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悅讀系列: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崇賢書院整理
- 6611字
- 2020-09-03 14:58:45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卻說關公同孫乾保護兩位夫人向汝南進發,不想夏侯惇率領三百多名騎兵從后面追來。孫乾保護車仗前行。關公回身勒馬按刀問道:“你來追拿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惇說:“丞相沒有明文傳報,你在路上殺人,又斬殺我的部將,太無禮了!我特來擒拿你,獻給丞相發落!”說完,拍馬挺槍就要交戰。只見后面一騎飛來,大喊:“不可與云長交戰!”關公按轡不動。來使從懷中取出公文,對夏侯惇說:“丞相敬愛關將軍忠義,擔心在路上關隘攔截,所以特地派我帶著公文,走遍各處。”夏侯惇說:“關羽在路上殺死守關將士,丞相知道嗎?”來使說:“還不知道此事。”夏侯惇說:“我將他活捉去見丞相,等丞相親自放他。”關公大怒,說:“我難道怕你!”拍馬持刀,直取夏侯惇。夏侯惇挺槍來迎。兩馬相交,交戰不到十個回合,又有一騎趕來,大叫:“兩位將軍住手!”夏侯惇停槍問來使:“丞相下令擒拿關羽?”使者說:“不是。丞相擔心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所以又派我帶公文來放行。”夏侯惇說:“丞相知道他在路上殺人嗎?”使者說:“不知。”夏侯惇說:“既然不知道他殺了人,不能放他過去。”指揮手下軍士將關公圍住。關公大怒,舞刀迎戰。兩個正要交鋒,陣后一人飛馬前來,大叫:“云長、元讓,不得交戰!”眾人一看,正是張遼。二人都勒住馬。張遼上前說:“奉丞相旨意:因聽說云長斬關殺將,擔心路上受阻,特派我傳諭各處關隘,聽任關公方便,一律放行。”夏侯惇說:“秦琪是蔡陽的外甥。他將秦琪托付給我,如今被關羽斬殺,怎肯善罷甘休?”張遼說:“我見了蔡將軍,自有分解。既然丞相大度,下令放云長離開,你們不可不聽丞相旨意。”夏侯惇只得退后。張遼說:“云長如今要去哪里?”關公說:“聽說兄長已不在袁紹那里,我將走遍天下尋找。”張遼說:“既然不知道玄德下落,暫且回去見丞相,怎么樣?”關公笑著說:“哪有這種道理!文遠回見丞相,替我謝罪。”說完,與張遼拱手辭別。于是張遼與夏侯惇領軍返回。
關公趕上車仗,同孫乾說了此事。二人并馬前行。走了幾天,遇到大雨滂沱,行李全部打濕。遙望山岡邊有一所莊院,關公領著車仗,去那里借宿。莊內一位老人出來迎接。關公說明來意。老人說:“我姓郭,名常,世代居住在這里。久聞大名,幸得瞻拜。”于是宰羊置酒相待,請兩位夫人到后堂稍歇。郭常陪關公、孫乾在草堂飲酒。一邊烘烤行李,一邊喂養馬匹。到黃昏時候,忽見一名少年領著數人入莊,徑直來到草堂。郭常對少年說:“快來拜見將軍。”又對關公說:“這是犬子。”關公問他從哪里回來。郭常說:“打獵剛回。”少年見過關公,就退下了。郭常流淚說:“老夫耕讀傳家,只生了這一個兒子,不務本業,只以游獵為事。家門不幸啊!”關公說:“如今亂世,如果武藝精熟,也可以取得功名,怎么說不幸呢?”郭常說:“他若肯學習武藝,就是有志之人。如今一味游蕩,無所不為,老夫所以擔憂!”關公也嘆息不已。到了深夜,郭常告辭出來。關公與孫乾正要睡覺,忽然聽到后院馬嘶人叫。關公急忙喚隨從,竟然無人應聲,就與孫乾提劍前去察看。只見郭常的兒子倒在地上叫喚,隨從正與莊客廝打。關公詢問原故。隨從說:“此人來盜赤兔馬,被馬踢倒。我們聽到叫喚之聲,起來巡看,莊客們反過來廝鬧。”關公憤怒,說:“鼠賊怎敢盜我的馬!”正要發作,郭常跑來告罪說:“不肖子做下歹事,罪該萬死!怎奈老妻最憐愛他,懇請將軍仁慈寬恕!”關公說:“此子果然不肖,剛才聽老翁所說,果真‘知子莫若父’。我看在老翁的面子上,姑且饒恕你。”于是吩咐隨從看好了馬,喝散莊客,與孫乾回草堂歇息。
