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洪承疇的敗降

在明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清朝(1636年后金改國號為清)加緊對明朝的進攻。崇禎十三年(1640年)四月,皇太極率領大軍進駐義州,并指揮多爾袞等進攻錦州、杏山、松山,明總兵祖大壽、吳三桂軍戰敗。

清軍勝利后,自動撤退,不久又突然發動進攻。一部分明軍出關援救祖大壽。

當時明清雙方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錦州、杏山、松山之間,戰爭的基本形勢是清軍占絕對有利地位,明軍則相反。

第一,清軍從盛京到杏山、松山之間,路程不遠,無論是進退、增援、運輸,至為便利。明軍出關作戰,征途過長,交通不便,進退、增援、運輸,都有困難。

第二,清方自努爾哈赤25歲組成子弟兵,開始統一本部族起,至68歲逝世,歷時43年(1583—1626年)。他發動的對明戰爭,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皇太極數次入關,擄掠人民、牧畜、金銀、貨物,動輒百數十萬,來往如入無人之境,清方在實戰過程中養成了輕視明軍的心理。明朝對清作戰,自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楊鎬喪師辱國,直至清軍多次入關,每戰必敗,將士喪失了銳氣,畏清如虎。軍心的動搖,對作戰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第三,清系新興的政治實體,擁有強大實力。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方興未艾。明王朝已處于徹底崩潰的邊緣,而且又是兩面作戰,為兵家所忌。

016-01

洪承疇畫像

凡此,朱由檢和他的臣仆們都未給予足夠的估計。當清軍剛剛進攻杏山、錦州時,祖大壽告急,朱由檢便湊一些殘兵敗將,共八路總兵13萬人的部隊,由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趕赴錦州。這八路總兵,都唯錦州總兵祖大壽、寧遠總兵吳三桂的馬首是瞻。祖大壽是吳三桂的母舅,吳三桂又聽命于祖大壽。洪承疇帶來的幾個總兵,只有曹變蛟和白廣恩是他們的親信,其他薊鎮總兵唐通、宣府總兵王樸、大同總兵楊國柱、榆林總兵馬科等,都是客軍。這樣的雜軍,本來已很難統一指揮,況且又是殘兵敗將,還談什么作戰?

祖大壽遠在崇禎四年(1631年)春,奉令筑大凌河城,工未就,清軍于八月來攻。明王朝曾派禁軍總兵吳襄(吳三桂之父)等出關援救,一戰便潰。祖大壽困守孤城,外援不至,決心投降。其部下將校大多是他的子侄和親信,一致附和。唯副總兵何可剛堅決反對,主張背城一戰,城存與存,城亡與亡,以盡軍人的天職。祖大壽知道何可剛終不會降清,綁赴軍前斬首,取信清軍。他又送質子與清,得到清帝允諾,開門投降。

清帝皇太極親赴大凌河城受降,與祖大壽行抱見禮,表示親信。大壽降后,顧慮妻妾幼子等人尚在錦州,要求準許詐逃回錦州,永做內應。經過盟誓,又留下子侄祖澤洪、澤潤、澤清、澤遠等五人,將校劉天祿、張存仁等33人,在清方任職。祖大壽僅率數十名親信官兵逃回。清方派軍佯追(實則護送),沿途炮聲不絕。祖大壽終于竄回錦州。

當時(崇禎四年)明王朝尚未走到絕境。祖大壽逃回后,對清方和明王朝都采取應付手段,靜觀雙方的勝敗,再做一次最后投機。總之,他既有兵權在手,又有吳三桂為幫手,長期駐在關外。朱由檢明知他已投降,只有用籠絡手段待之。清帝皇太極致吳三桂書,已道出了真相。書云:“曩者,祖大壽在錦州也,爾主疑之而欲加以罪,然終不能者,以其族黨勢張,且據錦州故耳。”明朝怎能依靠祖大壽、吳三桂等敗類抵抗清軍的侵入?

