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背影
書名: 荷塘月色(部編版語文教材配套閱讀名著書系)作者名: 朱自清本章字?jǐn)?shù): 2489字更新時間: 2020-07-28 17:18:20
名師導(dǎo)讀
父親給予孩子的愛是深沉的。印象中的父親應(yīng)該是嚴(yán)肅、高大的,可是,在這次月臺的送別中,朱自清對父親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對父愛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他們在月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細(xì)細(xì)品讀,會對父愛有意外的收獲。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思考探究】
文章為什么要以“背影”為標(biāo)題呢?“背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名師點評】
父親簡單的幾句話是對兒子的安慰,勸兒子不要過度悲痛,要堅強。
回家變賣典質(zhì),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xì)。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兒。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兒,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茫 ?
【名師點評】
父親幾經(jīng)思考還是決定親自送“我”,放心不下,愛子心切。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rèn)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jì)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名師點評】
父親擔(dān)心兒子路上口渴去買橘子,正是這樣的小事才容易打動人心,舐犢情深。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中不禁又簌簌地流下淚來。
【名師點評】
外貌描寫寫出了父親的體態(tài),“走”“探身”“穿過”“攀”“縮”“傾”等一連串動作描寫寫出了父親買橘子的不易,用細(xì)膩的文筆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一股腦兒”“撲撲”看得出父親此時的輕松喜悅。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yuǎn)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思考探究】
生活中有令你感動流淚的瞬間嗎?細(xì)細(xì)回憶一下。
【名師點評】
多年之后讀著父親的信,又想起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讓人落淚。與文章開頭呼應(yīng)。
閱讀鑒賞
《背影》這篇文章布局凝練,構(gòu)思巧妙。作者著眼于一個典型而普通的細(xì)節(jié)——父親的背影上,用白描的手法,由表及里,簡潔有力地展示了父親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又用樸實、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父親的形態(tài)、動作、背影,讓人在讀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了父愛的深沉,引起讀者的共鳴。
知識拓展
朱自清的父親
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字小坡,生于1869年,是個讀書人。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光緒二十七年,他于揚州府屬邵伯鎮(zhèn)上任做官。兩年后,全家遷移并定居揚州。最后在徐州做到1917年。自徐州失業(yè)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漸拙、老境頹唐。朱鴻鈞走的還是封建式家長的路線,與朱自清的自由解放思想產(chǎn)生了沖突,使朱自清非常不滿,憤然離開揚州,到外地執(zhí)教。1921年冬天朱自清私自在杭州組織了小家庭,未告知朱鴻鈞。朱鴻鈞十分氣憤,父子從此失和。1945年4月9日,朱鴻鈞逝世,終年76歲。
考題鏈接
1.選擇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
A.朱自清,字佩弦,江蘇省揚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點描寫了父親離開車站時的“背影”。
C.《背影》一文開始寫“背影”,指出最難忘的就是父親的背影。但后面展開寫家庭情況,跟主題沒有關(guān)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刪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現(xiàn)了父子之間相愛相憐的真摯情感。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蒹葭》選自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
B.魏學(xué)洢的《核舟記》、林嗣環(huán)的《口技》均選自清代漲潮編輯的《虞初新志》。
C.《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故鄉(xiāng)》選自《吶喊》,兩篇文章中的“我”都是指魯迅。
D.《春》《背影》的作者都是朱自清,《誰是最可愛的人》《我的老師》的作者都是魏巍。
- 觀看怪獸表演(共享自然生命)
- 創(chuàng)新能力訓(xùn)練:打破思維定式,激發(fā)無限創(chuàng)意
- 紅與黑
- 偉大的軍事統(tǒng)帥(世界軍事之旅)
- 影響青少年的勤奮自強故事
- 中小學(xué)班會、隊會的主題設(shè)計與組織
- 青少年必聽語文之謎的故事(啟迪青少年的語文故事集)
- 名師推薦話題作文素材:人格話題
-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題與例文分析
- 幼小銜接看圖說話(提高篇)
- 論語(中小學(xué)傳統(tǒng)文化必讀經(jīng)典)
- 青少年美育趣味課堂:百變陶藝手工
- 變色龍(中小學(xué)生必讀叢書)
- 趣味歇后語精選(語文教師的趣味教學(xué)設(shè)計與創(chuàng)新)
- 吹牛大王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