,更是仁者。”
子路恍然大悟:“老師說要以山、水為樂,是要告訴我們要以山、水為師,將山、水的品格融入我們自身。”
聰明的子貢立刻回憶起了往事:他曾向老師請教謙虛下人之道,孔子指著腳下說:“學(xué)習(xí)土地吧!地里深藏著甘泉,草木依靠它生長繁茂,鳥獸依托它繁衍生息。人,活著時在大地上站立行走,死后埋進(jìn)土里安息,它功勞大卻不矜夸,只是默默地奉獻(xiàn)。”又有一次,孔子面對滔滔江水說:“看看這水吧!它灌溉農(nóng)田、化育萬物卻不言回報。它洶涌奔騰,迂回曲折,始終向東流去;它無私的品德、勇敢堅毅的精神,永遠(yuǎn)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聽了子貢的話,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孔子同樣在奔騰咆哮的河水邊的教誨:“美哉水,洋洋乎!”“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光陰荏苒,時不我待。老師勉勵學(xué)生學(xué)習(xí)流水自強不息,進(jìn)德修業(yè)。
孔子的話極富哲理,日本作家井上靖認(rèn)為,孔子此語不僅是對人生的詠嘆、對自身和學(xué)生的警誡,也表達(dá)了他的信念:“如同百川歸大海,人類的長河無疑也朝著大海流去。”是的,滔滔江水,滾滾向前,它沖刷掉一切違反歷史規(guī)律的污垢,奔向新的希望。
看看如此美麗的山水,想想老師語重心長的教誨,弟子們還沒來得及發(fā)表更多的意見,孔子已經(jīng)來到了他們身邊。他似乎猜到了弟子們議論的話題,輕輕地說:“還有足夠的時間討論,前面的路長著呢!”
說明
本文根據(jù)《論語·雍也》《論語·子罕》《論語·子張》《論語·憲問》《荀子·堯問》《荀子·宥坐》以及《史記·孔子世家》中的部分資料編寫。
孔子到過黃河邊,但時間和動機尚待考(參錢穆先生《孔子傳》,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7)。《論語·子罕》所記“子在川上”這句話,時間、地點(哪一條河)以及動機,也缺乏具體背景資料;因此,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也見仁見智(參井上靖《孔子》,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