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4 托架的建模

本例通過托架的建模進一步學習拉伸工具的使用,同時了解加強筋、工程孔的創(chuàng)建。托架模型如圖3.4.1所示。

圖3.4.1 托架模型

1.新建文件

參照3.2節(jié)中的新建文件步驟,新建一個文件名為“tuojia”的零件文件。

2.創(chuàng)建托架底座

(1)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界面頂部顯示【拉伸】操控板,保持默認設置不變。

(2)進入草繪模式。

單擊【拉伸】操控板上的【放置】按鈕,彈出下滑面板,單擊其中的【定義】按鈕,彈出【草繪】對話框。指定【草繪平面】為基準平面TOP面、【參考】為基準平面RIGHT面,【方向】向右,其他選項使用系統(tǒng)默認值。單擊對話框的【草繪】按鈕,進入草繪模式。

(3)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矩形】按鈕img,繪制如圖3.4.2所示矩形。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4)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為12,其余設置保持默認,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托架底座的創(chuàng)建,結(jié)果如圖3.4.3所示。

圖3.4.2 草繪矩形

圖3.4.3 創(chuàng)建托架底座

3.創(chuàng)建托架底槽

(1)選擇底座底面,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進入草繪模式。

(2)設置參考。

單擊功能區(qū)【設置】區(qū)域中的【參考】按鈕img,分別選取矩形兩個短邊為參考邊,如圖3.4.4所示。

(3)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矩形】按鈕img,繪制如圖3.4.5所示的矩形。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圖3.4.4 設置參考

圖3.4.5 草繪矩形

(4)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為4,方向反向,自動移除材料,其余設置保持默認,預覽效果如圖3.4.6所示。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托架底槽的創(chuàng)建。

4.創(chuàng)建中心圓柱

(1)選擇底座表面,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進入草繪模式。

(2)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圓】按鈕img,以原點為圓心繪制如圖3.4.7所示的圓,直徑為28。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圖3.4.6 創(chuàng)建托架底槽

圖3.4.7 草繪圓

(3)拉伸深度設置。

單擊【拉伸】操控板上的【選項】按鈕,彈出下滑面板,【側(cè)1】設置為盲孔,盲孔深度為21;【側(cè)2】設置為盲孔,盲孔深度為17,如圖3.4.8所示。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中心圓柱的創(chuàng)建,結(jié)果如圖3.4.9所示。

圖3.4.8 【選項】下滑面板

圖3.4.9 創(chuàng)建中心圓柱

5.創(chuàng)建輔助平面DTM1

單擊功能區(qū)【基準】區(qū)域中的【平面】按鈕img,彈出【基準平面】對話框,選中圖3.4.10中箭頭所指的平面,設置【平移】距離為70,預覽效果如圖3.4.11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輔助平面DTM1的創(chuàng)建。

圖3.4.10 參考平面

圖3.4.11 設置平移距離

6.創(chuàng)建大圓柱

(1)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界面頂部顯示【拉伸】操控板,保持默認設置不變。

(2)進入草繪模式。

單擊【拉伸】操控板上的【放置】按鈕,彈出下滑面板,單擊其中的【定義】按鈕,彈出【草繪】對話框。指定【草繪平面】為輔助平面DTM1、【參考】為基準平面TOP面,【方向】向下,其余選項使用系統(tǒng)默認值,效果如圖3.4.12所示(注意圖中箭頭方向)。單擊對話框中的【草繪】按鈕,進入草繪模式。

(3)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圓】按鈕img,繪制如圖3.4.13所示圓。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圖3.4.12 草繪設置

圖3.4.13 草繪圓

(4)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為40,其余設置保持默認,預覽效果如圖3.4.14所示(注意拉伸方向)。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大圓柱的創(chuàng)建。

7.創(chuàng)建小圓柱

(1)選擇如圖3.4.15所示大圓柱端面,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進入草繪模式。

圖3.4.14 創(chuàng)建大圓柱

圖3.4.15 草繪平面

(2)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設置】區(qū)域中的【參考】按鈕img,選擇大圓柱端面輪廓為參考。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圓】按鈕img,以參考圓的圓心為圓心繪制直徑為45的圓,如圖3.4.16所示。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3)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為20,其余設置保持默認,預覽效果如圖3.4.17所示。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小圓柱的創(chuàng)建。

圖3.4.16 草繪圓

圖3.4.17 創(chuàng)建小圓柱

8.創(chuàng)建連接弧

(1)選擇如圖3.4.18中箭頭所指的基準平面為草繪平面,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進入草繪模式。

(2)設置參考。

單擊功能區(qū)【設置】區(qū)域中的【參考】按鈕img,創(chuàng)建參考線,結(jié)果如圖3.4.19中箭頭所指的邊。

圖3.4.18 草繪平面

圖3.4.19 設置參考

(3)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線】按鈕img,繪制一段直線;單擊【草繪】區(qū)域中【中心線】按鈕img,以直線端點繪制豎直中心線,如圖3.4.20所示。

再單擊【弧】按鈕旁的倒三角,選擇其中的img,以中心線上某點為圓心繪制圓弧,設置參數(shù)如圖3.4.21所示。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圖3.4.20 草繪直線和中心線

