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京閱江樓

賽項:2012年南京市第三屆導游大賽

選手:劉俊(一等獎)

選送:秦淮區旅游局

閱江,閱城,閱江南!游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帶著各位同游這座江南名樓。提到這江南的名樓——閱江樓,它始建于明朝初年,落成于新世紀,參差巍峨,壯美秀麗。登臨樓上,漫步回廊,極目遠眺,長江浩蕩,游人可以盡情觀賞現代南京城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彩虹飛架、巨輪穿梭的繁華景象。

建閱江樓的初衷始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曾經在這里指揮僅八萬伏兵,擊敗了勁敵陳友諒近四十萬人馬的強勢進攻,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后來朱元璋再次登臨此山,詩興大發,豪氣頓生,便想在這座山上修建一座高樓以霹靂天下,雄視六合,并親自命名為“閱江樓”。同時他又命在朝的文臣執事們每人各寫一篇《閱江樓記》,其中翰林學士宋濂所寫的《閱江樓記》后來被收入了《古文觀止》第十二卷,由于文章的重點筆墨放在了借閱江樓而對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歌功頌德,所以備受皇上的推崇。可惜的是,雖有兩篇《閱江樓記》流傳于世,樓卻因各種原因沒能建成。

獅子山閱江樓

南京閱江樓

然而“有記無樓六百年,政通人和今成真”,如今它的建成終于告別了中國600年來“有記而無樓”的歷史。下面大家請看,新建的閱江樓,造型獨特,精美華麗,極具皇家氣派,整體樓型呈英文字母“L”型,明四暗三,共計七層,總高度52米,總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主翼面北,次翼面西,兩翼均可觀賞長江風光。

如今,我們登臨樓上,極目遠眺,長江浩蕩,眼前別有一番心境。獅子山林木蔥郁,護城河三面環抱,古城墻托山連水,長江浪拍案可聞。遠看老山蜿蜒起伏,近觀長江滾滾東流,鋼鐵彩虹飛躍天塹,揚子江上百舸爭流,這便是融山、水、城、林于一體的南京古都最真實的特色!每當夜幕降臨之時,閱江樓內光外透,亮如白晝,度身定做的水晶外衣更加使得她風姿綽約,璀璨奪目,猶如漂浮在南京西北天空的蓬萊仙境,令人心曠神怡。

一江奔海萬千里,兩記呼樓六百年,這足以概括了閱江、閱城、閱江南的意境。屆時,我們若有緣相聚于此,相信定能欣賞到更新、更美的畫卷,謝謝大家。

關鍵詞點擊

閱江樓

閱江樓的建設設想始于六百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盧龍山(今獅子山)指揮8萬伏兵,大敗陳友諒40萬軍隊,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礎。朱元璋稱帝后,于公元1374年賜改盧龍山名為獅子山,下詔建造閱江樓,并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為最佳,后被選入《古文觀止》。600余年來,雖有2篇《閱江樓記》流傳于世,但因種種原因樓終未建成。

隨著改革開放春天的到來,一些有識之士提出興建“閱江樓”的建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響應。1997年市政府正式批準建造閱江樓,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部隊搬遷、規劃設計、方案比選等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于1999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2001年9月竣工并對外開放。

閱江樓是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它坐落于獅子山巔,山高78米,樓高52米,閱江樓主體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外觀4層暗3層,共7層。閱江樓內以明文化為主題,分“統一、開放、發展”三大主體;分別展示了明朝16位皇帝造像、明朝版圖等。景區內還有瓷畫《鄭和下西洋全圖》、《江南四大名樓》雙面繡、《閱江樓記》漢白玉雕刻、閱江樓鼎、獅嶺閱江浮雕5個“全國之最大”,立意新穎,工藝精湛,獨具特色,充分體現了閱江樓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

知識拓展

宋濂《閱江樓記》全文

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于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一游,亦可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于巔,與民同游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云。

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其崇椒,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必曰:“此朕沐風櫛雨、戰勝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廣,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德綏威服,覃及外內之所及也。”四陲之遠,益思所以柔之。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觸類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閱夫長江而已哉?彼臨春、結綺,非弗華矣;齊云、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弦之淫響,藏燕趙之艷姬。一旋踵間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

雖然,長江發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爭矣。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有登斯樓而閱斯江者,當思帝德如天,蕩蕩難名,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切者,勒諸貞珉。他若留連光景之辭,皆略而不陳,懼褻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肇庆市| 宁陕县| 陈巴尔虎旗| 汕头市| 自贡市| 铜鼓县| 淳安县| 沙洋县| 马山县| 正定县| 孟连| 桃源县| 太和县| 肃宁县| 晋江市| 岚皋县| 孟津县| 永安市| 昆明市| 泉州市| 定南县| 安塞县| 安泽县| 天台县| 英超| 呼玛县| 云梦县| 进贤县| 嘉黎县| 宁夏| 大姚县| 泽州县| 定西市| 文山县| 巩留县| 崇左市| 宣恩县| 汝州市| 东光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