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爺孫品茶

在我的記憶里,爺爺是位慈祥的老人,特愛喝茶,從不喝白開水。

這個記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四五歲時。那時農(nóng)村還是單干,我常常跟著媽媽,到地里給犁地的爺爺送早點(diǎn)。當(dāng)時我們那兒,把早點(diǎn)不叫早點(diǎn),叫“喝的饃”——其實(shí)就是茶水和烤熱了的干饃。一路上,媽媽總是胳膊上挎著籃子,手里提著茶壺,我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到地頭后,爺爺就把犁插在地里,解開繩索讓牛兒去悠閑地吃草;他便蹲在地頭,享用起“喝的饃”來。這時我看到,爺爺每次都是把干饃一瓣一瓣地掰成小塊,泡在茶水里,然后連吃帶喝,一遍過手。所以盡管當(dāng)時沒有飯菜,但媽媽提的籃子里,總是放著碗和筷子。

送飯路上

茶水泡饃這個習(xí)慣,爺爺一直保持著,直至去世。爺爺嗜茶,可見一斑。

爺爺在家喝茶時,常常給我端個小凳,讓我坐在旁邊陪著他喝。

夏夜,屋子里悶熱,村民都有在院中乘涼的習(xí)慣——爺爺也是這樣。每當(dāng)月亮升起的時候,他便在院里擺個方凳,上面放上茶壺茶杯;然后一邊手搖芭蕉扇賞月乘涼,一邊坐在圈椅上品起茶來。

每在這時,他總不忘給我也沏杯茶,讓我陪著他喝。他邊品茶,邊給我絮叨些茶名、茶味、茶道之類的知識。這時我總是坐在他對面的小凳子上,學(xué)著他的樣子,翹著二郎腿,一邊傾聽著他的敘說,一邊不時地冒出些童言稚語。

爺爺說,茶分花茶、青茶、綠茶、紅茶等好多種。花茶是加著香料和植物花絲的茶,如茉莉花茶、菊花茶等。花茶屬涼性,宜夏天喝,喝起來噴噴香,有時沏一杯花茶放在桌上,滿屋子都飄香哩!若能加點(diǎn)冰糖就更好了。青茶、綠茶也是涼性茶,但因不加香料和植物花絲,喝起來有點(diǎn)兒澀,不像花茶那么香。而紅茶是發(fā)酵茶,性熱,宜冬天喝;有的還經(jīng)過壓制——如安化磚茶——硬得像磚一樣,用時須用刀輕輕往下砍才行!

記得爺爺當(dāng)時喝的,主要是“老葉子”(一種價錢低廉的紅茶)及“兩塊錢一木锨”的花茶,從來沒見加過冰糖。

Pià子和茶杯

爺爺還說,花茶、青茶、綠茶質(zhì)地疏松,不用煮,是泡著喝的——只要捏一撮茶葉放入茶壺,向壺內(nèi)注滿開水,蓋好壺蓋悶泡一會兒就可以了。而紅茶就不行了,特別是安化磚茶,一般是要把茶葉放入“pià子”(用鐵皮制成的一種專門用來熬茶的容具,見圖),注滿開水,再把“pià子”燉在火爐上“熬”呢。經(jīng)過不斷煎熬,茶味兒才能熬出來。這樣熬出來的茶很釅,叫“釅茶”。釅茶喝起來有點(diǎn)兒苦,但有“克”(即幫助消化)的作用。人吃得多了,腸胃消化不過,肚子脹得難受,就給磚茶中加些老黑糖,放在“pià子”里熬;熬得濃濃的,釅釅的,再美美地喝上幾大口。之后不長時間,腸胃就會嘰里咕嚕地叫起來,接著放幾個響屁,肚子里一下子就松番(舒服的意思)了。

爺爺特別強(qiáng)調(diào):喝茶在多數(shù)時候,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品味兒。俗話說一杯為品,二杯為飲,三杯就是牛飲。所以除了治胃脹喝釅茶外,絕不能大口喝茶!大口喝茶的都是粗人,沒文化,不文明,且易招人笑話——別人會說是飲牛哩;應(yīng)當(dāng)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抿著喝,這才叫品茶,這樣才文明,才算有文化。

爺爺又說,給人倒茶時,千萬不要倒得太滿,倒上七分就行了,即所謂“茶七酒八”。只有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才能品出一番情誼。

