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等的代價(珍藏版)
- (美)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
- 1344字
- 2020-08-06 18:10:25
近看上層群體:攫取了更大的一塊餅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美國社會中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在上層、中層和底層群體都顯露出來。我們已經注意到中底層群體的狀況,這里我們近看一下上層群體的情況。
如果說,今天那些掙扎著的貧困家庭得到我們的同情,那么處于上層群體的人就越來越引發我們的憤怒。曾幾何時,當廣泛的社會共識認為上層群體是憑辛苦和智慧賺到了他們的所得時,他們贏得了我們的欽佩。然而在最近這次危機中,雖然銀行業損失巨大,但銀行高管還是拿到了巨額獎金;公司裁員,聲稱支付不起工資,卻用省下來的錢增加高管的獎金。于是我們對他們的感覺由先前的欽佩變成了現在的憤怒。
公司高管(包括那些造成危機的人)的薪酬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我們先前描述了CEO與普通工人之間工資的巨大差距——超過了200多倍,這一數字大大高于其他國家(如日本相應的比率是16:1),甚至大大高于1/4世紀前美國自己的情形。
當年30:1的比率現在看來都覺得稀奇了。有一種觀點認為,在過去的20多年中,作為一個群體的CEO,與普通工人相比,其生產率提高如此之多,以至于收入高出200多倍就合情合理了。事實上,對于這種觀點,現有的關于美國公司成功的數據不能提供支持。
更糟糕的是,我們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因為其他國家的企業高管正在效仿他們的美國同行。英國的高薪委員會(High Pay Commission)報告說,與社會其他群體相比,英國大公司的高管薪酬正走向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不平等水平(盡管當前這種差距只不過是20世紀20年代的狀況)。
正如報告所指出的:“公司內部公平的薪酬機制很重要,它影響著生產率、員工敬業度和員工對我們企業的信任。而且上市公司的薪酬設置了一個先例,如果薪酬公然不和績效掛鉤或者獎勵不均,那么它就傳遞了錯誤信息,這是市場失靈的一個明顯癥狀。”
[1] 參見J.Clenfield:“PWC估計,日本上市公司的高管去年平均收入為58萬美元(包括薪酬和其他),這相當于日本工人人均薪酬的16倍。而根據Corporate Library研究,美國最大的3000家上市公司的CEO去年同期收入為350萬美元(包括股票期權和獎金)。”參見“In Japan,Underpaid—and Loving It”,Bloomberg Businessweek,2010,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10_28/b4186014341924.htm。
[2] 正如我們所說的,不同來源雖然給出了略微不同的數字,但都呈現了同樣的情況。一項研究(http://www.ips-dc.org/reports/executive_excess_2010)報告了美國主要大企業的CEO薪酬是普通工人收入的大約263倍。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后,2009年CEO的薪酬幾乎是20世紀70年代時的8倍。此前,我們展現的數據來自Mishel,Bernstein和Shierholz,The State of Working America。這顯示出大企業中CEO薪酬與普通工人的薪酬相比增加了10倍——從1965年的24:1到了2010年的243:1。盡管1950~1975年CEO薪酬每年只增長0.8%,但是從那以后每年增長率超過了10%。根據Frydman和Saks的調查報告“Ratio of Average Top 3 Compensation to Average Workers”,這一比率在1970~1979年時是33倍,后來逐年遞增(本來應該更低些),在20世紀80年代時上升了4.7%,90年代上升了8.9%。進入21世紀后,在2000~2003年時上升了6%,最后就變成了219倍。參見C.Frydman和D.Jenter,“CEO Compensation”,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no.1(2010年12月):75–102.C;Frydman和R.Saks,“HistoricalTrend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1936–2003”,工作報告,2005年11月,http://faculty.chicagobooth.edu/workshops/AppliedEcon/archive/pdf/FrydmanSecondPaper.pdf(2012年1月27日)。
[3] 參見Joseph E.Stiglitz,The Roaring Nineties(New York:Norton,2003)。
[4] 參見“Cheques with Balances:Why Tackling High Pay Is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總結于UK High Pay Commission報告,第24頁,http://highpay-commission.co.uk/wp-content/uploads/2011/11/HPC_final_report_WEB.pdf(2012年3月1日)。
[5] 同上,第21頁。甚至Institute of Directors(英國的公司董事組織)也覺得有些地方做得出格了。參見Institute of Directors press release,“The Answer to High Executive Pay Lies with Shareholders and Boards,Says IoD”,2011年10月28日,http://press.iod.com/2011/10/28/the-answer-to-high-executive-pay-lies-with-shareholders-says-iod/(201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