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電器與電控技術(第2版)
- 舒華 趙勁松
- 1567字
- 2020-08-28 16:52:30
第三節 起動系統工作過程
汽車起動系統的工作過程大同小異,今以圖2-10所示電磁式起動系統控制電路為例說明。
一、發動機起動時的工作過程
當起動開關未接通時,起動機驅動齒輪與發動機飛輪分離,如圖2-13a所示。
1. 接通起動開關,起動繼電器工作,電磁開關電路接通
當起動發動機時,將點火開關轉到起動位置,起動繼電器線圈電路接通。如圖2-10所示,其電路為:蓄電池正極→起動機端子30(圖中代號4)→電流表→點火起動開關→起動繼電器端子IG→繼電器線圈→繼電器搭鐵端子E→蓄電池負極。

圖2-13 起動機工作過程
a)初始狀態齒輪分離 b)齒輪進入嚙合 c)驅動飛輪旋轉
電流流過起動繼電器線圈使鐵心磁化,電磁吸力將觸點臂吸下,觸點閉合接通電磁開關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電路。吸引線圈電路為:蓄電池正極→起動機端子30→起動繼電器端子BAT→繼電器支架、觸點臂→觸點→繼電器S端子→起動機端子50(圖中代號10)→吸引線圈12→起動機磁場端子C→起動機磁場繞組、電樞繞組→搭鐵→蓄電池負極。
保持線圈電路為:蓄電池正極→起動機電源端子30→起動繼電器端子BAT、支架、觸點→繼電器S端子→起動機端子50→保持線圈13→搭鐵→蓄電池負極。
2. 電磁開關與傳動機構工作,起動機主電路接通并起動發動機
當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剛剛接通電流時,兩線圈產生的磁通方向相同,使固定鐵心和活動鐵心磁化,在其磁力的共同作用下,活動鐵心14向前移動(圖2-10中為向左移動),并帶動移動叉繞支點(支承螺栓)轉動,移動叉下端便撥動離合器19向右移動,離合器驅動齒輪20便與飛輪齒圈進入嚙合,如圖2-13b所示。
當驅動齒輪后移與飛輪齒圈發生抵住現象時,移動叉下端將先推動右半滑環壓縮錐形彈簧繼續向后移動,待電動機主電路接通使電樞軸稍微轉動、驅動齒輪的輪齒與飛輪齒圈的齒槽對正時,即可進入嚙合。
當驅動齒輪與飛輪齒圈接近完全嚙合(嚙合尺寸約為驅動齒輪齒寬的2/3)時,活動鐵心帶動推桿前移使觸盤將起動機主電路(即電樞和磁場繞組電路)接通。起動機主電路為:蓄電池正極→起動機電源端子30→電動機開關觸盤6→起動機磁場端子C(圖2-10中代號為5)→磁場繞組→正電刷→電樞繞組→負電刷→搭鐵→蓄電池負極。起動機主電路接通時,電樞繞組和磁場繞組通過大電流,產生的電磁轉矩超過發動機阻力轉矩時便驅動飛輪旋轉,如圖2-13c所示。當轉速達到一定值時,發動機便被起動。
3. 當主電路接通時,吸引線圈被觸盤短路,保持線圈繼續工作
在觸盤6(圖2-10中件號,后同)將電動機開關觸點接通(即將起動機電源端子30與磁場端子C接通)之前,吸引線圈的電流是從起動機電源端子30經起動繼電器觸點、起動機端子50、吸引線圈12流到起動機端子C。當觸盤將起動機端子30與C直接連通時,吸引線圈12便被觸盤短路,吸引線圈沒有電流流過而磁力消失。此時保持線圈繼續通電。因為此時活動鐵心14與固定鐵心11之間的氣隙(空氣間隙)很小,所以保持線圈13的磁力能夠將活動鐵心保持在吸合位置,故將線圈13稱為保持線圈。
二、發動機起動后的工作過程
1. 斷開起動開關,起動繼電器觸點斷開
當發動機起動后,放松點火鑰匙,點火開關將自動轉回一個角度,切斷起動繼電器線圈電路。繼電器線圈電流切斷后,磁力消失,在支架的彈力作用下,觸點迅速斷開。
2. 吸引線圈電流改道,電動機開關斷開,齒輪分離
當起動繼電器觸點剛剛斷開時,吸引線圈12中的電流電路改道,其電路為:蓄電池正極→起動機端子30→電動機開關觸點8→觸盤6→起動機端子C→吸引線圈12→起動機端子50→保持線圈13→搭鐵→蓄電池負極。可見,此時吸引線圈12重又通電,但其電流和磁通方向與起動時相反。由于保持線圈13的電流和磁通方向沒有改變,因此兩個線圈產生的磁力相互抵消。在復位彈簧15作用下,活動鐵心14立即右移復位,并帶動推桿和觸盤向右移動,使起動機主電路切斷而停轉。與此同時,移動叉帶動單向離合器19向左移動,使驅動齒輪與飛輪齒圈分離,起動過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