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shop CC 2017中文版基礎與實例教程(第8版)
- 張凡等編著
- 2870字
- 2020-07-23 10:35:32
1.3 現代圖像藝術的表現形式
近年來,各種計算機圖形圖像軟件的不斷升級與增強,為數字新藝術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可操作的技術和工具。并且,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新設計師們逐漸打破傳統觀念,藝術門類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新的數碼圖像風格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無論是插畫與照片的結合、2D與3D的結合,還是傳統藝術與現代風格的結合,都在說明一個事實:以高科技為手段的一個無界限的視覺世界開始形成。在本節中,將在近幾年來的新圖像風格中選擇幾種介紹給大家。
1.3.1 迷人的后波普藝術風格
澳大利亞的插畫家Sarah Howell是活躍于時尚界的頂級插畫師,自從接觸了Photoshop以后,她漸漸挖掘出自己的潛能。Sarah Howell的圖像風格是顯著而時尚的,她在拍攝的精美照片中加上了素描的色彩和有機圖形的有趣處理,并形容此風格為“迷人而豐富的后波普藝術,結合了一點不相稱的狂野色彩”。她所拍攝的人物在作品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受到想要宣傳其設計思路的時尚公司的青睞。圖1-27所示為Sarah Howell所創作的被稱為“后波普藝術”的圖像風格。

圖1-27 Sarah Howell創作的“后波普藝術”的圖像風格
下面分析一下她的設計制作過程。
一開始會添加層層掃描的圖片,用水洗或漩渦效果來污染服裝或其他元素,下一步是通過繪畫和圖案擴展這些區域,接著添加精致的細節—這是一個很奇特的非科學過程。她從不使用羽化功能,認為這樣才可以找到她喜歡的波普藝術的“剪切—粘貼”感。
Sarah Howell的作品是復雜的拼貼畫,她說:“我喜歡將兩種不應該搭配在一起的顏色混合起來,或者將不和諧的紋理搭配在一起?!彼偸窃谡掌蠈盈B照片、生成紋理,同時添加自己的素描,復雜的拼貼畫中所用的色彩和圖片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雖然她的作品中要用到大量照片,但她自己并不拍攝,她構建了自己的攝影師、化妝師和模特網絡,利用整個團隊去實現。
圖1-28是優秀的國外設計團體Vault49的數字圖像作品。Vault49是在2002年5月創建的設計團體,并很快成為英國引領設計潮流的革新性設計公司。在他們的作品中,多種風格并存,自然地形成了一種復雜的有機風格。在他們的作品中,大家經常能看到潑濺的色彩流、復雜而神秘的紋理、極其唯美的線條圖形及精彩攝影的集合,帶有顯著的“后波普藝術”的意味。

圖1-28 Vault49所創作的帶有復雜裝飾的圖像風格
1.3.2 多介質的融合
在平面設計中,堆砌矢量圖的數碼藝術創作手法已經過時,結合數碼攝影、3D的數碼圖像時代已經到來。新的材料感覺和造型感覺不斷涌現,“拼貼”(Collage)就成為年輕的數碼插畫家們比較熱衷的風格。它挖掘傳統介質之上的素材與當前物質和意識景觀的關系,仿佛是傳統介質與數碼像素的對話和辯論。這是一種具有過渡性質的創作風格。
這種新概念的“拼貼”又被稱為多介質的融合,因為它在傳統拼貼的攝影圖片、手繪稿等的基礎上,在原始素材中增加了2D和3D的數碼藝術元素,數碼藝術元素是這種新的拼貼作品的核心所在。如英國的Nik Ainley,他是非常有名的年輕數碼藝術家,自學Photoshop、Illustrator、Poser、Xara3D、Bryce等軟件進行創作,他的數字圖像風格被稱為“3D拼貼畫”。在他的極其復雜的PS合成作品中總會加進在三維軟件中生成的虛擬形象與場景、在矢量軟件中完成的裝飾圖形,以及在一些小軟件中生成的數碼元素,這些素材在他的畫面中產生了神秘而華麗的效果,如圖1-29所示。