至于13萬大軍的統帥洪承疇,朱由檢只知道他唯唯諾諾,唯命是從,卻不了解他的為人,又不明白他擔任三邊總督達八年之久的功罪。要這種人承擔對清作戰的重任,喪師辱國,可以預料。

崇禎十四年(1641年),明軍和清軍在松山、杏山一帶展開了戰斗。據明方史籍記載,雙方互有勝負,而明方少勝。清方史籍記載,則每戰必勝。總之,雙方都沒有重大勝負和進展。

八月下旬,洪承疇在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書面催促和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的面促下,集合幾路總兵,討論大舉進兵,解脫錦州之圍。當時,清軍大部集結在乳峰山的東角,明軍搶占乳峰山的西角,跟清軍相對峙,乳峰山距錦州僅五六里,有利于解圍的戰斗。

會議時,洪承疇提出:兩軍對峙,利在速戰。清軍新舊互為攻守。我兵既出,僅取守勢,不能輪休,尤利于速戰。他要求各總兵命令本部力戰,洪承疇本人當執桴鼓督戰等等。如果眾志成城,即時進兵,可以一戰。

但是,諸將領畏敵成性,借口軍糧僅能維持三日,倡議輪流回寧遠支糧,再議進軍。這種倡議,在兩軍對峙的時刻,實際上就是逃跑。洪承疇如果能掌握全軍,指揮如意,可以當機立斷,嚴厲打擊主張逃跑者,下令進軍。可是洪承疇猶豫不決,這就給予逃跑者煽惑的機會,擾亂了軍心。

016-01 016-01

秋郊大獵圖卷(清)

薄暮,張若麒又致書洪承疇說:“我軍連勝,再鼓不難。但松山之糧不足三日,且敵不但困錦,又困松山。各帥既有回寧遠支糧再戰之議,似屬可行。”促戰是張若麒,后退又是張若麒。這種浮滑之徒,洪承疇本來可以不予理睬。他卻把這一書信公之于眾。于是議論紛紜,全場變成“筑室道謀”,沒有什么可討論的了。

最后,洪承疇來個空城計結束會議。他說:“往時諸君都矢報效,今正其會。糧雖盡被困,宜明告吏卒,守亦死,不戰亦死。若戰或可幸萬一,不肖決意孤注!明日望諸君悉力!”洪承疇的言論,實出于敷衍塞責,不類三軍統帥口氣,大家一哄而散。

會后,總兵王樸首先率全軍逃走。于是各軍爭相奔逃,馬步相踐踏,弓矢遍野。清兵截擊,明軍大潰,總兵曹變蛟、白廣恩相繼逃入松山。其他官兵逃到海岸,大多數被潮水所沖走。張若麒和各監軍,先準備小船出海,回到寧遠,并把軍潰的責任歸咎于洪承疇,使自身得到了解脫。

松山戰事,就是這樣結束了。這是明方史籍的記載。

根據清方記載,皇太極率大軍迎擊洪承疇的八總兵。清軍一到前方,即陳師于松山、杏山之間,橫截大路立營。諸王和貝勒議圍敵,皇太極笑曰:“但恐敵聞朕統師至,彼將潛遁耳。倘蒙天眷,敵如不逃,朕破之如縱犬逐畜,必令爾等易于進取,不勞苦也。”(王先謙《東華錄》崇德六年)此文載,當時“明洪承疇督十三萬大軍于松山城北乳峰山岡結營,其步兵于乳峰山、松山城之間掘濠立七營。某日黎明,八總兵(祖大壽困在錦州,實際上只有七總兵)犯我噶布賢汛地,我兵擊敗之。將奔塔山,又為噶布賢及鑲藍旗擺牙喇兵追擊。武英郡王阿濟格、貝子博洛等追至塔山而還,獲筆架山明積粟十二堆,派軍護守。再掘濠絕松山、杏山路。是夜,明諸將皆欲遁,撤七營步兵近松山城結營。甲子,敵兵犯我鑲紅旗汛地,擊卻之。師還,敵我相距一箭地。上復令轉戰,張黃蓋,率數人往來布陣指揮,敵望見,悉喪膽遁走。”

清方記載,松山、杏山并沒有大戰。當時清方強調皇太極算無遺策和筆架山劫糧,是制勝的主要因素。但明方沒有筆架山屯糧被劫的記載,只有回寧遠就糧的動議。筆架山劫糧可能是清方的夸張。

最后剩下松山和錦州二城。松山副將夏承德向清納款請降,并遣子夏舒為質,與清軍內外夾攻,涌進松山。夏承德生擒洪承疇、巡撫丘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樂、游擊祖大名、祖大成以及白良弼(白廣恩之子)等。其他副將、游擊、都司等,被殲百余名,戰士死亡3600多名,明軍以慘敗告終。

