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公共設施及項目管理

(一)項目建設

1. “百企聯百村”項目

在我國農村,由于缺乏資金、技術,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和道路問題是政府長久以來持續探索的目標。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2005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特別強調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政府將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同時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提出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把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切實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

工業反哺農業也自這個時期先后在江西、湖北、青海、云南等地區開始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體現形式是“村企共建”,分別以“一村一企”“百企聯百村”“村企結對”等口號、標語出現?!按迤蠊步ā笔亲畛跆岢龅目谔枺湟鉃檎珜Х枪髽I承擔社會責任幫助農村發展,后來逐漸發展成非公企業與各村結對,以捐贈、打造產業等為表現形式的資助項目。

“百企聯百村”是指在當地政府的牽線下,讓一個(多個)非公企業與一個村或者鄉鎮直接聯系,助推當地具有優勢的產業,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村容村貌的整理、扶貧濟困、改善住房條件、發展社會公共事業、就近吸收勞動力等方面進行助推新農村建設。而各地政府在不同的區域差異下,也會有不一樣的政府協助方式,但最終所要實現的,就是村企雙贏的局面。

表5-1 “百企聯百村”項目建設整合資金

續表

2. “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

省委、省政府實施的“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創新,是一項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2012年,縣委、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規劃編制、強力整合項目、積極爭取項目、發動群眾參與,扎實推動“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以極少的投資取得了極好的成效,創造了互助新農村建設模式,全縣19個示范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提升,農民群眾的居住條件、生產條件、生活環境得以極大改善得到主導產業得到扶持壯大,基層干部得到了鍛煉,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進一步提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充分體現,基層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贏得了群眾的口碑,為全縣新農村建設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包h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是加快農村小康建設步伐、建設美麗互助的主要途徑,是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的有效載體,是基層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干事創業的重要平臺。

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和縣委、縣政府安排,2013年繼續開展“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力爭通過一年的努力,把全縣15個鄉鎮的20個行政村建設成為“小康建設的典型,美麗鄉村的樣板”?!包h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的具體目標為:因村制宜,體現地域特色、彰顯民族特色、融入文化內涵。農戶院墻和大門統一改造,統一樣式和顏色;村道全部硬化;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危房基本改造;村容村貌有效整治,實現綠化、亮化、硬化、凈化、美化;改造升級或新建村綜合服務中心及文化廣場,配套文體設施;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安裝太陽能路燈;培育主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完善村莊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項目主要任務包括六個方面:

(1)編制村莊建設規劃。以“一村一規劃、一村一風格、一村一特色”為原則,高起點、高標準、按程序編制村莊建設規劃。主要內容包括村莊布局、基礎設施(道路、住宅、公共設施、供電、供排水、電訊工程)、環境衛生(設置雜物堆放區)、景觀改造(公共綠地、廣場、公共活動空間)、產業發展,做到科學合理。規劃編制充分考慮村莊自然環境、空間布局、傳統風俗、民居風格、外墻粉飾和村莊整體效果的建設,合理利用村莊城堡、寺廟、水磨等古建筑和生態及歷史文化,既體現互助鄉土特色、濃郁民族特色,又做到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美觀大方。尤其是公路沿途及村莊重要節點都按照各具特色、賞心悅目的原則來設計。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村道硬化項目,改善農民出行條件;實施人畜飲水項目,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大幅度改善住房條件;實施扶貧易地搬遷、整村推進,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

(3)開展村容村貌整治。統一改造農戶院墻、大門;實施村莊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工程;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完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修建垃圾集中收集點、填埋點,及時清理垃圾,處理污水。做到“四改”:改水、改廁、改門、改墻;搞好“四清”:清廁圈、清渠道、清柴草、清路障;治理“六亂”:垃圾亂倒、糞土亂堆、柴草亂垛、污水亂潑、棚圈亂搭、亂貼亂畫;成立保潔員隊伍,綜合治理村莊環境,使環境衛生長期保持干凈、整潔。

(4)推進社會公共事業發展。修建功能齊全、標準較高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凝聚民心,服務群眾;因地制宜修建村級文化廣場,配套文體設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公共衛生條件。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宣傳政策,普及科技文化知識。

(5)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各村結合實際,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修建日光節能溫室和畜棚,發展設施農牧業,夯實現代農牧業基礎,扶持專業合作社,加大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工則加工的原則,發展特色種養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商貿服務業等第二、第三產業,培育主導產業,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6)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將“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與新一輪“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開展“五好支部”創建活動,深化“五有五能”“三級聯創”等活動。大力加強村級組織、村干部隊伍、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開展活動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領導群眾的重要作用。著力提高村級班子和干部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提高村“兩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組織發動群眾踴躍投工投勞、捐資助建,廣泛調動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善村務公開和“4321”村級民主議事機制,讓農民群眾在活動中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引導黨員干部積極帶頭示范,在群眾中作出表率,樹立良好形象,同時在共建活動中考察黨員、發展黨員。通過努力,切實將20個共建示范村黨支部打造成全縣、全區乃至全省一流的黨建示范點。