圖1-29 Nik Ainley創作的“3D拼貼畫”
Nik Ainley自稱在創作時95% 的情況下都會用到Photoshop。他在Photoshop里進行極速的構思和創作,并且認為數碼插畫重要的是有數碼藝術元素,而不是僅僅借助數碼軟件進行創作。
1.3.3 數字寫實藝術
繪畫藝術一般都是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立體感,以追求一種寫實的視覺效果,這主要是依靠一整套焦點透視的理論。而計算機模擬的以假亂真的寫實繪畫效果,在數字圖像藝術領域中也是一種長盛不衰的風格。這令人想起曾流行一時的超級寫實主義。超級寫實主義又被稱為照相寫實主義,是流行于20世紀70年代的一種極端的藝術風格。它幾乎完全以照片作為參照,在畫布上客觀而清晰地加以再現。
照相寫實主義的畫家們并不直接寫生,他們往往先用照相機拍攝所需的形象,再對著照片一步一步把形象復制到畫布上。有時他們使用幻燈機把照片投射到畫布上,以獲得比肉眼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確得多的形象,再纖毫不差地照樣描摹。如此巨細無遺的精確畫面,在某種意義上反倒成了對人們常規觀察方式的一種挑戰。照相寫實主義的寫實幾乎可以亂真,但它對所有細節一視同仁的清晰處理,暗示了它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也暗示了真實之下的不真實。此外,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們有意隱藏了一切個性、情感、態度的痕跡,不動聲色地營造畫面的平淡和漠然。這種表面的冷漠之下,反映的是后工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精神情感的疏離和淡漠。
克洛斯(Chuck Close)在20世紀70年代初繪制的《約翰》,人像逼真、纖毫畢現,將皮膚、毛發、眼睛、眼鏡等均描繪得富有質感,簡直“真得像假的一樣了”。寫實,在這里已經成為與抽象并駕齊驅的一種現代藝術手法。這種寫實主義的影響至今綿延不絕,在網上大家??煽吹絇hotoshop的寫實繪畫作品,雖然基于點陣的圖像軟件的繪畫功能不強,但能通過高倍率放大后描繪超微細節。在此看一下英國CG藝術家Paul Wright的寫實作品。Paul Wright擅長二維的寫實人像繪畫。圖1-30為他用Photoshop繪制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不屬于“完美”的類型。Paul Wright將人物的性格深深地印在了畫面上,他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對發絲、皮膚紋理、五官皆纖毫畢現,寫實程度與照片幾乎無異,著實令人驚嘆。

圖1-30 英國CG藝術家Paul Wright的Photoshop寫實作品
還有一張更加令人驚異的超級寫實作品,如圖1-31所示。該作品于2006年3月22日在Miarni(城市名)的Photoshop World上公之于眾。該作品是用Photoshop繪制的一張美國芝加哥運輸局藍線Damen車站全景圖,作者使用Adobe Illustrator生成大多數的基本形狀及所有的建筑,剩下的工作全部在Photoshop中完成。

圖1-31 美國芝加哥運輸局藍線Damen車站全景圖(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軟件繪制)
為便于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幅寫實的Photoshop作品,下面列出該作品所包含的一些技術參數:
●圖像尺寸大小是40英寸×120英寸(1英寸=0.0254米)。
●合并后的文件大小達1.7GB。
●創作花去了11個月的時間。
●作品由近50個獨立的Photoshop文件組成。
●將所有文件累積起來,整個圖像的圖層超過15000個。
●為不同的效果使用超過500個Alpha通道。
●使用超過25萬個路徑組成整個場景中眾多的形狀。
歸根結底,無論是照相寫實主義還是計算機繪畫的模擬寫實,都與攝影有著本質的區別,人們對事物的感受,絕不是在某一位置角度拍攝的照片所能包容得了的??梢赃@樣概括:畫面中隱含的超現實意念是以極為細膩的寫實手法來表達的,它們表面上繼續著傳統與機械的寫實,然而同時又與傳統保持著反諷的距離。
本書“9.1反光標志效果”就是數碼寫實的表現。
這幾年涌現的圖像風格可謂日新月異,在新的數字圖像藝術作品中,出現了許多超前的、詩意的、奇異的景象,它們改造著人們日常的視覺經驗,正如設計領域中的專業人士所說:“設計風格就如同時尚一般,每天都有驚人的變化?!鄙钤谝粋€如此精彩而又高速發展的時代,何等辛苦而又何等幸運。對于視覺傳播時代的新人類,數字圖像藝術已是一種完全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之中的視覺藝術。利用圖形和圖像的語言來表達抽象的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的信息,創造出真實世界中所不存在的值得欣賞的概念空間,這才是我們使用軟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