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這樣賣就成交:讓客戶必買保險的168個理由(第2版)
- 陳亦純
- 887字
- 2020-07-31 17:03:59
031 錢會貶值,不要買保險
一位保戶說,保險沒價值,20年前他買了10萬元的保險,當初10萬元還感覺蠻大的數額,可是辛辛苦苦等到滿期后領來10萬元,卻覺得什么事也不能做,所以他認為錢會貶值,千萬不要買保險。
我分析給他聽:
沒錯,錢的價值通常會貶值,投保時預計未來可領回的錢會比較沒價值,但別忘了,已繳的錢也會跟著貶值,保險公司不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調升保費,所以,比較之下其實也沒有吃虧,還可能賺到好處。
因為現在的保險都采取增值的方式,如果每年付5萬元,約定保險金額是100萬元,5年后,您仍繳5萬元,但是這保險金額可能調升到150萬元了。10年后您還是每年只繳5萬元,但保險金額可能提升到200多萬元,如此一算,是不是很劃算呢?
再說保險反映一個人的價值和身份,所以當您的保額因通貨膨脹的關系,使得價值跟不上身價時,應該自己再加保,以符合需要。不要認為買了一張保單就可以使用一輩子,這是很危險和不切實際的。
如果擔心金錢的價值會貶值,最科學的方法是去評估,如果20年后會貶值很多,你在買保險時,是不是就應考慮多保或是買增值保單,以在那預估的時間來到時,得到你約定的金額。
當然保險的功能也不只是儲蓄而已。是一個家庭因一家之主突然撒手而走,沒有留下足夠的生活費用時,他的家人一定很渴望有一筆錢去應付面前的開銷,而此時,不管是多是少,最重要是能見到錢。保險理賠金就是一筆可以保證的錢。
假如沒有特殊的狀況,通常這筆預定金額可以在被保險人出事后,很快送到受益人手中,這和其他財產不同,其他財產的價值往往不易掌握;而且除了保險金外,財產都要接受課稅。因此擁有一張和財產相匹配的保險,才能使財產不致因外在因素和稅金而貶值。
事實上,最怕貶值的東西不是保險或財產,而是一個人的能力。
當能力受損的時候,才是他生存受到威脅最需要援助的時候。保險的助力,或許就是他力圖振作的最好依據。
發生事故,有保險或沒有保險,日子一樣要過。
但沒有保險,生活會變得黑白黯淡,有了保險,生活可較為明亮、有希望。
科技時代,頭腦要與時俱進,千萬不要停留在農業時代,隨遇而安,碰到事故再說,那是很愚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