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悅讀系列: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崇賢書院整理
- 5583字
- 2020-09-03 14:58:45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卻說曹操部下諸將中,除了張遼,只有徐晃與云長有些交情,其余的人都敬服關公。只有蔡陽不服關公,所以今天聽說關公離開,就想去追拿。曹操說:“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是個大丈夫。你們都應該效仿。”于是叱退蔡陽,不令追拿。程昱說:“丞相待關羽實在優厚,如今他不辭而去,在信中胡亂寫了一些話,冒犯了您的權威,罪過不小。如果放縱他回到袁紹那里,是與虎添翼。不若追殺他,來斷絕后患。”曹操說:“我過去既然承諾,怎能失信!不過是各為其主,不要追了。”又對張遼說:“云長封金掛印,財賄不能動搖他的心意,爵祿不能轉移他的意志,這樣的人,我深深敬佩。料想他還沒有走遠,我索性賣他一個人情。你先去留住他,等我給他送行,贈送他路費征袍,作為日后記念。”張遼領命,單騎先往,曹操率領數十騎隨后而來。
卻說云長所騎赤兔馬,日行千里,原本是趕不上的;因為護送車仗,不敢縱馬,按轡徐行。忽然聽到背后有人大叫:“云長且慢!”回頭一看,見張遼拍馬馳來。關公命車仗從人只管前行,自己勒住赤兔馬,按定青龍刀,問:“文遠莫非想要追我回去?”張遼說:“不是。丞相得知兄長遠行,想來相送,就先派我來請你暫留,沒有其他意思。”關公說:“就算是丞相的鐵騎來,我也愿意決一死戰!”于是立馬橋上觀望。見曹操率領數十騎,飛奔前來,背后是許褚、徐晃、于禁、李典等人。曹操見關公橫刀立馬于橋上,下令諸將勒住馬匹,左右排開。關公見眾人手中都沒有武器,這才放心。曹操說:“云長為什么走得如此迅速?”關公在馬上欠身回答:“我之前曾稟明過丞相。如今故主在河北,不由得我不著急。多次去府中辭別,不能得見,所以留下書信告辭,封金掛印,還給丞相。希望丞相不要忘了過去的承諾。”曹操說:“我正要取信于天下,怎肯背棄前言。只是擔心將軍途中缺少用度,特地準備了路資相送。”一將便在馬上托著黃金一盤送來。關公說:“多次承蒙恩賜,還剩下一些。將這些黃金賞賜給將士們吧。”曹操說:“你立下的大功豈止是這點黃金能酬謝的,何必推辭?”關公說:“區區微勞,何足掛齒。”曹操笑著說:“云長是天下義士,只恨我福薄,留不住你。錦袍一領,略表心意。”令一將下馬,雙手捧著錦袍過來。云長擔心有變故發生,不敢下馬,用青龍刀尖挑起錦袍披在身上,勒馬回頭稱謝說:“蒙丞相賜袍,日后再相會。”于是下橋望北而去。許褚說:“此人太無禮了,為什么不擒住他?”曹操說:“他一人一騎,我們十幾人,怎能不懷疑?我的話既然說出,就別追了。”曹操率領眾將回城,一路上不停地感嘆。
不說曹操回城。且說關公追趕車仗,走了大約三十里,仍然沒有看見,心中恐慌,縱馬四下尋找。忽見山頭一人,大聲叫喊:“關將軍且住!”云長放眼一看,只見一個少年,黃巾錦衣,持槍跨馬,馬項下懸掛一顆人頭,領著一百多名步兵,飛奔前來。關公問:“你是什么人?”少年棄槍下馬,拜伏在地。云長擔心是詐,勒馬持刀問:“壯士,可愿通報姓名。”少年回答:“我本是襄陽人,姓廖,名化,字元儉。因亂世流落江湖,聚眾五百多人,劫掠為生。剛才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兩位夫人劫掠上山。我問隨從,得知是大漢劉皇叔夫人,并且聽說將軍護送到此,我當時就想送下山來。