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山水城林線——玄武湖

賽項:2014年南京市第四屆導游大賽

選手:陳華(三等獎)

選送: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

今天由我帶各位朋友一起去游覽這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玄武湖。

相傳,在上古時期,女媧用五彩石補天,不甚落下一顆沙礫將地上砸了個窟窿,而這個窟窿也就形成了現在這波光粼粼的玄武湖。玄武湖的玄武在古代代表著北方的神,是帶有方向性的,所以玄武湖又叫北湖。

大家請看,如今玄武湖的外圍已經是高樓林立。而遠處最高的那棟樓叫做紫峰大廈,聳立在市中心的鼓樓廣場,是南京的第一高樓,與紫金山遙相呼應。玄武湖占地502公頃,其中三分之二是在水面,在明城墻外形成天然的護城湖,而這也是朱元璋筑城墻的智慧之處——利用天然的湖泊替代了本應該開挖的護城河。

玄武湖

玄武湖有五個洲,民國時期曾經叫它五洲公園,意思是“廣征世界五洲物產,分至湖中五洲之上”。到了民國23年,也就是1934年,恢復了歷史上曾經用過的名稱定名為玄武湖公園。而對五個洲則公開征求了市民的意見,最后改稱為“環,櫻,梁,菱,翠”洲,并沿襲到了現在。現在的五個洲各具風姿,分別是有“環洲煙柳、梁洲秋菊、菱洲山嵐、翠洲云樹、櫻洲花海”。櫻洲早在清代就種植了成片的櫻桃樹,這里的櫻桃色紅味美,被尊為江南五大名果之一。康熙皇帝南巡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進貢的時鮮就是櫻洲的櫻桃,他還在詩中這樣寫道:“尋常家食隨時節,多半含桃注頰紅。”含桃也就是指的是櫻桃,每當大地回春,櫻洲上的櫻桃如火如霞,櫻花輕舞飛揚,“櫻洲花海”的美名就這樣被傳開了。

“錢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這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對玄武湖的稱贊。的確,玄武湖的四季都是美景,民國時期出版過一本關于玄武湖的游覽手冊,上面用非常優美的文字描繪了四季的景色:春游玄武,日暖風和;赤日炎夏,艷湖燦爛;玄武之秋,風輕云淡;絮露寒冬,湖上飛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南京的一山、一湖除了玄武湖,還有遠處那被稱為金陵毓秀的紫金山,紫金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山峰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早在三國與漢朝就極富盛名,這里的紫色巖層較多,陽光一照,紫氣環繞,固有“紫氣東來”一說。

巍峨的明城墻、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鐘山映照,城墻圍繞,這是玄武湖的湖光山色,這就是美麗的南京!歡迎您常來這里,謝謝大家!

關鍵詞點擊

玄武湖五洲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占地面積502公頃,水面約378公頃,湖中分布著五塊綠洲分別為環洲、櫻洲、菱洲、梁洲和翠洲。

環洲是一條形如玉環的陸洲,從南北兩面伸入湖中,從南北兩邊伸向湖中擁抱著櫻洲。又因其形曲如環而得名。碧波拍岸,細柳依依,微風拂來,宛如煙云舒卷,故有“環洲煙雨柳”之稱。洲上古跡眾多,有湖石假山、郭璞衣冠冢、兒童樂園、喇嘛廟、諾那塔、風荷苑、米沛拜石等景點。蓮花廣場也坐落于此。

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梁洲是五洲中開辟最早、風景最佳的所在,又名老洲、美洲。梁洲與南京車站隔湖相望。曾為梁代昭明太子編《文選》的讀書處,故有“梁園”之稱。于今猶有“莫愁傳世爭顏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評說。洲上建有盆景園,四季舉辦花卉展覽,秋季菊展,尤為壯觀,故有“梁洲秋菊”之美稱。

翠洲位于玄武湖東,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蓋、翠色浮空,故名翠洲。翠洲風光幽靜,別具一格。長堤臥波,綠帶繚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了“翠洲云樹”的特色,是賞綠的好去處。該洲有露天劇場、翠洲舞臺、翠虹廳等建筑。

櫻洲在環洲環抱之中,是四面環水的洲中之洲。相傳,南唐亡國初期,后主李煜被囚禁于此。因昔日洲上遍植櫻桃,且色紅味美,被尊為“金陵五大名果”之一,清康熙、乾隆年間,玄武湖的櫻桃曾作為貢品送往京城。櫻洲種植櫻花近800株,十多個品種,是南京櫻花品種的集中地。每當大地回春,櫻花綴滿枝頭,一片緋紅,如火似霞,遂有“櫻洲花海”的美譽。

菱洲舊稱麟洲,位于玄武湖東南,東面瀕臨鐘山,有“千云非一狀”的鐘山云霞,宛如游龍,氣勢雄偉,山頂常有紫金色云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嵐”的美名。因洲上昔日盛產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從菱洲向南經臺菱堤即可從解放門出玄武湖。

知識拓展

雞鳴寺

雞鳴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后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后,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后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占地達百余畝。后來古寺毀于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并對外開放,成為南京的重要寺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乡宁县| 成都市| 耿马| 鄂伦春自治旗| 德钦县| 张掖市| 靖远县| 三原县| 都江堰市| 盐亭县| 陆丰市| 新泰市| 达拉特旗| 荣昌县| 繁峙县| 达州市| 隆林| 定远县| 民乐县| 化德县| 萝北县| 周口市| 宁明县| 达州市| 弥渡县| 阿拉善盟| 平阳县| 温州市| 塔河县| 开封市| 乐业县| 台州市| 襄汾县| 临泽县| 东明县| 新巴尔虎左旗| 穆棱市| 休宁县| 新疆|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