夏承德向清軍獻俘,皇太極命禮部郊迎15里。夏承德的親屬被俘者,全部釋出。

皇太極即時明令:將洪承疇、祖大樂等祖家將領送到盛京,祖大成遣回錦州。丘民仰、曹變蛟、王廷臣等三人就地殺戮。

清自努爾哈赤起,對明朝的政治、軍事情況相當注意,偵察人員布滿京師,對明王朝的軍政大事和官員動態,深有了解。所以這次對洪承疇和丘民仰立即做出不同的決定,絕非偶然。同時對于收買明方官員,不但給以高官厚祿,賞賜金銀珠玉,甚至妻以親女(如公主、郡主等)。努爾哈赤新起兵時,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征服烏拉部族,烏拉部族貝勒布占泰投降,努爾哈赤便妻以親女。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攻占明撫順,守將李永芳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游擊,努爾哈赤也用第七子貝勒巴爾泰的親女妻之。這種例子很多。

清帝皇太極知道洪承疇是軟骨頭,可以收買,故待之極厚。當洪承疇解至盛京,飲食供帳等于王侯。初期,他還裝腔作勢,不進飲食,終日涕淚交流,誓死報國。清方派漢族大臣輪流勸導,洪承疇不聽,有時還以惡言相報。可是清吏部尚書范文程,幾次輕裝簡從,窺伺洪承疇的情況,就識破了他的隱衷。他知道淡承疇是個老官僚,所謂有奶便是娘,是不會為朱由檢效忠到底的。范文程自告奮勇往見洪承疇,開始加以慰藉,繼之表示同情。洪承疇逐漸破涕答言,范文程不談投降的事,專談今古興亡的大事,洪承疇頗為感動。兩人互相交談間,忽然屋梁間的灰塵落在洪承疇的袍襟上,他便取出手帕輕輕把灰塵拭去。范文程辭出,立即晉謁皇太極,開口便說:“承疇不死矣。”告以所見所談,并加以解釋說:“承疇對敞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嘯亭雜錄》卷8《洪文襄之降》)皇太極頗以為然。

016-01

崇禎皇帝朱由檢畫像

隔日,皇太極親赴承疇囚所,噓寒問暖,假意親厚,洪承疇終降。皇太極大悅,賞賜眾多,并舉宴作賀。諸將不服,認為洪不過是個階下囚,皇太極笑著說:“用走路來比喻,我們大家都是盲目,現在得到一個引路人,怎能不感到高興呢?”

洪承疇在新主人的寵愛下,日夜在盛京扮演喜劇。京師和他的家鄉,正為他大規模地扮演悲劇。

朱由檢初時得悉松山戰敗,13萬官兵大半傷亡,以及洪承疇被俘的消息,繼之又得到丘民仰、曹變蛟、王廷臣三人被俘、不屈遭殺等奏報,心中固然沉痛,但對洪承疇的生死,尤其懸念不已。不久又得到緊急奏報,說洪承疇至死不屈,已為大明效忠。朱由檢深為悲痛,如喪考妣,立即下詔建祠都城,對洪承疇和丘民仰等死難者,舉行隆重的奠祭,賜祭16壇,并親臨祭奠。已經祭到九壇,突然送來急報,證實洪承疇已經投降,悲劇頓時停演。

洪承疇家鄉在福建南安,洪氏是當地大族。當承疇的死訊傳至南安時,洪氏家族急忙印刻訃文,大肆宣傳洪承疇怎樣為國盡忠,并舉辦大規模的喪禮。親戚故舊,群集南安。正當喪禮進行間,洪承疇投降的消息已傳遍全國,喪禮立即收場,但訃文已無從收回,一時傳為笑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鲜城| 多伦县| 金门县| 宽城| 龙里县| 资溪县| 南投县| 新乡市| 崇州市| 林口县| 揭西县| 绥化市| 三原县| 福安市| SHOW| 福清市| 天水市| 磐石市| 新龙县| 博乐市| 手机| 巴彦淖尔市| 阿鲁科尔沁旗| 桑植县| 吴忠市| 酒泉市| 太白县| 库尔勒市| 北安市| 宣武区| 孟村| 泸定县| 广饶县| 澄迈县| 通山县| 武义县| 文化| 曲松县| 台安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