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構建與新經濟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柴海濤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火種。當前,以“互聯網+”、智能制造、高新技術和知識經濟為主導的新經濟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層出不窮,成為我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新經濟特有的創新稟賦,與專利、商標、版權、原產地名稱、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密切相關,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是促進新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

一、以開放促改革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毋庸諱言,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是對外開放“倒逼”下的產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從無到有,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構建。短短40余年,中國就建立了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國情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形成了從法律、法規、政策到執行機構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完整運行機制。我國加入了大部分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多雙邊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制定并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將知識產權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內新經濟的異軍突起,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與自身發展的需要。近年來的總體趨勢是,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細化法律實施的配套措施,創新執法監管方式。在法律創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法規修訂工作。新修訂的《商標法》首次在知識產權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專利法》和《著作權法》的修訂同樣體現了懲罰性賠償原則;《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完善了商業秘密的定義,擴大了侵權主體范圍,加重了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和處罰力度;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引入了終身禁業制度。新修訂的《種子法》將植物新品種保護單獨設為一章,《專利審查指南》將圖形用戶界面納入外觀設計,擴大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2019年施行的《電子商務法》明確了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責任和義務;2020年施行的《中國外商投資法》與《實施條例》規定了外國投資者和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受到平等保護。在司法保護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知識產權法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和跨區域管轄的知識產權法庭;在全國各級法院廣泛實行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改革,統一司法標準、提升審判質量。在行政執法方面,新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統一了商標、專利、原產地名稱、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在信息公開方面,國務院印發《關于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要求行政執法部門在2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開行政處罰信息。最高人民法院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所有知識產權生效判決文書全部向社會公開。在統籌協調方面,成立了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跨國境打擊侵權假冒信息共享,開展熱點領域集中整治,形成了全國完整的工作體系。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統計分析,中國排名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將中國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46位上升到第31位。作為經濟規模世界第二的大國,這個排名既表現了我國取得的巨大進步,也說明我國還有很大的持續改進空間。在我國營商環境調查中,知識產權保護仍然是明顯的短板。2017年,中國美國商會曾就中國商業環境對500余家會員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認為阻礙企業在中國增加創新投入的主要原因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占第一位,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泄露占第二位。2019年,中國貿促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開展了一項覆蓋全國范圍的7萬份社會調查,我國民眾反映最為關注的問題,一是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者受侵權假冒傷害最多;二是電子商務平臺成為侵權假冒商品泛濫的重災區;三是絕大多數社會公眾支持像打擊酒駕那樣對侵權假冒行為采取嚴厲處罰措施。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構建與新經濟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營造國際化的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形成競爭新優勢,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需要加強的重要方面。

二、新經濟健康發展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

新經濟以知識和技術為主導,與知識產權有著天然關系。建立與新經濟特點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理論與實踐都需要與時俱進,并做好相應的頂層設計。今后一個時期,應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形成信息化、網絡化、互聯互通、協調運作、線上線下一體的工作體系。

一是針對新經濟全球化、開放式的特征,要大力加強中央與地方、司法與執法、國內與國際的縱橫協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等司法部門,市場監管、海關等行政執法部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等公權力機構,要以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協同合作為抓手,加強橫向協作與縱向聯動,推動完善法規標準和司法保護體系,提高市場監管和預警防范能力。這幾年,有關部門協同開展跨部門跨區域跨國境合作,加強多雙邊和國際組織的對外合作,聚焦互聯網領域和進出口環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長三角、泛珠三角13省(區、市)、華北地區5省(市)、中西部“絲路經濟帶”省(區、市)創造性地建立了打擊侵權假冒跨區域合作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針對新經濟產業鏈長、關聯強的特征,要大力推動企業與權利人、大型平臺與社會組織的自律自治。知識產權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各類企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與專業服務機構、行業商協會,要提升在知識產權保護鏈條中的地位和主動性,培養和壯大行業與社會民間組織的力量,擴大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近年來,國內一些著名電商平臺聯合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和權利人推出“大數據打假聯盟”,成立“互聯網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聯盟”;長三角地區業界聯系政府部門成立知識產權網絡打假“云劍聯盟”,成為政企合作開展大數據分析打擊侵權假冒的經典案例。在加強行業自治、糾紛調解、快速維權等知識產權保護便利化方面,我國一些行業組織已經聯合官產學研各界開始進行創新性的探索與實踐。北京反侵權假冒聯盟、浙江省知識產權研究與服務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聯合推出“中國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便利化指數”,對第三方零售電商淘寶和拼多多、自營模式京東、ODM模式網易嚴選、跨境電商考拉海購、社交電商貝店和云集、微店、直播電商抖音小店、垂直領域的小米等主流電商平臺的知識產權保護進行了定量化的綜合評價。其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趨勢報告》顯示,我國新經濟業態中最為活躍的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開始呈現出一些在全球都具有創新意義的特點:①以流程規范化與制度標準化為特征,形成了電商平臺新秩序;②以知識產權保護便利化指數為標志,形成了電商平臺新標準;③以第三方滿意度與評價機制為核心,形成了電商平臺品控新舉措。

