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按按捏捏,孩子不生病、能長個

給孩子做推拿,是良好的補藥

期盼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為人父母的心愿。怎樣做,孩子才能吃飯香、不積食、長高個、比同齡孩子更聰明?怎樣做,孩子才能少受疾病的困擾?其實很簡單,學會推拿知識,經常給孩子做推拿,靠一雙手給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什么是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一種中醫外治法,通過推、拿、按、摩、揉、捏等手法技巧施力于小兒體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助人體正氣,改善機體內部環境,調節臟腑器官生理功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及保健的作用。由于其操作方便、功效顯著,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推拿孩子身體上的常用穴位,就能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一些不了解中醫奧秘的人可能會認為,只依靠反復推拿幾個常用穴位就能做好孩子的日常保健是否太神奇了?其實不然,中醫認為“小兒百脈,匯于兩掌”,找準了穴位,搭配合適的推拿方法和力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給孩子做推拿,相當于吃補藥

小兒推拿并不難學,每個穴位都如同一味中藥材,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平常在孩子的身體上捏捏揉揉,效果就等同于吃補藥。例如,臉色發黃、脾胃不佳的孩子,平時可以用拇指指腹在孩子拇指末節螺紋面順時針旋推100~300次,效果等同于吃了人參等補藥,同樣有補脾益氣的功效。

每晚睡前捏一捏,孩子睡得快、睡得香

睡前是孩子保健養生的最好時機。入睡前,孩子洗完澡和爸爸媽媽在床上玩,這時候媽媽可以輕輕握住孩子的手,在孩子手上捏捏揉揉,在肚子上推推摩摩。爸爸可以在旁邊給孩子講故事,逗孩子開心。在這個過程中,既能享受家庭的歡樂氣氛,又能提高孩子的體質,緩解孩子身體的不適。

睡前是給孩子推拿的好時機

良好的睡眠是保證孩子體格及神經發育的必要條件,特別是1歲以內的孩子,其健康情況多取決于睡眠質量的好壞。

媽媽睡前給孩子捏一捏,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血液循環,有效緩解孩子活動一天后的疲勞,使孩子全身放松,同時,也能對孩子起到安神定志、消食導滯的作用。在媽媽雙手的安撫下,孩子能安心入睡,夜間啼哭的現象也會減少,讓孩子睡得快、睡得香。

睡前推拿5分鐘,孩子睡得香

雙手搓熱,將掌心貼于孩子臉上,上下推拿3次

用十指指腹從前發際插入孩子頭發中,向后梳理至后發際3次

四指并攏,用指腹和掌面反復斜擦頸部3~5遍,雙手交替進行

雙手交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心順時針按揉3周,再逆時針按揉3周

用虛掌,平穩而有節奏地拍打四肢

孩子好動不配合,可睡著后再捏

有些孩子天性好動,不喜歡被固定,不喜歡在身上捏捏揉揉。這時媽媽不要著急,可以等孩子睡著之后再推拿。但是有些媽媽也會問:“睡著后做推拿會不會沒有孩子醒著時效果好?”其實不然,睡著后推拿的效果和醒著時是一樣的,不會出現“打折扣”的情況。

但在孩子睡著后做推拿,媽媽要注意三點:

1.應在飯后或喂奶30分鐘后再進行。

2.推拿后30分鐘內不宜喂奶,以防溢奶。

3.推拿手法要輕柔,以免影響孩子正常睡眠。

如何判斷小兒睡眠是否正常

正常情況下,小兒睡眠時安靜舒坦、呼吸均勻而無聲。當孩子睡眠不佳時,就會出現異常情況,例如多動、哭鬧等。

與孩子交心,推拿是很好的溝通方式

推拿是親子溝通的一座橋梁。對于繁忙的爸爸媽媽來說,給孩子做推拿能很好地促進親子情感交流。在推拿過程中,爸爸媽媽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孩子也能更深地體會爸爸媽媽的愛。

父母的觸摸,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生活中,怎樣與孩子交心呢?孩子需要通過父母的觸摸來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所以,請有空就拿起孩子的小手,給他按按捏捏,讓孩子既收獲身體健康,又獲得心理健康。

孩子不聽話,推拿勝于管教

在有些父母眼里,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例如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無論輕言細語還是嚴厲管教,他們總是不聽,因此常使父母煩惱。

如果你的孩子不好好睡覺,可以哄他躺下來,一邊給他做推拿,一邊給他講故事。不經意間就會把孩子的經絡完全舒展開,讓孩子精神放松,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

給孩子做推拿的過程,也是愛的交流過程

天下的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著想,但為什么很多孩子很不聽話,覺得父母從來不關心自己呢?這是因為父母常礙于面子,習慣將愛藏在心里,只懂得默默付出,表面卻顯得很嚴厲,而孩子年齡還小,根本不懂得怎樣去感受這種愛。推拿可以將父母的愛手把手傳遞給孩子,灌輸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掃一掃,看視頻

推拿,調節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有的孩子為什么能夠強壯如虎,有的孩子卻總是體弱多病,這是因為孩子免疫力高低不同造成的。

什么是免疫力

什么是免疫力呢?人們通常把人體對外來侵襲識別和排除異物的能力稱為“免疫力”。中醫認為人體所蘊藏的對疾病的防御能力——正氣,即為免疫力。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免疫力低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免疫力低呢?中醫認為是體內陰陽不平衡造成的。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長不快,時常給孩子做好吃的,各種營養豐富、高熱量的食品統統上桌,吃進去的食物卻在腸胃積滯,超出脾胃消化能力,反而有害。飯前飯后食用大量寒涼水果,例如香蕉、梨、西瓜等寒涼類食物易損傷陽氣。時間一久,孩子的脾胃就會陰陽失衡、氣血兩虛,免疫力就會降低。