杜遠出言不遜,被我殺了,如今獻上人頭向將軍請罪。”關公說:“兩位夫人在哪里?”廖化說:“現在山中。”關公讓他立刻送下山。沒過多久,一百多人簇擁車仗前來。關公下馬停刀,在車前叉手問候:“兩位嫂子可否受驚?”兩位夫人說:“如果沒有廖將軍保全,已被杜遠侮辱。”關公問左右:“廖化如何救了夫人?”左右說:“杜遠劫了兩位夫人上山,就要與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問明根由,好生拜敬。杜遠不從,就被廖化殺了。”關公聽了,拜謝廖化。廖化想要把部下眾人送給關公,關公尋思此人到底是黃巾余黨,不可作伴,于是推謝。廖化又拜送黃金布帛,關公也不接受。廖化拜別,帶領同伴投山谷中去了。
云長將曹操贈袍一事告知兩位嫂子,催促車仗前行。到了晚上,投一村莊安歇。莊主出迎,胡須頭發都白了,問道:“不知將軍姓名?”關公施禮說:“我是劉玄德之弟關羽。”老人說:“莫非是斬殺顏良、文丑的關公?”關公說:“正是。”老人大喜,將人請入村莊。關公說:“車上還有兩位夫人。”老人就喚妻女出迎。兩位夫人到了草堂,關公叉手立在兩位夫人之側。老人請關公入坐,關公說:“尊嫂在上,怎敢就坐!”老人就令妻女請兩位夫人入內室款待,自己在草堂款待關公。關公問老人姓名。老人說:“我姓胡,名華。桓帝時曾擔任議郎,辭官退休歸鄉。小兒子胡班在滎陽太守王植部下擔任從事,將軍如果從此處經過,幫我送一封信給小兒。”關公允諾。第二天吃完早飯,關公請兩位嫂子上車,取了胡華書信,辭別上路,往洛陽來。
前面遇到一關,名東嶺關。守關的將領姓孔,名秀,統帥五百軍兵在嶺上防守。當天關公押車仗上嶺,軍士報知孔秀,孔秀出關來迎。關公下馬,向孔秀施禮。孔秀說:“將軍要去哪里?”關公說:“我辭別丞相,前往河北尋找兄長。”孔秀說:“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可有丞相允許通關的公文?”關公說:“因為走得慌忙,不曾討得。”孔秀說:“既然沒有公文,等我派人稟過丞相,才能放行。”關公說:“等到稟過丞相,就誤了我的行程。”孔秀說:“法度約束,不得不如此。”關公說:“你不容許我過關嗎?”孔秀說:“你要過去,必須留下老小為質。”關公大怒,舉刀殺向孔秀。孔秀退入關內,鳴鼓聚集軍隊,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道:“你敢過去嗎!”關公讓車仗后退,縱馬提刀,竟不答話,直取孔秀。孔秀挺槍來戰。兩馬相交,只一個回合,孔秀被一刀斬殺。眾軍逃走。關公說:“軍士休走。我殺孔秀,是迫不得已,與你們無關。你們傳話給曹丞相,說孔秀要害我,我因此殺了他。”眾軍都在馬前跪拜。關公立刻帶著車仗出關,往洛陽進發。
早有軍士報知洛陽太守韓福,韓福急忙聚集眾將商議。牙將孟坦說:“既然沒有丞相公文,就是私行,若不阻擋,必有罪責。”韓福說:“關公勇猛,顏良、文丑都被他斬殺。如今不可力敵,只能智取。”孟坦說:“我有一計:先用鹿角攔住關口,等他到時,小將領兵同他交鋒,假裝戰敗誘他來追,你再射暗箭。如果關公墜馬,就擒拿押往許都,必得重賞。”商議妥當之后,人報關公車仗已到。韓福彎弓插箭,率領一千人馬,在關口擺開陣勢,問:“來者何人?”關公在馬上欠身回答:“我是漢壽亭侯關羽,特來借路通過。”韓福說:“有曹丞相公文嗎?”關公說:“事務繁忙,不曾討得。”韓福說:“我奉丞相命令,鎮守此地,專門盤查往來奸細。如果沒有公文,就屬于逃竄。”關公大怒,說:“東嶺孔秀,已被我殺死。你也要尋死嗎?”韓福說:“誰人替我擒住他?”孟坦出馬,輪起雙刀來取關公。關公命車仗后退,拍馬來迎。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孟坦撥馬回走。