第二天,郭常夫婦到堂前拜謝,說:“犬子冒犯虎威,深感將軍恩恕。”關公說:“喚他出來,我要正言教導。”郭常說:“他在四更時分領著幾個無賴之徒出走,不知去了哪里。”
關公辭別郭常,侍奉兩位嫂子上車,出了莊院,與孫乾并馬,護著車仗,沿山路前進。走了大約三十里,只見山背后一百多人一涌而出。為首兩人,前者頭裹黃巾,身穿戰袍,后者正是郭常之子。頭裹黃巾的人說:“我是天公將軍張角的部將!來人留下赤兔馬,就放你們過去!”關公大笑說:“無知狂賊!你既然跟從張角為盜,可知道劉、關、張兄弟三人?”頭裹黃巾的人說:“我只聽說赤面長髯的關云長,卻沒有見過他。你是什么人?”關公于是停刀立馬,解開須囊,露出長髯給他看。那人滾鞍下馬,抓住郭常之子的頭發,跪拜在馬前。關公問他的姓名。那人回答:“我姓裴,名元紹。自從張角死后,一向無主,結伙為盜盤踞山林,權且藏伏在此。今天早上這廝來報:‘有一客人,騎一匹千里馬,在我家投宿。’特邀我來劫奪此馬。沒想到遇到將軍。”郭常的兒子拜伏乞求饒命。關公說:“我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饒你性命!”郭常的兒子抱頭鼠竄而去。
關公對裴元紹說:“你沒有見過我,怎么知道的名聲?”裴元紹說:“離此地二十里處有一座臥牛山。山上有一個關西人,姓周,名倉,雙臂有千斤之力,胡須蜷曲,體貌雄偉。原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將,張寶死后,結伙為盜盤踞山林。他曾多次對我說起將軍盛名,只恨沒有門路相見。”關公說:“綠林不是豪杰立足之地。你們今后應該改邪歸正,不要自陷其身。”裴元紹拜謝。正說著話,遙望一隊人馬到來。裴元紹說:“一定是周倉來了。”關公于是立馬等待。果然看見一人,黑臉長身,持槍乘馬,領著眾人到來。周倉見到關公,驚喜地說:“這是關將軍啊!”急忙下馬,跪在道旁,說:“周倉參拜。”關公說:“壯士在哪里識得關某?”周倉說:“過去跟隨黃巾張寶時,曾識得尊顏。只恨身陷賊黨,不得相隨。今日僥幸得見。愿將軍不棄,收我當一個步兵,早晚執鞭隨鐙,死了也甘心!”關公見他十分誠懇,對他說:“你若跟隨我,你手下的怎么辦?”周倉說:“愿意隨從的就一起隨從,不愿的聽任他們離開。”于是眾人都說:“愿意隨從。”關公就下馬到車前稟問兩位夫人。甘夫人說:“叔叔自從離開許都,一路獨行到此地,歷經多少艱難,未曾需要軍馬相隨。之前廖化想要相投,叔叔既已拒絕,如今為何單獨收容周倉及其部眾呢?我輩女流淺見,叔叔自己斟酌。”關公說:“嫂嫂言之有理。”就對周倉說:“不是我寡情,怎奈兩位夫人不同意。你們暫且回到山中,等我找到兄長,一定前來相招。”周倉叩頭說:“我只是一名莽夫,失身為盜,如今遇到將軍,如重見天日,怎能忍心再錯過!如果因為眾人相隨不方便,可令他們全部跟隨裴元紹。我只身步行,跟隨將軍,雖萬里不辭!”關公又將此話告知兩位夫人。甘夫人說:“一二人相從,無妨于事。”關公就令周倉將手下撥給裴元紹。裴元紹說:“我也愿隨從關將軍。”周倉說:“你若去了,手下的人就都散了;且暫時統領。我隨關將軍去,一旦有駐扎的地方,就來取你。”裴元紹悶悶不樂地辭別,周倉跟著關公,往汝南進發。
