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歷屆導游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
- 張駿 李國平
- 2082字
- 2020-07-31 22:03:15
里人家

賽項:2015年南京市第五屆導游大賽
選手:楊雨(二等獎)
選送:浦口區旅游局
里人家位于浦口區星甸街道后圩村,這里背靠西山,面臨滁河,萬畝蟹蝦水產養殖區橫亙其間,地理上跟安徽和縣接壤,跟安徽全椒隔河相望;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的獨峰寺,遠藏深山,古剎莊嚴;當地人習慣于把兩邊高地夾一灘的地方叫做“沖”,兩邊山頭夾一灘的地方叫做“
”,在景色秀美的孫家、大李、小李等多處里有山泉、冷泉等自然資源;這里民風淳樸,地域偏僻,恰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雖是人間,勝似仙境。
俗話說,老山有72洞,后圩有72。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片青磚黛瓦的村莊就是胡山村。后圩由于地處偏僻,一直以來人煙稀少,到了明朝時期,這里出了一位胡姓官僚,購置了很多房屋和田產,這個也就叫胡山了。其實這里三年前還是一個破敗不堪,無人問津的地方,早期人們把這里叫做“江浦的西伯利亞”,其偏遠程度可見一斑,直至2014年浦口區政府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采用政府補貼部分、農民出資部分的方式,使原有的民居村貌得到較大的改善。當地一位叫羅錫麟的老人是建筑設計方面的專家,雖已年屆古稀,但仍心系家鄉建設,自告奮勇免費為鄉親們設計圖紙,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這里已是舊貌換新顏,假如沒有人提醒,您一定會誤認為自己是到了讓人魂牽夢繞的徽州了!
游客朋友們,我們下一站將參觀的景點是獨峰寺。說到獨峰寺,首當其說的就要屬山道旁的這塊摩崖石刻了,此石刻足有1.5米見方,刻著一個大大的“佛”字,據《縣志》記載,為明世宗嘉靖皇帝親手所書。
各位,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獨峰寺,獨峰寺舊名中定寺、竹峰寺。明代中期,這里的住持為中定和尚,故名中定寺;又因寺后有一峰高聳,四周翠竹茂密,得名竹峰寺;明代崇禎年間,知縣李維越曾邀請一位叫道嚴,字獨峰的高僧來此開堂說法,后當地老百姓為紀念這一盛事,故將這座寺廟更名為獨峰寺。

里人家
獨峰寺里有三棵古樹,一棵是清代中期的古楸樹,長的筆直高大,另有明代,宋代古銀杏各一株,這里的古銀杏與其他地方的不同之處在于她們都是母子樹,每一棵銀杏旁都傍生有若干小銀杏,據說獨峰寺里求子十分靈驗,不知是否跟這千年古樹有關呢!
講了這么多,下面就由小楊帶各位朋友們去看看我們里人家最有特色的地方——水產養殖區!后圩的螃蟹也是小有名氣的,在這里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由后圩村村民總結出來的四挑螃蟹的絕招:其一看色,色澤亮麗,背殼呈墨綠色;其二看臍,臍要凸出,再用手掂著分量夠“重”;其三看爪,蟹足蟹爪“腳毛”叢生,且“金毛金爪”的更好;其四看活力,將一只螃蟹翻過來,能迅速翻轉去,則證明活力強。
在里人家,我們可以賞西山美景、習禪宗文化、宿徽派民居、品農家菜肴,這里的特色農家菜有火腿燉泥鰍、板栗燒公雞、野蒜漲雞蛋,當然最受歡迎也是銷量最好的當屬后圩的大螃蟹了。說到這里,大家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讓我們去
里人家的漁家樂大快朵頤吧!
關鍵詞點擊
里人家
“里人家”地處星甸街道西北,與安徽全椒、和縣、滁縣接壤,南枕九峰山8公里、北眺滁河14.3公里。內地勢平坦,良田、水池、山泉、林木、農舍應有盡有。這里有著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的獨峰寺(今名九峰寺),景色秀美的九峰山、嘆為觀止的觀音洞、風光迤邐的滁河水域及萬畝蟹蝦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在西山還有“七十二”,2010年被認定為南京市生態村,2012年被認定為省級新農村示范村。自古以來人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并怡然自樂,如同置身世外桃源,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
里人家的特色水產是大閘蟹、青蝦和魚。由于靠山,山泉水流淌經過,這里的大閘蟹、青蝦和魚類肉質緊實,膏肥黃多肉鮮。
里人家發展水產養殖業為主,全村共有120余戶村民從事水產養殖業發展,共設有三個水產養殖合作社、兩個研究基地和一個生態公司,大多數自產自銷,園區還成立了“后圩牌”河蟹,開設了星甸后圩河蟹直銷店。
知識拓展
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一個重要流派,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中國人,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徽派民居,主要分布于古徽州地區(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泛徽地區(如浙江淳安,江西浮梁),徽州周邊皖南部分地區如宣州等也受此影響。明中葉以后,隨著徽州縉紳和商業集團勢力的崛起,徽派園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鎮扎根落戶,如江蘇的揚州、南京,浙江的杭州、金華,江西的景德鎮等地,全都是徽式建筑相對密集的城市。“徽派建筑”風格最為鮮明的是傳統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風水意愿和地域美飾傾向。

里人家
徽式宅居多為多進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講求風水價值。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方稱天井,采光通風,院落相套,造就出縱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間。民居外觀整體性和美感很強,高墻封閉,馬頭翹角,墻線錯落有致,黑瓦白墻,色彩典雅大方。在裝飾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嘆為觀止,青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筑物融為一體,使建筑精美如詩,堪稱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