2013年年乃索麻村“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工程共涉及基層組織建設、環境衛生整治、民政、交通、農牧、衛生等方面,整合危房改造、獎勵性住房、道路硬化、衛生廁所、省級共建資金、共建單位援建資金、青海湖旅游管理局援建物資、州縣財政補助資金、群眾自籌資金(含投工投勞)等項目資金共1624.44萬元,其中省級項目專項資金889.95萬元,州級財政補助41.28萬元,縣級財政補助154.39萬元,群眾自籌資金(含投工投勞)377.71萬元,省級共建資金100萬元。

此外,2013年年乃索麻村與其省共建單位青海省人社廳在年乃索麻村舉行了2013年“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共建資金捐贈儀式。省級共建單位與年乃索麻村簽訂了611100元的共建協議,其中捐贈共建資金509750元,牧民培訓經費折價101350元,協調落實危房改造項目30套,并為村委會辦公室配備電腦4臺。省人力資源保障廳提出關于“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的六點要求:一是年乃索麻村建筑風格要突出民族特色,展示獨有的藏文化風情。二是村委會要積極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與各先鋒隊齊心協力,做好群眾動員工作。三是加強與青海湖旅游管理局的溝通銜接,增加合力,多渠道籌措資金。四是充分利用年乃索麻村區位優勢,帶動沿線群眾積極開展旅游接待服務活動,切實增加群眾收入。五是用好、用活各類項目資金,把有限的資金整合到群眾亟待解決生產生活方面,并抓好項目進度及質量,爭取村莊面貌有所改觀。六是作為共建單位,今后繼續關注年乃索麻村發展,多渠道爭取幫扶項目。縣領導表示,一是縣委、縣政府將會加大督查力度,針對共建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建設進度及質量等方面進行常態化督查,確保共建活動顯實效。二是在項目建設方面,根據共建單位要求,因地制宜,積極打造環湖西路民族村莊亮點工程。三是縣、鄉、村三級黨委、政府會不負共建單位重托,及時向共建單位匯報共建活動各項工作,希望共建單位一如既往地關注共建村的發展,繼續支持剛察經濟社會發展。

截至目前拆除土坯墻3615米,超額完成46%;拆除殘垣斷壁2283米,超額完成42.7%;拆除土房、廢舊畜圈1988米,超額完成24.2%;清理垃圾1500立方米,超額完成150%;平整坑洼地1800立方米,超額完成200%。實施陳墻抹灰粉刷4650平方米,超額完成100%。實施獎勵性住房23套,危房改造30套,貧困游牧民建房30套,游牧民定居房20套。安裝鐵藝大門122扇,超額完成27.1%;完成墻體及鐵藝圍欄4533米,超額完成18.04%,其中鳥島小區新建院墻1340米,鐵藝大門41扇;沙陀寺新建院墻1233米,鐵藝大門32扇;315國道沿線安裝鐵藝圍欄1960米,鐵藝大門49扇。道路硬化17公里,完成四級(村級)砂石路28.6公里,超額完成186%。完成衛生廁所96座。修繕黨員活動室及購置配套設施。315國道沿線新建彩鋼儲物房99處;新建暖棚40幢、維修暖棚15幢、新建羊圈26處。鳥島小區文化墻3500平方米;制作公示牌1個、鋼架結構宣傳牌1座、村莊路標石1座。扶持公路沿線藏家接待點16戶,由青海湖旅游管理局援建帳篷、環衛設施等物資,每戶自籌配備帳篷、床具、廚具等設施,已投入使用。(見表5-2)

表5-2 “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投資表

續表

年乃索麻村在推行“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時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責任,加強組織領導。自2013年“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伊始,按照縣委、縣政府,鄉委、鄉政府安排,村委及時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了以村黨委書記為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各聯絡點領導、社會民情黨建信息員等組成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分設辦公室,有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年乃索麻村縣級聯系領導也組織召開了共建活動動員大會,并成立了村領導小組,明確分工,確保活動有序開展。同時結合中央及省委1號文件展開宣講工作,年乃索麻村宣講組積極開展宣傳動員工作,為該工程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是實地勘察,核算工程量。活動初期,針對年乃索麻村土墻多,整治難度大等問題,縣級聯絡點領導組織鄉黨委、鄉政府負責同志結合各自分工,深入現場,實地丈量核算工作量。同時共建村縣級聯絡點領導積極謀劃,根據村情實際,充分征求村委會、村黨員、群眾代表、卸任村干部意見建議基礎上編制完整的整治方案。

三是誓師授旗,營造共建氛圍。為進一步提升群眾參與“黨政軍共建示范村”項目的積極性,為明確責任分工,2013年3月初組建了以黨員、團員、民兵、婦女、老人、鄉政府干部代表等為主的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巾幗先鋒隊、老年義務監督隊、干部宣傳動員隊,對整治區域進行片區包干,并召開年乃索麻村誓師授旗大會,并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各先鋒隊進行授旗,按照責任分工,各先鋒隊各司其職,為“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工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是積極銜接,簽訂共建協議。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鄉村兩級及時與省級共建單位協調聯系,申報共建項目,共建單位負責同志多次分赴年乃索麻村各區域進行調研,詳實掌握了解村情民意,參與編制年乃索麻村“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的整治規劃。年乃索麻村共落實共建資金61.11萬元(含農牧民勞動技能培訓費10.135萬元)。同時,協調落實有牧民定居住房50套的配套項目資金175萬元,危房改造30套的配套項目資金57萬元,畜棚40幢的配套項目資金32萬元,總計協調落實配套項目資金325.11萬元。