說罷,爺爺就示范給我看。他雙手把茶壺微微端起,壺嘴朝下稍作傾斜。這時便有一股圓潤的茶流,順暢地從壺嘴中流淌下來,準(zhǔn)確地濺落在方凳上的茶杯里。瞬間,一縷清香撲鼻而來,滿院子都飄起了茶香。注好茶水以后,爺爺便慢慢放下茶壺,端起茶杯,低頭輕輕地朝茶水中吹吹,把飄在上面的浮葉吹走,然后輕輕地呷上一口,緊接著,伴隨著一聲悠綿柔細(xì)的“吱兒——”,茶水便緩緩下肚了。這時爺爺臉上的每條皺紋,都會舒展開來,綻放出幸福滿足的微笑,仿佛茶水中蕩漾著的那無盡茶香,已被他全部吸入肚里,散發(fā)到五臟六腑中去了。每在這時,爺爺那悠然自得及心曠神怡的神態(tài),全都會定格在我的心底,且誘發(fā)出我無限美好的遐想……

然后,我就學(xué)著爺爺?shù)臉幼樱酚薪槭碌囟藟亍⒌共琛⑵菲鸩鑱怼5珷敔斂傉f我品茶的“吱兒——”聲不自然,是故意裝出來的。

爺孫品茶

月夜,繁星滿天,白云朵朵。月光下,涼風(fēng)習(xí)習(xí),柳枝兒在輕輕地?fù)u曳。墻根下,蛐蛐悉悉作響,不時傳出極有節(jié)奏的歌唱。墻頭及小樹枝頭,螞蚱及許多小蟲兒動聽的鳴叫,時斷時續(xù)……

在這清爽宜人的月夜里,在這美麗安謐的月光下,我爺兒倆一老一少,懷著安逸恬適的好心情,盡情地品味著悠悠茶香,享受著天倫之樂。心情好,茶自然就好!此時此刻,靜靜的夜,靜靜的云,靜靜的茶,靜靜的心,仿佛連我爺倆一起都融入其中,渾然成一體了。朦朧中,云醉了,茶醉了,心兒也醉了……

我爺倆就是這樣,輕聲細(xì)語,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常至深夜。

時間長了,我竟耳濡目染,不僅懂得了一些茶的知識和茶道,而且小小年齡,也能品出茶味兒來——無論是貢尖、香片,還是“安化磚”“老葉子”等,只要抿上一口,便能報出茶名。

有一次,我隨爸爸外出做客,主人免不了煮茶相待。就在他沏好茶轉(zhuǎn)身落座的瞬間,我冷不丁兒地冒出了一句:“這貢尖真香啊!”

主人聽了異常詫異,回頭對我爸爸贊嘆道:“小家伙這般年齡,竟也能品出茶味兒來!”

我爸爸笑了笑說:“都是跟他爺學(xué)的本事啊!”

主人聽后不免又夸了我?guī)拙洹?/p>

那時我大約是個“人來瘋”,聽到夸獎,非常得意。從此以后,每逢隨大人外出做客,喝茶時我總要顯尖賣能,故意不經(jīng)意地道出茶名——顯出很內(nèi)行的樣子。每在這時,我望著主人那詫異的神情及驚奇的目光,常常覺得非常開心,非常好玩……

光陰似水,生命如歌!如今爺爺已去世六十年了,我也當(dāng)上了爺爺。可是,當(dāng)年我爺倆月夜品茶的情景,卻依然歷歷在目,特別是爺爺滿臉皺紋間綻放出的那從容淡定、幸福滿足的微笑,一直定格在我的心底,成了一道永遠(yuǎn)亮麗的風(fēng)景!

我愛回味和爺爺月夜品茶的情景!

我更愛爺爺!

(刊于2012年6月8日《渭南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定远县| 彝良县| 博乐市| 岳池县| 昔阳县| 石阡县| 太仆寺旗| 洛扎县| 平谷区| 毕节市| 阿拉尔市| 哈巴河县| 金湖县| 合作市| 兴城市| 额尔古纳市| 潼南县| 中西区| 紫阳县| 宁武县| 满洲里市| 内乡县| 威信县| 珠海市| 县级市| 黄平县| 上虞市| 文成县| 泰宁县| 大田县| 开原市| 贵定县| 宁都县| 本溪市| 融水| 洛川县| 汶上县| 乌鲁木齐县| 志丹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