關公趕來。孟坦本打算引誘關公來追,沒想到關公馬快,早已趕上,被一刀砍為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到門口,用盡全力放了一箭,正好射中關公左臂。關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直奔韓福,沖散眾軍。韓福急忙逃走,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落馬下;關公殺散眾軍,保護車仗。
關公割斷衣袍包扎箭傷,擔心路上遭人暗算,不敢久留,連夜投汜水關來。守關將領是并州人氏,姓卞,名喜,擅長使流星錘,本是黃巾余黨,后來投靠曹操,撥來守關。卞喜聽說關公即將到達,想出一計,在關前鎮國寺中,埋伏好刀斧手二百多人,引誘關公入寺,約定擊盞為號,一齊擊殺。卞喜安排完畢,出關迎接關公。關公見卞喜來迎,下馬相見。卞喜說:“將軍名震天下,誰不敬仰!如今回歸皇叔,足見忠義!”關公訴說斬殺孔秀、韓福之事。卞喜說:“將軍殺他們是對的。我見到丞相,自會代你稟明衷曲。”關公十分高興,一同上馬過了汜水關,來到鎮國寺前下馬,眾僧鳴鐘出迎。原來鎮國寺是漢明帝御前香火院,寺中有僧人三十多人。其中一個僧人是關公同鄉,法名普凈。此時普凈已得知卞喜的陰謀,向前同關公說話,問道:“將軍離開蒲東幾年了?”關公說:“快二十年了。”普凈說:“還認得貧僧嗎?”關公說:“離鄉多年,不能相識。”普凈說:“貧僧家與將軍家只隔一條河。”卞喜見普凈與關公敘鄉情,擔心他泄密,就喝叱他說:“我打算請將軍赴宴,你這個僧人啰嗦什么!”關公說:“不然。鄉人相遇,怎能不敘舊情?”普凈請關公入寺喝茶。關公說:“兩位夫人在車上,可先獻茶。”普凈命人取茶先獻給兩位夫人,然后請關公入寺。普凈手舉所佩戒刀,示意關公。關公會意,命左右持刀緊隨。卞喜請關公入法堂。關公說:“卞君請我,是好意,還是歹意?”卞喜還沒有回答,關公早看見墻壁的帷幕中有刀斧手,就大喝卞喜:“我以為你是好人,怎敢如此!”卞喜知道事情泄露,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正要動手,都被關公拔劍砍死。卞喜下堂繞廊逃走,關公扔下劍提起大刀趕來。卞喜暗取飛錘擲打關公。關公用刀擋開,趕了上來,一刀將卞喜劈為兩段。隨即回身來看兩位嫂子,早有軍人圍住,見關公來,四面逃走。關公向普凈道謝說:“要不是你,我早被此賊害死。”普凈說:“貧僧不能留在此處了,收拾衣缽,去他處云游。后會有期,將軍保重。”關公稱謝,護送車仗,往滎陽進發。
滎陽太守王植是韓福的親家,聽說關公殺了韓福,打算暗害關公,就派人守住關口。等到關公到了,王植出關,笑臉相迎。關公訴說尋找兄長之事。王植說:“將軍一路驅馳,夫人車上勞困,請入城到館驛中暫歇一晚,明天再起程也不遲。”關公見王植態度殷勤,就請兩位夫人入城。館驛中都鋪陳妥當。王植請關公赴宴,關公推辭不去;王植派人將筵席送到館驛。關公因為路途辛苦,等兩位嫂子吃完晚飯,就到正房休息。令隨從各自安歇,喂飽馬匹。關公脫去衣甲小憩。