走了幾天,遙見一座山城。關公問當地人:“此處是什么地方?”當地人說:“此處名叫古城。幾個月前有個一將軍,姓張,名飛,領著數十騎到了此地,將縣官趕走,占了古城,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如今聚集三五千人馬,四方無人敢敵。”關公高興地說:“我弟弟自從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誰想卻在此地!”于是令孫乾先入城通報,教他來迎接兩位嫂子。
卻說張飛在芒碭山中,住了一個多月。因出外探聽玄德的消息,偶爾路過古城,入縣借糧,縣官不肯,張飛大怒,于是驅逐縣官,奪了縣印,占了城池,權且安身。當日孫乾奉了關公之命,入城見張飛,說:“玄德離開袁紹,往汝南去了。如今云長從許都送兩位夫人到了此地,請將軍出迎。”張飛聽了,也不答話,立刻披掛持矛上馬,率領一千多人,直接出了北門。孫乾驚訝,又不敢問,只得隨著出城。關公看見張飛來了,喜不自勝,將青龍刀交給周倉,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眼怒睜,虎須倒豎,吼聲如雷,揮矛刺向關公。關公大驚,連忙閃過,說:“賢弟為什么這么做?難道忘了桃園結義嗎?”張飛喝道:“你既然無義,有什么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說:“我如何無義?”張飛說:“你背棄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騙我!我今天與你拼個死活!”關公說:“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現在兩位嫂嫂在這里,賢弟自己去問。”兩位夫人聽了,揭開車簾問:“三叔為什么這么做?”張飛說:“嫂嫂且慢,等我殺了這負義之人,再請嫂嫂入城。”甘夫人說:“二叔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下落,所以暫時棲身曹氏。如今知道你哥哥在汝南,就不避險阻,送我們到此。三叔不要錯怪了。”糜夫人說:“二叔之前在許都,是出于無奈。”張飛說:“嫂嫂不要被他騙了!忠臣寧死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關公說:“賢弟不要冤屈我。”孫乾說:“云長特來尋將軍。”張飛喝道:“怎么你也胡說!他哪里有好心,一定是來捉我的!”關公說:“我若捉你,肯定會帶軍馬來。”張飛把手一指,說:“那不是軍馬!”關公回頭一看,果然見塵埃起處,一隊人馬到來。風吹旗號,正是曹軍。張飛大怒說:“現在還要應付搪塞嗎?”挺起丈八蛇矛就刺過來。
關公急忙制止說:“賢弟且住。你看我斬了來將,表我真心。”張飛說:“你果真是真心,我這里三通鼓敲完,你就要斬了來將!”關公同意。不一會兒,曹軍到了,為首的將領,正是蔡陽,挺刀縱馬大喝:“你殺我外甥秦琪,原來逃到此地!我奉丞相之命,特來捉拿你!”關公也不答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還沒敲完,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眾軍士畏懼逃走。關公活捉執認旗的小兵過來,詢問來由。小兵說:“蔡陽聽說將軍殺了他外甥,十分憤怒,要來河北與將軍交戰。丞相不同意,派他去汝南攻打劉辟。沒想到在這里遇到將軍。”關公聽說,讓這個小兵去向張飛說明前事。張飛就向他詳細詢問關公在許都時期的事情,小兵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張飛方才相信。
