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
- 孫國富
- 1910字
- 2020-08-05 16:33:43
13.小兒識字識半邊
1997年暑假將盡,我在返京前又回到老家,準備把兒子接回太原。
“爸爸!”兒子醒來后見到我回來,高興地叫道。這時他已兩歲七個月,已經不會像去年那樣把許久不見的家長叫錯或者一見了我們不吭氣了。
但跟去年一樣的是,他又曬得更黑了。不過黑里透紅的顏色,看上去真是健康結實,精氣神十足。
“姑姑給尨尨生了個妹妹。”我一邊給兒子穿衣服,他一邊向我匯報。我妹妹6月份剛生了個女孩,也正在老家避暑。
“好啊,尨尨當哥哥了,你高興不高興啊?”我問。
“我可高興了。”兒子漸漸長大,語氣里的感情色彩,已經可以表達得恰到好處,也開始用“我”來稱謂自己。
穿好衣服,他自己跳到床下,拉著我進了我外甥女睡覺的房間。
“爸爸,看,妹妹。”兒子指著正在熟睡的外甥女,高興地對我說。
我彎下腰,看見自己的外甥女白白胖胖的,睡得很甜,說:“可真夠胖的。”
“哥,你給孩子起個名兒吧,你說叫什么好呀?”妹妹誠心向我請教。
其實我在知道妹妹生孩子的消息后,也琢磨著給外甥女起個好名字,回來前還把妻子懷孕時記錄過的一些女孩名翻了翻。經過仔細推敲,我建議叫“赫男”,取女子勝男之意。我把這個名字跟妹妹一說,她滿心歡喜,說小名叫“男男”也挺好的。
吃完早飯不久,男男也醒了,妹妹忙著給她喂奶。我就接著跟兒子玩。
“尨尨,你在奶奶家學會什么本事了呀?”我想檢驗一下這個暑假兒子的進步情況。
“我會寫孫士奇了。”兒子驕傲地說。
“‘奇’字還寫不好,‘孫’和‘士’沒問題了。”父親笑容滿面地說,“不信你拿出筆和本兒來,讓孩子寫寫。咱村里的這些標語,基本上也都認得下來了。”
兒子自己一蹦一跳地來到桌子邊,我把一個本子和一支筆拿起來,放在椅子上,讓兒子站著寫自己的名字。
他拿起筆來,直接一握,開始在紙上畫。
“這是孫。”兒子抬起頭來,念給我聽。
“哇,尨尨真厲害。”看到兒子的杰作,我十分高興,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
接著,兒子又寫了“士”和“奇”,“士”字上面一橫畫得很長,下面一橫畫得很短,看來是父親教他的時候怕他寫成土。“奇”字寫得很費勁,涂涂抹抹地改來改去,最后上半部像個六,下半部像個寸,因為那個“口”字畫得像個小小的空心圓。
兒子寫完,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我拿起那個本子翻開,長長短短的筆跡映入眼簾,每頁紙上還有父親一筆一畫寫出的示范字,我感到十分踏實,又有幾分意外。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個大大咧咧一心為集體,對家事沒有耐心的人,沒想到對待自己的孫子竟然如此心細。
第二天晚上,我帶著兒子坐夜車趕回了太原,下了公交車,我抱著他步行回家。
“爸爸!”走著走著,兒子突然興奮地叫起來,“我看見孫士奇了。”
“你不就是孫士奇嗎?”我換了個胳膊架著他,不解地問道。
兒子向后趔趄著身子,差點從我胳膊上掉下去,我趕緊用另一只手護住了他的后背。他從我的肩頭向后伸出手指,說:“看,看,那不是孫士奇?”
我轉了個身,順著兒子剛才指的方向看去,沒有看到任何小孩。再仔細看了看,看到了一條巨幅廣告,上面寫著五個黑色大字——殼牌潤滑油。
原來兒子是看到了“殼”字上半部分的士字頭,他以為那是他自己的名字。都說秀才識字識半邊,我這小兒子竟然也會識得半邊字。
“對,那是孫士奇的士。”我內心豁然,高興地對兒子說。這是他在身外的世界第一次找到自己的名字,估計心里也會充滿激情。
“爸爸,我就是孫士奇。”兒子拍著自己的胸脯說。他的自我意識已經完全建立了起來,這意味著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將更進一步。
回到岳母家,老兩口圍著我兒子問這問那,見他說話也更利索了,表達也更清楚了,也都滿心歡喜。
晚上妻子他們回來后,我讓兒子給大家表演寫字本領,兒子興致盎然地寫起了自己的名字。
“看著啊!”兒子自信地說,滿手握住了我遞給他的那支筆。
可能是有點興奮,他寫完“3”和“小”,竟然忘了在“3”上畫上那一橫了。
“姥爺,看,這是孫。”兒子拍著他的大作,不無驕傲地看著岳父,生怕他姥爺不認識似的。
“哈哈,咋成了孫三小了。”岳父聲音沙啞地笑著說。
“孫士奇嘛,什么孫三小。”兒子翻了一下白眼,嘿嘿笑了笑說,有點不屑的意思。
“這不是個‘3’和‘小’嗎?”岳父指著那個左右分得很開還差一筆成為“孫”字的圖畫說。
“啊呀,錯了!”兒子捂住自己的嘴,頭往脖子里縮了縮,羞澀地笑了,趕緊抓起筆,在那個“3”中間添了一橫。
“這才是孫士奇嘛。”岳父彈了一下兒子的腦門,笑著說。
兒子伸手搓了搓自己的腦門,樂了。
盧勤知心話
小兒識字聰明始。兒童和少年以識字為基礎形成讀、寫、算技能,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形成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一旦形成,便可以使人從無知變為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但對于幼兒,只要對認字感興趣即可,不必急于寫字,因為幼兒手部肌肉尚未長成時,過度寫字對健康恐有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