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5章 1927年4月20日,中央局會議
- 第44章 1927年3月5日,中央特委會議
- 第43章 漢口特別會議——分析國民革命聯合戰線中出現的各種危險傾向,提出挽救危機的辦法
- 第42章 第三次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
- 第41章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
- 第40章 第二次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
第1章 《大會紀實》:新的革命高潮呼之欲出
中共三大后,中國共產黨即全力投入到國民黨改組工作中,各級黨組織積極動員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加入國民黨,許多共產黨員成為當地國民黨改組的主要負責人,對國民黨的改組工作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共產國際和蘇俄也積極幫助國民黨進行改組,1923年10月,鮑羅廷以共產國際代表和蘇俄政府代表的雙重身份到達廣州,先后被孫中山委任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國民黨政治顧問,協助指導國民黨改組工作。在國際國內政治力量的推動和幫助下,孫中山加快了改組國民黨的步伐。1924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反帝國主義綱領,孫中山正式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為三民主義賦予了新的革命內容。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基本完成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國共合作后,中共集中全力投入到國民革命中去,在中國共產黨的大力推動下,二七慘案后陷入低潮的工人運動逐步走向恢復和發展。1924年7月15日,廣州沙面3000多華工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罷工斗爭并取得勝利,成為“二七”以來工人運動復興的信號。同時,黨領導下的農民運動也在悄然崛起,在廣東的很多地方建立起農民運動講習所和農軍組織。此時的學生運動亦針對帝國主義利用基督教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的行徑開展斗爭,形成了第二次廣泛的反基督教運動。在全國范圍內,新的革命高潮呼之欲出。
隨著革命的深入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也日益壯大,至四大前的兩三個月,共產黨員的人數已經增加到994人,青年團員人數達2365人。同時,中共在經過5個月的國共合作后,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也出現了一些偏差。蔡和森回憶說:“我們黨中就發生了不好的趨向,因為努力于國民黨的工作,故對于我們黨的工作和組織就忽略了,同時把共產黨與國民黨弄不清楚,這是由于黨尚幼稚的結果。”另一方面,此時中共與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中共在準備召開四大時,希望能從共產國際得到指導,并請其協調與鮑羅廷的關系。為此,陳獨秀曾特意致信維經斯基,希望他再次來華。
在國共合作向前推進的同時,國共兩黨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也愈加凸顯出來,國民黨左右派的分化加劇,國民黨右派分子對共產黨的攻擊和排擠日甚一日,他們或對共產黨提出“彈劾案”,或發表“護黨宣言”,極力反對國共合作。面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中共中央于1924年7月1日發出黨內通告,要求各級黨組織堅決揭露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活動。陳獨秀、惲代英、瞿秋白、蔡和森等連續發表文章,痛斥國民黨右派違背國民黨一大政綱、破壞革命隊伍內部團結的反動言行。
各種跡象表明,中國的政治形勢正在發生空前的大變動,如何面對革命的新形勢,如何領導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繼續向前發展,已經迫切地提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議事日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