正說著,城中軍士來報:“城南門外來了十數騎,不知是什么人。”張飛心中疑慮,轉出南門看時,果然見到十幾名攜帶輕弓短箭的騎兵。他們見了張飛,滾鞍下馬。原來正是糜竺、糜芳。張飛也下馬相見。糜竺說:“自從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逃難回鄉,派遠近打聽,聽說云長降了曹操,主公在河北。又聽說簡雍也投奔河北去了,只不知將軍在此處。昨天在路上遇見一伙人,說有一個姓張的將軍,如此模樣,現在占據古城。我兄弟估計一定是將軍,所以來尋訪。幸得相見!”張飛說:“云長兄與孫乾送兩位嫂子剛到,已知哥哥下落。”二糜大喜,同來見關公,并參見兩位夫人,張飛就迎接兩位嫂子入城。到了衙中坐定,兩位夫人訴說與關公一路逃奔之事,張飛這才大哭,參拜云長。二糜也都傷感,張飛也自訴別后之事,一面設宴賀喜。
第二天,張飛想要與關公一起去汝南見玄德。關公說:“賢弟保護二嫂,暫住此城,等我與孫乾先去探聽兄長消息。”張飛允諾。關公與孫乾帶領幾名騎兵來到汝南,劉辟、龔都接著,關公就問:“皇叔在哪里?”劉辟說:“皇叔在這里住了幾天,見軍隊人少,又去河北袁本初那里商議去了。”關公怏怏不樂。孫乾說:“不必憂慮。我們先回古城,再去河北去報知皇叔。”關公同意,辭了劉辟、龔都,回到古城,告知張飛此事。張飛也要去河北,關公說:“有了這座城,就是我們的安身之處,不能輕易放棄。我與孫乾去袁紹處,找到兄長,就來此相會。賢弟一定要堅守此城。”張飛說:“兄長斬殺顏良、文丑,怎么能去?”關公說:“無妨。我到了之后自會隨機應變。”于是喚來周倉問道:“臥牛山裴元紹那里,共有多少人馬?”周倉說:“約有四五百。”關公說:“我如今抄近路去尋兄長。你去臥牛山召集人馬,在大路上迎接。”周倉領命去了。
關公與孫乾只帶二十多騎投河北來,將要到時,孫乾說:“將軍不能去,只在這里暫歇。等我先去見皇叔,再作商議。”關公同意了,先打發孫乾去了。關公遙望前村有一所莊院,就與隨從到那里投宿。莊內一老翁拄著拐杖出來,向關公施禮。關公把事情全部告知。老翁說:“我也姓關,名定。久聞大名,幸得相會。”于是命兩個兒子出來拜見關公,加以款待,將關公一行人留在莊內。
且說孫乾獨自入冀州見玄德,細說前事。玄德說:“簡雍也在這里,可暗中請來商議。”不一會兒,簡雍來了,與孫乾相見,商議脫身之計。簡雍說:“主公明日見袁紹,只說要去荊州,說服劉表共破曹操,就可以乘機離開。”玄德說:“此計大妙!你能隨我一起去嗎?”簡雍說:“我也自有脫身之計。”商議已定。第二天,玄德入見袁紹,說:“劉景升鎮守荊襄九郡,兵精糧足,應該去同他約定,共同攻打曹操。”袁紹說:“我曾派使者去過,只是他不肯答應。”玄德說:“他與我同宗,我去勸說他,他一定不會推阻。”袁紹說:“如果能得到劉表,比得到劉辟強多了。”于是命玄德出行。袁紹又說:“最近聽說關云長已經離開曹操,想要來河北;我一定殺了他,來為顏良、文丑報仇雪恨!”玄德說:“您之前想要用他,我因此把他召來,如今為什么又要殺他?況且顏良、文丑同他相比,只是二鹿罷了,云長卻是一虎。失二鹿而得一虎,還有什么遺憾?”袁紹笑著說:“我實在是愛惜他,故意開玩笑罷了。你可再派人召他,讓他速來。”玄德說:“已經派孫乾去召他。”袁紹大喜。玄德出來,簡雍進言說:“玄德此去,一定不會返回。我愿意同他一起去,一則共同勸說劉表,二則監視玄德。”袁紹認為他的話十分有理,就命簡雍與玄德同行。郭圖勸諫袁紹說:“劉備前去勸說劉辟,沒有成事;如今又派他與簡雍同去荊州,一定不會返回。”袁紹說:“你不要多疑,簡雍自有見識。”郭圖唉聲嘆氣地離開。
卻說玄德先命孫乾出城回報關公,一面與簡雍辭別袁紹,上馬出城。走到邊界,孫乾接著,一同去關定處。關公在門外迎接,執手哭泣不止。關定領二子在草堂之前參拜。玄德問他的姓名。關公說:“他與我同姓,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關定說:“我想派次子跟隨關將軍,不知您是否肯接納?”玄德問:“多大了?”關定說:“十八歲了。”玄德說:“既然承蒙長者厚意,我弟弟還沒有兒子,如今認您的兒子為子,怎么樣?”關定大喜,就命關平拜關公為父,呼玄德為伯父。玄德擔心袁紹追來,急忙收拾起行。關平跟隨關公,一齊起身。關定送了一程后返回。
