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代表們帶著英文課本出席四大
- 誰主沉浮: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 張智丹編
- 964字
- 2020-08-04 10:44:23
1925年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會址在閘北淞滬鐵路附近北四川路西的華界與租界毗鄰之地,是租來的一棟三層樓石庫門房子。會場設在二樓,布置成學校教室的樣子,有黑板、講臺、課桌課椅,代表們每人都帶著英文課本,以備如果有人闖進來查問時,就說這里是英文補習班課堂。
出席四大的代表共20人,其中有表決權的代表14人,代表了全國994名黨員。出席代表有:中央領導機構的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羅章龍、譚平山、項英、王荷波,廣東的楊殷,湖南的李維漢,湖北的陳潭秋,山東的尹寬,北京的范鴻劼,上海的李立三,江西安源的朱錦棠,天津的李逸,直隸唐山的阮章,青年團的張太雷,旅莫支部的彭述之,旅法支部的周恩來,以及特邀代表汪壽華。列席代表有:張申府、沈玄廬、黃平等。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出席了會議。
陳獨秀主持大會,并代表上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工作報告,代表們認真討論了陳獨秀的工作報告,全面評價了黨中央一年多來的工作,“大會對于中央執行委員會對于政局的分析完全同意:我們現在是處于國內軍閥政治崩潰速力加增之時期,處于舊統治軍閥倒臺新統治軍閥尚未鞏固自己的勢力之時期”。同時,“大會對于中央執行委員會領導本黨在國民黨及國民運動中的活動,使本黨日漸與實際政治生活接近而有可能領導中國國民運動之趨勢,大致認為滿意”。同時,代表們也對中央執行委員會在組織技術等方面的工作失誤以及執行中央決議的遲延,提出了批評和建議。最后,大會希望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應與共產國際發生更密切的關系,使中國共產黨能得到世界革命的總指揮之理論上政策上的更多的指導”。
在四大前出席了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的中共代表彭述之,向大會作了關于共產國際五大的情況和決議精神的報告。維經斯基作了關于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狀況的報告,并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列寧主義與托洛茨基主義的報告,他還臨時提議,要以大會的名義通過議決案,譴責托洛茨基在聯共(布)黨內的分裂活動。草案宣讀后,由于很多四大代表不熟悉聯共(布)的情況,好久都沒有人表態。最后經過彭述之解釋說明,結果全體一致通過了這個《對于托洛茨基同志態度之議決案》。
各地代表分別報告了本地區情況,其中周恩來作了軍事報告,著重談了廣東的軍事狀況。因為瞿秋白、譚平山在會議進行4天后才趕到上海,為了等待他們,會議把國民革命問題推遲到了16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