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層地帶:如何打造業務護城河
- (美)杰弗里·摩爾
- 1922字
- 2020-08-25 18:02:36
第1部分 投資者的觀點
公司的管理層主要為四類主體服務:消費者、合伙人、雇員以及投資者。在這四類人中,投資者的影響力雖然最小,但他們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投資資本以及股權的流動性,公司永遠無法超越當地業主經營企業的限制。
所以,還是要重視投資者,盡管我們對他們的投資動機并不全然理解。在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從負面去理解他們的投資動機——當公司不能兌現承諾,業績不符合預期時,他們就會拋售股票,引起公司市值蒸發,進而導致公司的聲望降低和收購貨幣損失。這正是投資者的觀點的重要性所在,無論公司一帆風順,還是身處逆境,它都能提供有用的導向。
在本部分中,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投資者總是在尋找具有光明前景的公司,也就是說,當賣出股票時,他們希望接盤的投資者能夠看到公司更好的前景。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股票才能升值,投資者才能獲得投資收益。當他們考察公司和管理團隊的執行力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在未來,公司是否有美好的“錢”景。
從管理層的角度,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在投資者的注視下,將公司變得更強大。公司的強大,而非利潤、收入或分紅,才是股票升值的最根本動力。相反,如果公司的實力越來越弱,投資者遲早會對你失望。股價反映了公司實力的強弱,是投資者關注的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不斷傳遞公司市場力的真實信息。所以,股價在公司的戰略和執行層面上都具有重大意義,如果理解了這種觀點,你將有效地提升管理團隊的業績,為公司贏得未來的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信息系統的股票價格
股票價格的形成不是基于個人因素,而是由投資推動的,投資者往往對具有經風險調整后的最佳資本回報的資產進行投資。從整體上看,投資者代表了這種推動力。可能在短期內,投資者會受到蠱惑,一旦真相浮出水面,他們就會理性地做出投資上的調整。換句話說,他們對投資完全是出于自利的考量。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認為投資者永遠是對的。盡管作為個體,投資者經常失誤,但從整體上長期來看,他們從不犯錯。因為投資本身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失敗的投資者會失去資產,進而失去投資的能力,而成功的投資者卻可以增加財富,獲得更多可用于投資的資本。最終,資本集中在那些最善于投資的人手中(當然,某些社會可能強制對它們的財富重新分配,不過這不是本書的內容。無論如何,每個投資者都希望財富可以積聚在自己手中)。
成功的投資者追尋的目標只有一個,即經風險調整后的最佳資本回報。這就要求投資者將資本投向那些競爭優勢最突出的公司,換句話說,資本總是從那些處于競爭弱勢的股票中流出,流向競爭強勢的股票。下面我們會對此進一步討論。
股票價格反映了公司的吸引力。日復一日,甚至月復一月,股票價格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要從短期的股價走勢中獲得真實的信息,簡直不太可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隨機噪聲會相互抵消,可信的信號因此顯現出來。這種長期的剝去噪聲干擾因素的股價,奠定了公司的市場價值,反映了投資者參考同類企業,為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做的評估。盡管在短期內,公司的總市值或許不能反映真實的水平,但是與直接競爭對手的比價卻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對特定行業的企業按照市值進行排序,那么你幾乎總是可以得出它們的競爭力排名。
如果公司的股價一路上揚,我們會贊美投資者發現我們價值的智慧;相反,如果股價跌個不休,我們則會抱怨那些不忠誠或缺乏耐心的投資者過于短視。對股票的這兩種不同的反應都是不恰當的,因為給了股票交易太多的人性色彩。股票交易非個人恩怨。資本就像水,它不會逆著競爭優勢的重力向上流動。當然,可以用泵把它引上山,這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但這不是它的自然趨勢,因此,只要允許資本遵循其自然規律,你就可以指望它指出競爭優勢所在。
股票價格對所有的管理決策都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因為股票價格是一個關于競爭優勢的信息系統,它會幫助你分析出何種市場有潛力,應采用何種戰略,應該與什么樣的公司合作,以及應如何執行你的戰略。它可以幫助你別出心裁、出奇制勝,或者告訴你應該避開哪些行業,以減少損失。它也可以告訴你在哪里投資,在哪里撤資,用肯尼·羅杰斯的話說就是“知道什么時候應該‘一把抓’(hold'em),什么時候應該放棄(fold'em)”。
在這個意義上,資本流向更像是煤礦里的金絲雀,對于競爭優勢的變化,它可以成為最好的指向標,對你的公司是這樣,對合作伙伴以及競爭對手也是這樣。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體系。當然,不可否認,有些高手不按牌理出牌,會逆著常規邏輯進行投資。
本書的目的不是讓你或者是你的公司成為資本的奴隸,特別是在一個充滿噪聲的投資環境內。相反,本書要告訴你如何從資本市場中取得有價值的信息。那么,第一步,我們就要揭開股價的神秘面紗。以你自己的方式開始本書的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