圖3.4.21 草繪圓弧

(4)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為38,拉伸方式為【對稱拉伸】img;單擊【創(chuàng)建薄殼】按鈕img,設置厚度為8,單擊厚度方向調(diào)節(jié)按鈕img,其余設置保持默認,預覽效果如圖3.4.22所示。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連接弧的創(chuàng)建。

9.創(chuàng)建加強筋

(1)選擇如圖3.4.23中箭頭所指的基準平面為參考平面,單擊功能區(qū)【工程】區(qū)域中的【筋】按鈕旁的倒三角,選擇其中的img,進入草繪模式。如果草繪方向倒置,可通過【設置】區(qū)域中的【草繪設置】按鈕img調(diào)節(jié)。

圖3.4.22 創(chuàng)建連接弧

圖3.4.23 參考平面

(2)繪制參考線。

單擊功能區(qū)【設置】區(qū)域中的【參考】按鈕img,分別選取如圖3.4.24中箭頭所指邊為參考邊繪制參考線。

(3)草繪輪廓。

單擊功能區(qū)【草繪】區(qū)域中的【線】按鈕img,繪制一段直線,與底部表面的距離為16,長度暫時不設置。單擊【草繪】區(qū)域中【中心線】按鈕img,以直線端點繪制豎直中心線,如圖3.4.25所示。

圖3.4.24 參考邊

圖3.4.25 草繪直線和中心線

在單擊【弧】按鈕旁的倒三角,選擇其中的img,以中心線上某點為圓心繪制圓弧,設置參數(shù)如圖3.4.26所示。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4)【輪廓筋】操控板設置。

在【設置】下方輸入輪廓筋厚度為6,調(diào)整方向使輪廓筋的拉伸方向朝下,預覽效果如圖3.4.27所示。單擊操控板中的【確定】按鈕img,完成輪廓筋的創(chuàng)建。

10.創(chuàng)建工程孔

(1)在中心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單擊功能區(qū)【工程】區(qū)域中的【孔】按鈕img,在頂部彈出【孔】操控板。在【設置】下輸入直徑為15、孔深為38,設置結(jié)果如圖3.4.28所示。

按住<Ctrl>鍵選中中心圓柱的中心軸和圓柱上表面,出現(xiàn)工程孔模型,單擊【孔】操控板上的【確定】按鈕img,結(jié)果如圖3.4.29所示。

(2)在小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參照上述方法,為小圓柱創(chuàng)建直徑為28、深度為60的工程孔,參考選取小圓柱中心軸和端面,結(jié)果如圖3.4.30所示。

圖3.4.26 草繪圓弧

圖3.4.27 創(chuàng)建輪廓筋

圖3.4.28 【孔】操控板

圖3.4.29 在中心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圖3.4.30 在小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3)在大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為大圓柱創(chuàng)建直徑為42、深度為30的工程孔,參考選取大圓柱中心軸和端面,結(jié)果如圖3.4.31所示。

11.創(chuàng)建連接孔

(1)選擇底座表面,單擊功能區(qū)【形狀】區(qū)域中的【拉伸】按鈕img,進入草繪模式。

(2)草繪輪廓。

以底座表面的四條邊為參考線,繪制如圖3.4.32所示圓。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退出草繪模式。

圖3.4.31 在大圓柱上創(chuàng)建工程孔

圖3.4.32 草繪圓

(3)拉伸深度設置。

在【拉伸】操控板上,設置【深度】方式為img,選中底面為拉伸參考面;在【設置】下方單擊【移除材料】,其余設置保持默認。單擊功能區(qū)【確定】按鈕img,完成孔的創(chuàng)建,結(jié)果如圖3.4.33所示。

12.創(chuàng)建倒圓角

單擊【工程】區(qū)域中的【倒圓角】按鈕img,彈出【倒圓角】操控板,在其中的【設置】下輸入半徑為10。按住<Ctrl>鍵依次單擊選中底座的四個角,預覽效果如圖3.4.34所示。單擊操控板中的【確定】按鈕img,完成倒圓角。

圖3.4.33 創(chuàng)建孔

圖3.4.34 底座倒圓角

參照上述方法對托架其余部分進行倒圓角,半徑設置為1,預覽圖如圖3.4.35所示。

13.創(chuàng)建倒角

單擊【工程】區(qū)域中的【倒角】按鈕img,彈出【邊倒角】操控板,在其中的【設置】下輸入倒邊參數(shù)為1,為各個工程孔進行倒邊。單擊【確定】按鈕img,完成倒角,結(jié)果如圖3.4.36所示。

圖3.4.35 其余部分倒圓角

圖3.4.36 倒邊

14.保存文件

單擊快速訪問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img,或單擊【文件】|【保存】選項,系統(tǒng)彈出【保存文件】對話框,將文件保存到設置的工作目錄文件夾內(nèi),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文件保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抚州市| 霍邱县| 瓦房店市| 蒙阴县| 文山县| 台南县| 广西| 阆中市| 文昌市| 来凤县| 穆棱市| 乌什县| 云南省| 平舆县| 五原县| 三原县| 涟源市| 杨浦区| 志丹县| 百色市| 通化县| 德阳市| 仁怀市| 天镇县| 南平市| 湟中县| 溧阳市| 莆田市| 潞西市| 五常市| 秭归县| 日土县| 唐山市| 梁山县| 天全县| 合阳县| 广河县| 喜德县| 石棉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