卻說王植暗中喚來從事胡班下令說:“關羽背棄丞相,又在路上殺死太守與守關將校,死罪不輕!此人武勇難敵。你今晚點一千軍士圍住館驛,一人一個火把,等到三更時分,一齊放火,不管是誰,全部燒死!我自會領兵接應。”胡班領命,于是點齊軍士,暗中將干柴引火之物搬到館驛門前,屆時舉事。胡班心想:“我久聞關云長的名聲,不知他長的什么模樣,可前去一看。”于是到了驛館,問驛吏:“關將軍在哪里?”驛吏回答:“正廳上看書的人就是。”胡班潛到廳前,見關公左手捋髯,在燈下倚靠幾案看書。胡班見了,失聲嘆說:“真是天人!”關公問來人是誰,胡班上前說:“滎陽太守部下從事胡班。”關公說:“莫非就是許都城外胡華的兒子?”胡班說:“是的。”關公喚來隨從打開行李,取出書信交給胡班。胡班看完,嘆氣說:“險些誤殺忠良!”于是將王植的陰謀一股腦說了,并對關公說:“我先去開城門,將軍趕緊收拾出城。”關公大驚,急忙披掛提刀上馬,請兩位嫂子上車,走出館驛,果然見軍士都手執火把聽候命令。關公急忙來到城邊,只見城門已開。關公催促車仗趕緊出城。胡班依舊去放火。關公走了不到數里,背后火把照耀,一隊軍馬趕來,為首的人正是王植,大叫:“關羽休走!”關公勒馬,大罵:“匹夫!我與你無仇,為何令人放火燒我?”王植拍馬挺槍,直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成兩段。關公將人馬全部趕散,催促車仗迅速前進,一路上不停地感念胡班。
走到滑州地界,有人報告劉延。劉延率領數十騎,出城相迎。關公在馬上欠身說:“太守別來無恙!”劉延說:“你如今要去哪里?”關公說:“辭了丞相,去尋家兄。”劉延說:“玄德在袁紹那里,袁紹是丞相的仇人,怎么會容納你?”關公說:“過去曾說過一定來。”劉延說:“如今黃河渡口關隘,由夏侯惇部將秦琪據守,恐怕不會讓你過河。”關公說:“太守可否供給船只?”劉延說:“船只雖有,不敢提供給你。”關公說:“我之前誅殺顏良、文丑,將你從困境中救出。今日求一渡船卻不給,為什么?”劉延說:“只怕夏侯惇知道,必然怪罪我。”關公知道劉延不會幫助自己,于是催促車仗前進。到黃河渡口,秦琪領兵出來問:“來人是誰?”關公說:“漢壽亭侯關羽。”秦琪說:“想要去哪里?”關公說:“想要到河北尋找兄長劉玄德,特來過河,敬請批準。”秦琪說:“可有丞相的公文?”關公說:“我不受丞相節制,何需公文!”秦琪說:“我奉夏侯將軍的命令,防守關隘,你就算插翅,也飛不過去!”關公大怒說:“你知道我在路上斬戮多少攔截之人?”秦琪說:“你只殺得了無名下將,殺得了我嗎?”關公生氣地說:“你與顏良、文丑相比,若何?”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個回合,關公一刀斬下秦琪頭顱。關公說:“擋我者已死,剩余的人不必驚慌。迅速備下船只,送我渡河。”軍士急忙撐舟停靠岸邊。關公請兩位嫂子上船渡河。渡過黃河,就是袁紹的地方。關公所歷關隘五處,斬將六員。后人有詩贊嘆:
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關公在馬上嘆氣說:“我并不想沿途殺人,迫不得已。曹公得知,一定以為我是負恩之人。”
正行間,忽見一騎自北邊馳來,大叫:“云長留步!”關公勒馬細看,來人正是孫乾。關公說:“自從汝南相別,事情有什么變化?”孫乾說:“劉辟、龔都等將軍回兵之后,又將汝南奪了過來,派我去河北結好袁紹,請玄德商謀破曹之計。不想河北將士互相妒忌。田豐還在監獄中,沮授被廢黜不用,審配、郭圖互相爭權,袁紹多疑,不能決斷。我與劉皇叔商議,先尋求脫身之計。如今皇叔已前往汝南與劉辟會合。皇叔擔心將軍不知曉情況,反而去了袁紹處,可能被他殺害,特地派我一路迎接。幸虧得以在此地相見。將軍可迅速前往汝南與皇叔相會。”關公教孫乾拜見夫人。夫人詢問情況。孫乾細說:“袁紹兩次要斬殺皇叔,如今僥幸脫身往汝南去了。夫人可與云長去汝南相會。”兩位夫人都掩面垂淚。關公依言,不投河北,直奔汝南。正行之間,背后塵土飛揚,一隊人馬趕來。為首的夏侯惇大叫:“關羽休走!”正是:
六將阻關徒受死,一軍攔路復爭鋒。
畢竟關公如何脫身,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