三是針對新經濟數字化、網絡化的特征,要大力促進保護措施和基礎建設的立體多元。隨著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侵權假冒行為更加隱蔽,甄別更加復雜,危害更加迅捷。知識產權保護措施要與時俱進,社會共治的基礎建設要更加深厚扎實。①要在強化技術支撐、提高監管水平上下功夫。行政管理部門和執法機構,突出信息化建設主線,廣泛應用互連網、數據庫存儲、云計算、大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精準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近年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兩法銜接”數據庫跨區域跨部門信息共享系統、海關“知識產權執法信息化系統”無線終端投入運用等,為政府部門實現預警防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了明晰的改革路徑。②要在保護應用并舉、強化糾紛解決上下功夫。將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融為一體,結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認定認證;結合推進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試驗區建設;結合開展各類知識產權運營平臺與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等知識產權強國的戰略措施,將保護措施嵌入園區建設和平臺建設中,讓保護與運營同行、與管理同在、與發展同步。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糾紛的和解、調解、仲裁多元化解決機制,形成調解、仲裁、執法、司法完整立體的社會治理格局,力爭把糾紛息于源頭、解決在市場、化解于社會自治之中。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有利于降低知識產權維權成本,有利于促進產業協同發展。③要在提高社會意識、強化輿論監督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通俗解讀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曝光侵犯知識產權的典型案例,提高社會意識,凝聚社會共識,營造抵制侵權假冒的良好社會氛圍,塑造新經濟健康發展公平透明的、可預期的市場經濟營商環境。

作者簡介:

柴海濤博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國務院參事室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院長、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商務部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等職務。長期從事對外經貿政策研究,主編出版和公開發表若干專著、年度報告和論文。


[1] 本文為作者于2019年11月14日在“新經濟新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的發言,文章經作者本人親自修改。

[2] 呂本富.從平臺經濟到平臺經濟學[J].財經問題研究,2018,414(5):12-16.

[3] Richard G.Lipsey.Economic transformation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J].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06,839-882.

[4] Evans,P.C.&Gawer,A.The Rise of the Platform Enterprise:A Global Survey[J].2016.

[5] 肖國安,張琳.數字經濟發展對中國區域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5):6-12.

[6] 畢馬威,阿里研究院.從工具革命到決策革命——通向智能制造的轉型之路[R].(2019).

[7] 波士頓咨詢BCG.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2020[R].2014.

[8] 克萊頓·克里斯滕森.創新者的窘境[M].胡建橋,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9] 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抖音.推動經濟新業態成為新常態——抖音直播助力經濟復蘇白皮書[R].2020.

[10] 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史(大事記)[N].2013年6月27日,http://www.isc.org.cn/ihf/info.php?cid=218.

[11] 劉新芳.淺析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歷程以及發展趨勢[J].科技視界,2017(33):97,125.

[12] 南方日報.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史:從“一片空白”到“領跑全球”[N].2016年5月17日,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218.htm;光通訊網.一張圖看懂移動通信1G到5G的發展歷程[N].2017年6月28日,http://fiber.ofweek.com/2017-06/ART-210021-8500-30148687.html.

[13] 席瑋.探究5G移動通信技術下傳輸未來發展趨勢[J].通訊世界,2017(23):52-54.

[14] 國家網信辦.CNNIC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N].2018年1月31日,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6138.htm.

[15] 張忠杰,韓偉,喬海明.內容分發網絡CDN技術及市場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7(9):118.

[16]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2018年)[R].2018.

[17] 國家信息中心.2017全球、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R].2017年12月26日,http://www.sic.gov.cn/News/566/8728.htm.

[18] 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數據的統計時點為2020年3月3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观塘区| 萝北县| 洞头县| 新乐市| 湘潭市| 若尔盖县| 大洼县| 德清县| 庆安县| 嘉鱼县| 博兴县| 南岸区| 佛坪县| 雅江县| 宁波市| 石台县| 西昌市| 上犹县| 工布江达县| 永城市| 金沙县| 正镶白旗| 阳西县| 遵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源县| 林周县| 开平市| 益阳市| 沙田区| 顺义区| 庐江县| 重庆市| 南江县| 蒙自县| 阳新县| 宁德市| 湘西| 台中市|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