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家借糧
- 農家傻大姐
- 云紫飛
- 2000字
- 2020-08-08 08:00:00
夫妻倆邊吃邊商量。
最后決定先借三擔。
百里笑笑默默的算了算,三擔谷子只有三百斤,舂成米頂天了不到兩百斤,一家六口,不,還要添一個,七口人要吃到明年秋收,足足要撐三百多天,太懸!
“前幾天就聽李員外家放出了風聲,今年天干收成不好,息由三斗漲到了四斗。”百里海最后低聲說了一句。
四斗?
徐氏一驚,借三擔就得還四擔兩斗了。
李員外的心可真黑!
“誰不知道,李員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當家做主的是李太太。”百里海道:“女人心海底針,李太太可不會心軟,她恨不能雞爪上刮點油。”
“是啊,聽說李員外頭一任太太心腸特別好,那時候借一擔只還一擔一斗。”徐氏感慨生不逢時:“可惜好人命不長。”
禍害遺千年,百里笑笑心里暗暗接了一句。
不過,對李員外家她還是挺好奇的。
“虧得李家大小姐這些年都不知道是怎么過來的。”徐氏是當娘的人,同情心就泛濫成災:“有這么一個心黑的后娘,日子肯定不好過。”
“你呀,瞧瞧你擔心的。”百里海道:“人心黑是對外人,李大小姐是他們自家人,再說了李員外還在呢,哪輪得上他作賤自己的嫡長女了。那是要嫁到蘇家去的人,蘇家也不允許他們懈怠吧?”
“蘇家……”看了一眼百里笑笑,徐氏嘆息一聲:“那個蘇公子是次子,是個讀書人,不管事的。”
他抱了大丫,好些人都在說是大丫算計他想要給他當妾。
孰不知,一個是書呆子,一個是傻子,還外加一個不管事的李大小姐,所有的正主都沒將這事當成一回事。
唯有村里人一直在嚼著舌根,唉……
百里笑笑好奇怪,自家爹娘真是奇葩的存在。
家里都揭不開鍋了,還擔心員外家小姐日子好不好過。
不過,她也聽出來了,這個李家大小姐是后娘養大的,李員外貌似中看不中用,家都交給了李太太管。
這李家是本地的大戶,百里笑笑決定明天去參觀一下。
百里海挑了籮篼要出發,百里笑笑就背了一個小背篼跟在身后。
“也好,幫你守著點,三擔你至少得挑兩次才行的。”徐氏道:“借出來的糧放在那里不安全。”
百里海點頭同意。
“大丫,你看,那就是李員外家了。”站在小山腳上指著一個大房子道:“李員外這個院子足足有三十六個房間,除了主子們有自己的院子外,下人也有自己的房間,好多人家想法設法的想要給送了自家女兒去李員外家當丫頭呢。”
石墻小青瓦的四合院的模樣,百里笑笑數了數,大約是三進院子的規模。
下人有自己的房間也正常啊,這種大戶人家下人房、客房可是分開了的。
老爹說這是啥意思?
難不成是讓自己也去給李家當丫環?
“當丫環有月銀嗎?”百里笑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按著自家佃了李員外的兩畝多地養這么一家子來說真是一個大問題,還不如搞點勞務輸出。她記得丫頭有活契和死契之分,當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供養家人時,不妨借借外力。
“有,聽說大丫頭是二兩銀子一個月,二等丫頭一兩,粗使丫頭是六百文錢一個月。”百里海道:“李家莊戶上也有不少女兒送進去當差的,很少在外面找。”
百里笑笑明白,老爹這是隨便說說而已,就算要送女兒去當丫頭,也是送二丫吧,她這個傻女兒用不上。
“爹,一斤米賣多少錢?”百里笑笑對這里的物價是沒個概念。
“去年八文,今年十文,全是天干的原因。”百里海道:“估計著以后米還要漲價,現在還不到九月,借糧的人家就不少,越到后面缺口越大。”
百里笑笑悄悄的算了一筆帳,其實去李家當丫頭是一個合算的買賣,哪怕是粗使丫頭,一個月六百文錢也能換六十斤米呢,省著點完全夠一家子的口糧了。
百里海不知道自己隨口一提的話,女兒就牢牢的記在了心上,還有了自賣自身的想法。
走到李家糧倉場地上的,百里笑笑發現來借糧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
“老三,你咋才來呢?”百里江連忙招呼他:“趕緊的排隊,剛才蘭管事說了,今年只放一百擔糧出來,磨蹭了就沒你的份了。”
“好。”百里海覺得自己已經起了個大早,原來還是趕了個晚集。
百里笑笑抬頭看了一眼眼前的大伯,估計他是覺得自己拖累了爹走得慢吧。
老爹排著隊,百里笑笑走上前去數了數,前面有二十八號人。
一人借三五擔的,到自己爹面前時估計還真沒了!
百里江排在第二十一號,借到糧的可能性很大。
眨了眨眼,百里笑笑計上心來。
“大丫……?”百里海驚訝的看向女兒,說真的,誰說她傻?
連讓大哥幫忙借三擔的話都說得出來,而且聽她分析得也不無道理。
“真的,爹,聽我的,若不然我們會借不到糧的。”百里笑笑低聲道:“我們可以不吃,但是娘坐月子要吃,小弟弟半歲以后要添米糊糊的。”
小弟弟三個字讓百里海心中一震,為了兒子,他豁出去了跑到大哥面前耳語幾句。
老實巴結的老三能想出這個主意,百里江倒是沒看出來呢。
“說好了,我只借兩擔,三擔是你的,可別到最后全賴在我頭上讓我一個人還本息!”親兄弟明算賬,先說斷后不亂。
“那是當然,大哥,我是那樣的人嗎?”百里海拍著胸脯保證:“我要是昧著良心干事,這一輩子生不出兒子。”
別啊,老爹,這樣亂發誓真的好嗎?
萬一老娘又生個五丫你怎么辦呢?
百里江答應了,不過百里海還是排著隊,萬一大哥借不到五擔呢。
比如說每家每戶只限定借兩擔什么的,他不排隊豈不是沒有了借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