五是全民參與,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項目申報、實施期間均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對項目資金來源、項目自籌比例、項目規模、項目選址、資金分配等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重點對省級共建單位援建資金和省級共建資金投向等重大問題進行集體討論、集體決定,做到公開透明。同時,在項目實施期間,各先鋒隊、群眾代表、黨員代表、政協委員、卸任村干部等對項目質量、進度進行監督檢查,并按照全縣建設標準推動相關限期整改活動的進行。

六是加強管護,確保項目發揮實效。結合以往相關活動經驗,2013年初成立了有村委會負責人為組長的村級環境衛生整治管護領導小組,并完善村規民約,逐戶簽訂環境衛生管護協議。同時,經群眾大會民主推選,組建村級環境衛生管護隊,管護隊經費從村集體經費中劃撥支付,切實保障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建到管到養”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同時,結合村情實際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加大后續管護力度,有效鞏固“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的建設成果。

七是發揮優勢,拓寬自主創業渠道。利用年乃索麻村臨湖臨島的區位優勢,積極引導公路沿線、鳥島新區牧戶從事家庭游客接待服務,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結合“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通過陸續實施道路硬化、宅院改造、環衛設施配備、餐飲技能培訓等工程有效完善沿線牧戶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接待服務整體水平,目前,共開辦以鳥島新區為主的家庭接待點49處,戶均增收達1.8萬元。

年乃索麻村針對“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項目的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四點:一是繼續加強基礎設施管護力度,村基礎設施管護領導小組加強對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工作。二是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提高群眾環境衛生整治意識,結合村規民約及星級戶評定等制度,切實提高群眾自我管理的思想認識,鞏固取得的成果。三是繼續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對村級公益事業等活動采取“一事一議”原則,加大宣傳,普及群眾對黨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等的認知度。四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通過定期召開黨員大會,開展黨員民主測評等活動,加強村委會凝聚力,同時,以黨建帶團建為契機,積極引導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長,利用現有的廣場、黨員活動室等場所舉辦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業余生活。

3. “村容村貌整治”項目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在各縣農牧區組織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獎勵性住房、異地搬遷等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和人畜飲水、電網改造、村道硬化、畜用暖棚、衛生廁所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很多村莊的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觀,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為進一步改善農牧區村容村貌,創造整潔、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提升農牧區的整體形象,切實解決農牧區“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問題,徹底改變棚圈亂搭亂建、垃圾雜物亂推亂放、殘垣斷壁無人清理等陋習,州委、州政府決定在全州重要公路沿線和重點景區、城鎮周邊村莊村容村貌進行集中整治。

村莊是農牧民生產生活的家園。讓廣大農村牧區在富裕的同時,干凈起來、整齊起來、漂亮起來、文明起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根本目的,也是廣大農牧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在全州重要公路沿線和重點景區、城鎮周邊村莊村容村貌進行集中整治,就是州委、州政府為順應民意,有效改善農牧區村容村貌,創造整潔、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將對提升全州農牧區的整體形象,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村容村貌整治關鍵在于抓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改變農牧區整體面貌,提升農牧區整體形象,實現“新、亮、凈、綠、美、暢”的目標。

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集中開展村莊環境整治。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徹底清理拆除占道搭建的簡易房、攤點、廁所、牲畜圈舍等影響村容的設施建筑。拆除庭院莊廓土坯墻,以村為單位,修建統一規格的莊廓磚體院墻和大門,體現地域風情和民族特色。二是改造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依托整合項目,解決村內給排水設施、道路巷道拓建硬化、衛生廁所、垃圾點、沼氣池、路燈等設施配套和村莊綠化。三是培育發展村級后續產業。根據地區特色和地理位置特點,制定發展規劃,確定好富民產業,扶持發展一些鄉村旅游、特色種養業、商貿等短、平、快項目,使村容村貌整治真正成為惠民工程、富民工程。

年乃索麻村村容村貌整治項目取得的成果及相關信息如表5-3所示:

表5-3 年乃索麻村村容村貌整治項目整合統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诏安县| 鄯善县| 临漳县| 灵寿县| 治多县| 象州县| 岳池县| 确山县| 海林市| 新巴尔虎左旗| 博兴县| 台安县| 安图县| 玉溪市| 平度市| 湖口县| 宽城| 桂阳县| 万荣县| 固阳县| 汉阴县| 古丈县| 明星| 沂南县| 高雄县| 阿拉善左旗| 井研县| 大名县| 芜湖市| 陆川县| 疏附县| 夏河县| 敖汉旗| 辽宁省| 清水河县| 札达县| 昔阳县| 进贤县| 云霄县|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