調節孩子免疫力,應從調理脾胃開始

很多情況下,孩子的病都是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例如感冒反復發作往往是因為脾胃虛弱、正氣不足造成的。所以,調節孩子免疫力應從調理好脾胃開始。常做推拿可以扶助陽氣、保護脾胃。

揉中脘:健脾和胃

精準定位:肚臍上4寸,當劍突下至臍連線的中點。

推拿方法:用食指、中指螺紋面或拇指指腹揉孩子中脘穴100次。

功效:健脾胃,消食導滯。

摩腹:幫助消化

精準定位:整個腹部。

推拿方法:用四指摩或全掌摩整個腹部,稱摩腹。摩腹每次進行3~5分鐘。

功效:促進脾胃運化,提高消化能力。

按揉足三里:身體強壯要穴

精準定位: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開1寸處。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孩子足三里穴50次。功效: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對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馮氏捏積,古老而實用的推拿方法

在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有一種古老而實用的治療方法,叫捏積,是推拿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晉朝,醫學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備急方》中,就有了捏積療法的具體論述:“拈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之后的一千多年,隨著人們經驗和技藝的積累,捏積的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完善。現在,捏積療法已經成為兒童保健領域的重要內容。

什么是捏積

所謂“捏”,是指捏拿孩子后背肌膚;“積”是指小兒由于飲食上沒有節制,食物在腸道內停聚,不能得到充分消化所造成的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病癥。捏積療法,就是通過連續捏拿背部肌膚來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為多用于治療小兒疳積而得名。又因為這種方法在脊背上操作,所以也被稱為“捏脊療法”。

馮氏捏積的原理

馮氏捏積療法,是以中醫的陰陽、氣血、經絡學說作為理論,并以中醫的辨證施治為原則,通過捏拿小兒的脊背,來達到保健防病、祛病的目的。

馮氏捏積可以振奮小兒全身的陽氣,推動全身氣血運行,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這是因為,就人體的腹部和背部來講,腹部為陰,背部為陽,而脊柱又在背部的中央,人體十四經脈之一的督脈循著脊柱穿過,督脈的特定運行路線,就決定了它具有主管全身陽氣的功能。同時,從督脈運行路線來講,它的開始部位,跟十四經脈中的任脈相連,從下到上,貫通脊背,并且連著腎和腦,再加上人體經絡像網一樣在全身密布,無處不至,這就使得督脈可以溝通人體內外的各個地方。因此,通過提拿小兒的脊背,振奮督脈陽氣,就能夠推動全身氣血的運行,調整全身的陰陽之氣,達到防病祛病的目的。

除了督脈的調理作用外,足太陽膀胱經對捏積也很重要。它的運行路線,位于督脈兩旁,因此在捏拿小兒脊背時,足太陽膀胱經也得到相應的刺激。在這條經脈上,分布著與人體內部器官部位相鄰近的穴位,如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等。這些穴位通稱背俞穴,通過對這些穴位的良性刺激,不僅能夠協調小兒臟腑之間的功能,促進機體的機能活動,而且還能通過對小兒某些穴位的重點捏拿來調理臟腑問題。

脊柱兩旁的肌膚,是小兒的福地

通過對脊柱兩旁肌膚的拿捏,有助于小兒身體調節陰陽,理順氣血,滋養臟腑,疏通經絡,促進身體發育,增強體質。捏脊的療效,是通過對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良性刺激而實現的。在調理作用上,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共同起作用。

馮氏捏積的操作方法

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食指的前半段,雙手手心相對朝上,從孩子的長強穴開始,沿著督脈捏拿至大椎穴。如此循環,捏拿6遍。捏第5遍時,采用“重提”的提拿手法,有針對性地刺激背部的腧穴。最后一遍捏拿結束后,揉按腎俞穴10次。

掃一掃,看視頻

經常做推拿,孩子長得快長得高

每位家長都期待自己的孩子長高個。生活中,有些孩子因為種種原因致使身高低于其他同齡孩子,這讓父母們很心急。其實,想讓孩子長高,除了加強營養、注意鍛煉外,還應多給孩子做推拿。

推拿有利于孩子骨骼發育

實踐表明,通過推拿經絡、穴位,能夠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孩子的骨骼發育,使孩子長高個。

科學的推拿,可以通過刺激機體經絡、穴位,從而有效調節和增強孩子臟腑功能,激發內臟的活力,從而改善肌肉和骨骼的營養,促使孩子長高個。

按揉涌泉穴,強壯筋骨

精準定位:足心,第二、第三趾的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和后2/3的交點處,屈趾時足心的凹陷處。

推拿方法:用拇指按揉或推孩子涌泉穴100次。

功效:固精益髓,強筋壯骨。

按揉命門穴,補腎促增長

精準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推拿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孩子命門穴30次。

功效:可以生發全身的陽氣,促進孩子生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滕州市| 安国市| 芜湖县| 寻甸| 顺昌县| 综艺| 郁南县| 安乡县| 漠河县| 砚山县| 宜丰县| 安岳县| 峨山| 梅河口市| 垫江县| 新龙县| 若羌县| 泾源县| 辛集市| 浏阳市| 云南省| 乌什县| 嘉峪关市| 巴马| 永靖县| 雷山县| 原平市| 沙河市| 朝阳县| 安吉县| 肇源县| 河曲县| 镇安县| 南阳市| 南昌市| 南涧| 双峰县| 徐闻县| 翁牛特旗|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