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說中國·大清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歷史)
- 李碩
- 1610字
- 2020-08-07 18:10:01
大順政權的覆亡
明末農民戰爭迭起,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三月,攻占北京。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于山海關擊敗大順軍。二十九日,大順政權撤離北京前,李自成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草草完畢后,便吩咐全城軍民,各自出城避難,并放火焚毀了明代宮殿和各門城樓,開始撤離北京。他們嚴守紀律,日夜兼程。但不出十天,清兵在慶都(今河北望都縣)追上大順軍,雙方交戰,大順軍饑疲交迫,士氣不振,敗退下去。接著又在今河北正定與清軍相遇,交戰失利,只得退入山西境內,清軍也馬困人疲,不得不退回北京附近。
在太原,李自成親自召見陳永福,授以防御之計,并對山西一帶的防務做了具體的部署,便自己率大部回西安,積極準備反攻。而清軍入京后,也加緊為大舉進兵做準備,前期的一個主要工作是招撫農民軍。不久,山西北部的一些大順將領便投降了清軍。大順軍加緊防御太原,他們處死了明宗室千余人,又把大批明朝官紳押往陜西,以防內患。九月十三日,葉臣等統率清軍進抵太原城下,但因防守堅固,無法突破。二十天后,清軍調來“西洋神炮”,轟破西北城角,城垣毀塌數十丈,清軍蜂擁而入,大順軍大敗,守將陳永福也投降了清朝。清廷又令英親王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由北京出發,準備先攻陜西,取西安,另一支部隊則由豫親王多鐸、孔有德等統領南下進攻江南。
與此同時,大順軍于今河南泌陽做了局部反攻。十月十二日,大順軍兩萬多人,連克數城,擊斃清軍提督金玉和,直撲懷慶。清廷聞訊大驚,遂改變進軍南京的計劃,命多鐸先救懷慶,再取潼關,與阿濟格夾攻西安。多鐸部隊不久抵懷慶,大順軍兵力不足,主動撤退,多鐸乘勢追擊,于十二月二十二日進抵潼關。當時,李自成將主要的防御精力投在陜北,以防由蒙古取道而來的阿濟格軍,此時,就不得不抽調駐守該地的部隊,由劉宗敏帶領趕往潼關。
十二月二十九日,潼關戰役打響。劉宗敏先戰不利,李自成便親率部隊參戰,遭多鐸部八旗兵全力反擊,損失甚重。次年正月九日,清軍調來攻堅利器紅衣大炮,轟擊潼關,然后大舉進攻。大順軍盡力反抗,并派騎兵迂回至清軍陣后突擊,均未成功。十二日,潼關鎮守將領馬世耀以七千余人偽降,清軍占領潼關。當晚,馬世耀派使者密告李自成,被清兵截獲。次日,多鐸假說打獵,于潼關城西南十里的金盆坡埋伏軍隊,隨后又聲言舉行宴會,將馬世耀部軍械全部解除,盡殺七千多大順官兵。

李自成雕塑
在北線,阿濟格已至陜北,占領了米脂,將李自成故里居民不分老幼,全部屠戮殆盡。隨即進兵西安。李自成在兩面夾攻下,帶主力退回西安。正月十三日,又決定放棄西安,取道藍田、商洛地區向河南轉移。臨行前,李自成命權將軍田見秀將留下糧食等全部焚毀,但田見秀卻以“秦人饑,留此米活百姓”之由,偷偷留下,盡焚東南城樓。
清軍占領西安后,多爾袞即命多鐸按原計劃移師進攻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權,命阿濟格部由陜北南下追擊大順軍。李自成率大順軍先至河南,由于士氣低落,拖家帶口,行動遲緩,在內鄉一帶歇息多日,直到阿濟格部清軍追上后,才拔營南下湖北。三月,大順軍渡長江,在荊河口擊敗明將左良玉部將馬進忠等駐軍,旋又占領武昌。此時,李自成想奪取東南之地作為據點,到湖北時,留有軍隊幾十萬,遂改編為四十八部。把主要兵力置于東部,可同清軍爭奪南京,而把次要兵力置于北面,拒北來的阿濟格部。結果阿濟格部尾追而來,大順軍后方空虛,劉宗敏、田見秀領兵5000出擊,不久敗還。大順軍只得棄武昌東下。
四月,清軍追至九江一帶,直接攻入老營,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明降將左光先、李自成的兩位叔父和大批隨軍將領家屬皆被俘。劉宗敏當場被殺,宋獻策、左光先降清。丞相牛金星知大勢已去,不告而去,躲入降清的兒子牛全的官衙內。
五月初,李自成率殘部欲由江西西北部入湖南。行至湖北通山縣境九宮山下,遭當地地主武裝襲擊。當時隨身左右的僅義子張鼐等二十余人。二十余名戰士均被擊殺,李自成也于搏斗中身亡。至此,轟轟烈烈的大順政權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