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堅持價值創造

相信制度和市場的力量意味著管理者在一個“理性的鐵籠”(Iron Cage of Rationality)[1]中決策:制度和市場的規律塑造了一整套日益復雜和強大的標準規范,企業要想成功,就必須去適應這些規范,并在規范的限制下進行選擇。基于邏輯漸進主義的觀點,戰略家在這一過程中并不是總是順從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有選擇地推動企業朝著被廣泛接受的組織目標前進。[2]這種“適應性變化”并不是隨波逐流,而是需要基于一個主心骨進行取舍。吉利汽車的主心骨就是堅持價值創造(見圖3-1)。

事實上,吉利深知價值創造的意義,掌握市場和制度的力量,最終要落在價值創造上:只有堅持持續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才能真正利用市場和制度的力量“在風中回蕩”。正如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談到的:“從1997年開始實踐到1998年上市再到現在的20多年時間里,吉利在汽車制造和產業鏈整合方面能取得現在的成果,說明我們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品質提升來創造價值,沒有走捷徑。”

圖3-1 堅持價值創造

在決定進入汽車產業時,李書福就做出了今后會像賣西瓜一樣賣車的市場預判。那時的美國考察之行讓他看到了可以為之奮斗一生的偉大夢想。在之后20年時間里,他燃燒著創業的激情,朝著“讓吉利汽車走遍世界”的宏偉愿景邁進。從低成本戰略到高品質戰略的轉變,從三品牌戰略到回歸“一個吉利”戰略再到多品牌戰略,每一次升級,都將吉利推上了更高的平臺。在戰略升級的過程中,企業會遇到不計其數的艱難險阻,而讓吉利最終取得壓倒一切的勝利力量根源,其實就來自“堅持價值創造”——圍繞這一核心,回歸本質并根據環境變化適當調整策略。這使得吉利在產業發展脈絡中能找到立足之地,在世界競爭格局中能占據有利地位,并且踩在準確的節奏上前行。每當吉利做出一個戰略選擇,實際都是它在嘗試為不同利益相關者創造新的價值。每一大步或者每一小步,吉利都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才讓它能在不確定的時代做出果決的判斷,并用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戰略落地中全力以赴。

[1] MITZMAN A.The Iron Cage:A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Max Weber[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70,75(5):1399-1401.

[2] 明茨伯格,阿爾斯特蘭德,蘭佩爾.戰略歷程:穿越戰略管理曠野的指南(原書第2版)[M].魏江,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蕲春县| 奎屯市| 无为县| 长岭县| 延寿县| 郴州市| 永吉县| 道真| 海原县| 申扎县| 珠海市| 庐江县| 六盘水市| 兴仁县| 南丰县| 曲水县| 宁阳县| 扶风县| 汶上县| 卢湾区| 石渠县| 姚安县| 濮阳市| 盐源县| 林甸县| 鹰潭市| 正定县| 克山县| 双鸭山市| 广东省| 海林市| 平乐县| 波密县| 沂南县| 凤冈县| 紫云| 鹰潭市| 九龙县| 松江区|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