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產品:如何“說對事”?
“找對人,說對事”,銷售就成功一半了。找完人就該說事了。“事”對應到銷售場景就是產品。在一場銷售里面,產品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又擔任什么職責?應該出現在哪個環節?又如何去說明產品?
首先我們要對產品進行角色認知。
產品導向的銷售模式下,產品在銷售中扮演的是產品本身。這一類銷售工作以講解和美化產品為主,通過為客戶描述良好的產品形象,以此打動和感染客戶,尋求最終的成交機會。此類銷售80%以上的工作都是圍繞產品展開的,拼的是誰更能把產品講清楚、說明白。
需求導向的銷售模式下,產品角色截然不同。此種模式下,產品的角色是解決方案,是滿足客戶需求。
利益導向的銷售模式下,產品角色是雙方利益的載體。為了更好地詮釋產品角色,下面將以需求導向的銷售模式為樣板,呈現三種不同的產品表達方式:
第一,收益式的產品表達。
即產品能夠為客戶帶來直接收益,收益表現為效率和效益。此類產品表達方式要數字化、數據化,譬如帶來多少增長收入或增長率,效果最佳。
第二,成本式的產品表達。
即產品能夠降低成本,這種表達同樣需要具象化、數字化。
第三,效率式的產品表達。
產品能夠提升效率,需要具象為某一個方面的效率。比如運營效率或者工作效率,同樣需要數字化。
講解產品真正的核心不僅在于角色和表達,而是產品背后的核心價值。產品在銷售中扮演的是滿足需要的方案。
與方案鏈接的就是價值。我們需要在講解產品前厘清一些問題:宏觀層面,產品在市場上的價值在哪里?怎么體現?是什么?微觀層面,產品對于客戶的價值是什么?這種價值又怎么向客戶去表達?
當然,產品價值不是包裝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要做的是對語言的提煉和規整。如果一個產品沒有價值,再眼花繚亂的包裝也是水中月、鏡中花,尤其是在高度透明的互聯網信息時代,這樣做無疑是自尋死路。
看透產品價值,提煉價值語言才是說對事的重點,也是核心思想。
做好銷售就是做好價值對等。而一個好的銷售人員也是最懂產品價值的。產品自身的價值對應到客戶身上,就是滿足他某一個需求,這就是對等。銷售中并不只是一味介紹產品表面的基本特征:功能、特質、材質……而是通過了解客戶的需求,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滿足其需求。
因此,我們將其定義為拋產品,而不是講產品,拋產品是必要的銷售動作。
一個產品核心價值的體現不能光靠嘴巴說,而是要結合對方的需求,圍繞客戶的痛點、癢點和興奮點切入,引起客戶的興趣,達成“你有這個需要,而我恰好能滿足你”的共識。
當需求和產品契合后我們再給出佐證:我的產品就是解決你問題和滿足你需要的最好方案。證明的方式多以案例呈現,向客戶分享其他成功客戶的案例,以此增加可信度;我們也可以嘗試通過算賬的形式測算投入產出比,以數據的方式告知客戶產品價值所在,這樣往往效果反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