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區域教育
- 黨???/span>
- 2905字
- 2020-10-21 16:52:47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的十八大對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是實現“陜西夢”的重要載體,是建設陜西東大門的緊迫任務,寄托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什么樣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對教育滿意的要求不同、標準不同,但不論何種標準、何種要求,只要把每一位學生都培育好,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滿意。
要把每一位學生都培育好,一是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上學,孩子連學都上不了,就談不上培育好每一個孩子。二是要讓每個學生都公平、平等地上學。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上學資源平等,非義務階段學生上學機會公平。三是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健康成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幸福,如果孩子連健康、安全都沒有,教育就喪失了意義。四是要給孩子一個標準化校園。沒有合格的校園,就不可能有合格的教育。五是要有合格的教師。有一個教師不合格,就會有一群學生不合格。人民群眾對教育的不滿意,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師的不滿意。六是要保障每個孩子全面發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就是真正提高教育質量。
二、人民滿意的教育靠誰來辦?
教育振興,全民有責。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靠全社會共同參與、各盡職責、合力推動。
黨委政府是主導。優先發展教育,黨委、政府責無旁貸。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黨委加強領導,人大依法監督,政府組織實施,政協建言獻策,幾大班子齊抓共管,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落實好教育經費投入,建設好標準化校園,配備好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教育部門是中心。教育行政部門承擔著具體統籌指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責任,負責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工作。政府教育督導部門,依據《教育督導條例》,督導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情況,保障教育科學發展。
學校校長是關鍵。學校辦得好不好,關鍵看校長。一個好校長一定能辦一所好學校,有一支優秀的校長隊伍,就會有一批特色的好學校。要大力倡導教育家辦學,打造一支專家學者型、改革創新型、民主管理型的校長隊伍。
學校教師是重點。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出名師才能育英才。優秀的教師為人師表,將影響學生的一生,不合格的教師誤人子弟。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點。
其他社會各界和家庭都有教育責任,共同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更新教育觀、成才觀、用人觀,支持教育改革創新,努力為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為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全社會各盡其責,始終懷著“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之心,就會明確該怎么做、要怎么做、能做什么,共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人民滿意的教育如何辦?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對于市、縣兩級來說,應該從七個層面開展工作。
黨委、政府落實好“三個優先”,實施好“三個增長”,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確保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聯合對縣級黨委政府實行教育優先發展問責制,實施縣級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督導考核制,每年進行一次督導評估與考核,通報教育經費投入落實情況。
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教育局機關,打造“素質品位高、能力水平強、工作作風硬、精神狀態好”的教育行政干部隊伍,讓機關的每名同志都令人民滿意。堅持“科學發展、和諧教育、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工作思路,弘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服務奉獻、追求卓越”的機關精神。轉變工作觀念,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既要做行政工作,更重要的是干事業,真正把教育當作事業來做。選擇教育就選擇了真誠,真誠面對教育,真誠面對學校,真誠面對學生。完善考核機制,對縣級教育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考核,落實工作責任。開展“學業務、講業務、比業務”活動,增強干部干好工作的本領。構建公眾教育服務平臺,加強廉政教育和監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等激發教育活力,推進教育改革。落實《教育督導條例》,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和督導隊伍建設,強化教育督導力量。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切實履行工作職責,科學規劃學校布局,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選優配強學校校長。突出抓好“雙高雙普”(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創建、《學校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教師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校園安全穩定工作,確??h域教育科學發展。
各級各類學校,實施《學校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通過“千校達標”,使規劃內學校全部達標,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配足配齊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積極實施“九項示范校創建”,推動學校在校園建設、德育創新、高效課堂、規范辦學、校園文化、平安校園、體育教育、藝術教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內涵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培育合格學生。
全市學校校長,爭做專家學者型、改革創新型、民主管理型的校長。實施《校長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市教育局建立像黃埔軍校、西點軍校那樣的校長培訓學校(基地),探索富于地方特色的校長培訓模式,實行浸入式培訓,提倡從做人品質、業務技能、管理經驗多方面學習。建立全市高中校長、初中校長、小學校長聯誼會,加強優秀校長的定期交流。根據“九項示范學?!眲摻ㄇ闆r,評選表彰優秀校長,以成績論英雄,用學校辦得好不好,評價校長優秀不優秀。
全市中小學教師,爭做“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實施《教師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成立全市教師發展中心,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浸入式、滾動式培訓,在優秀教師的身邊跟班學習。對教師定期進行業務知識檢測,提高教師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實施示范課引領計劃,組織優秀教師兩年內編寫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優秀教案,錄制示范課錄像,通過網絡和電視向教師、學生開放,關注薄弱學科、落后地區教師能力提升。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全市教師開展“陽光早操”和“秀我風采”活動,成立全市教職工藝術團,提升每位教師的健康體質和文藝素養。打造書香校園,引領全市教師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自身素質、爭當教學名師。
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教育。教育部門與新聞媒體合辦教育類報刊、電視節目,開設教育專欄、教育廣播、教育電視,加大教育宣傳,積極主動向社會傳遞教育正能量。組織成立教育專家咨詢團,開辦教育大講堂,為教育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辦好家長學校,指導家長搞好家庭教育。引進高層次專業化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管理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大力支持民辦教育,表彰重教興學典型,吸收社會資源、人才為教育服務。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既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們的前進動力。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路還很長,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克難攻堅,就一定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此文發表于2013年7月9日《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