關公一行人往臥牛山來。正走著,忽然見周倉帶領數十人帶傷而來。關公領著他見了玄德,問他怎么受的傷,周倉說:“我去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槍匹馬前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回合,刺死裴元紹,招降全部人馬,占了山寨。我去山寨招誘人馬時,只有這幾個過來,剩下的人都懼怕,不敢擅自離開。我十分惱怒,與那人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告主公。”玄德說:“此人長得什么模樣?姓甚名誰?”周倉說:“極其雄壯,不知姓名。”于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后,往臥牛山來了。周倉在山下叫罵,只見那將全副披掛,持槍驟馬,率領眾人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聲說:“來人可是子龍?”那將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在地。原來果然是趙子龍。玄德、關公都下馬相見,問他為什么到了此地。趙云說:“自從您走后,公孫瓚不聽人勸,導致兵敗自焚。袁紹屢次招我,我想袁紹也不是用人之人,所以沒有去。后來打算到徐州投奔您,又聽說徐州失守,云長已歸降曹操,您又在袁紹處。我幾次想去投奔,只擔心袁紹見怪。四海飄零,沒有容身之地。偶然經過此地,裴元紹下山想要奪我的馬,我就殺了他,借此安身。最近聽說翼德在古城,正想去投奔,不知真假。如今幸得遇到您!”玄德大喜,訴說從前之事。關公也訴說前事。玄德說:“我初見子龍,就有留戀不舍之情。如今幸得相遇!”趙云說:“我奔走四方,擇主而事,從沒有見過像您這樣的人。如今能夠相隨,平生沒有遺憾了。即使肝腦涂地,也無悔恨。”當天就燒毀山寨,率領人眾,跟隨玄德奔赴古城。
張飛、糜竺、糜芳迎接入城,各自訴說。兩位夫人說了云長之事,玄德感嘆不已。于是殺牛宰馬,先拜謝天地,然后犒勞諸軍。玄德見兄弟重聚,將佐無缺,又新得了趙云,關公又得了關平、周倉二人,十分高興,接連宴飲數天。后人有詩贊嘆: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云。
當時玄德、關、張、趙云、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率領的將士共有四五千人。玄德想要放棄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劉辟、龔都派人來請。于是起軍前往汝南駐扎,招兵買馬,徐圖征進,不在話下。
且說袁紹見玄德不回,十分生氣,想要起兵討伐。郭圖說:“劉備不足為慮。曹操才是勁敵,不可不除。劉表雖然占據荊州,不會成為強敵。江東孫伯符威鎮三江,地連六郡,謀臣武士極多,可以派人結交,共同攻打曹操。”袁紹聽從他的建議,立刻寫信,派陳震出使江東,來會孫策。正是:
只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東豪杰來。
未知后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