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小企業會計準則綜述

為了規范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促進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公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并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小企業提前執行。同時廢止了2004年4月27日公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

1.3.1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法律依據

《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的法律依據主要有以下四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規定:“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并公布。”《小企業會計準則》作為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時必然要依據會計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小企業雖然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小企業在企業規模、管理方式、管理要求和承擔的社會受托責任等諸多方面都與大中型企業和上市公司不同。小企業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稅務機關和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而不是投資者。為此,《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就依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及相關法規。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小企業的數量占到我國法人經營單位的97.11%。但是其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既有國有、集體、民營外商投資的小企業,又有公司制企業、非公司制的小企業等。由于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形式,所以,財政部門在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時遵循了公司法的要求。

(4)《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按照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總體框架的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作為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的規范,必然應當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但是,考慮到小企業會計的特點,在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前提下,進行了適當簡化,從而能較好地實現既維護基本準則在整個企業會計體系中的統御地位,又能兼顧小企業實際情況。

1.3.2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適用范圍

(1)《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適用范圍

《小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所規定的小型企業標準的企業。”

(2)《小企業會計準則》適用范圍的特殊規定

《小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下列三類小企業除外:一是股票或債券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小企業,二是金融機構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質的小企業,三是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3)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應注意的問題

A.執行本準則的小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本準則未作規范的,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B.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不得在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同時,選擇執行本準則的相關規定。

C.執行本準則的小企業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的,應當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因經營規模或企業性質變化而成為大中型企業或金融企業的,應當從次年1月1日起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D.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不得轉為執行本準則。

1.3.3 小、微企業的劃分標準

中小型企業劃分標準是依照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中以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各個行業特點規定的農、林、牧、漁以及工業、建筑業等十六個行業的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的劃型標準。具體標準見表1-1。

表1-1 小、微企業的劃分標準

注低于下限的為微型企業,高于上限的(含上限)的歸入大中型企業。

1.3.4 小企業會計科目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能涵蓋各類小企業的交易或者事項的會計科目,共分為五類66個科目。同時還指出小企業在不違反會計準則中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并會計科目。對于小企業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項,可不設置相關會計科目。對于明細科目,小企業可以比照附錄中的規定自行設置,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會計科目編號。小企業會計科目表見表1-2。

表1-2 小企業會計科目表

1.3.5 小企業財務報表構成

財務報表是指對小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小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報表附注。

(1)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小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報表。小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通常是通過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及其相互的關系來反映的。表中資產和負債項目應當按照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進行列示。具體列示時應先列報流動性強的資產和負債,再列報流動性弱的資產和負債。流動性通常按資產的變現或耗用時間長短或者負債的償還時間長短來確定。

小企業資產負債表統一格式和內容見表1-3。

表1-3 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小企業在某一特定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的金額和構成情況的報表。它可以幫助財務報表的外部使用者全面了解小企業的經營成果,分析小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盈利增長趨勢,從而為其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在利潤表中對費用按照功能分類,即按照費用在小企業所發揮的經濟功能進行分類列報,分為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小企業利潤表統一格式和內容見表1-4。

表1-4 利潤表

(3)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小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的報表,是企業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從收付實現制的角度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利潤表是從權責發生制的角度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企業必須要重視現金管理,既要保持一定的存量,也要保持合理的流量,現金流量表可以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財務報表的外部使用者應將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結合起來使用,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小企業現金流量表統一格式和內容見表1-5。

表1-5 現金流量表

(4)報表附注

報表附注是財務報表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小企業應當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遵守《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小企業應當聲明編制的財務報表符合《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真實、完整地反映了小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以此明確小企業編制財務報表所依據的制度基礎。

B.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項目的說明。為簡化小企業會計核算并盡可能減少納稅調整,《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小企業的資產按照成本計量,不計提減值準備。同時,考慮到小企業資產的質量,尤其是可變現能力對債權人影響較大,因此,會計準則要求小企業應在附注中對幾項重要資產的市場價格信息、持有時間的長短和新舊程度進行說明,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可能產生的影響,有關項目的詳細說明和給定的披露格式見表1-6~表1-9。

表1-6 短期投資的披露格式

表1-7 應收賬款按賬齡結構披露的格式

表1-8 存貨的披露格式

表1-9 固定資產的披露格式

C.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項目的說明,見表1-10、表1-11。

表1-10 應付職工薪酬的披露格式

表1-11 應交稅費的披露格式

D.利潤分配的說明,見表1-12。

表1-12 利潤分配表

E.用于對外擔保的資產名稱、賬面余額及形成的原因,未決訴訟、未決仲裁以及對外提供擔保所涉及的金額。

F.發生嚴重虧損的,應當披露持續經營的計劃、未來經營的方案。

G.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列示項目與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存在差異的納稅調整過程。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H.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1.3.6 小企業賬務處理主要變化

《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小企業日常主要賬務的規定的特征體現在:簡化會計核算、會計計量屬性采用歷史成本、盡可能與稅法保持一致、不計提減值準備等方面。下面詳細分析其變化特征。

(1)資產方面

A.貨幣資金核算方面:在“其他貨幣資金”下面增設了備用金科目,用以反映監督企業備用金的領用和使用情況。

B.應收款項核算方面:對于應收及預付款項的壞賬損失應當于實際發生時計入營業外支出,同時沖減應收及預付款項。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后又收回的應收款項,計入營業外收入。

C.金融資產核算:設置了“短期投資”“長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會計科目,對債券投資和股權投資均采用成本法進行后續計量;利息的計提在約定付息日且按照票面利率計算,不采用實際利率法。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在持有期間應得的利息和現金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出售或者處置時,將處置價款扣除其賬面余額、相關稅費后的凈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實際發生投資損失時計入營業外支出;債券的折價或溢價采用直線法攤銷,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

D.存貨核算:小企業取得的存貨按照實際成本計量,對于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成本,應當按照評估價值確定;存貨發生毀損,處置收入、可收回的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扣除其成本、相關稅費后的凈額,應當計入營業外支出或營業外收入。

盤盈存貨實現的收益應當計入營業外收入,盤虧存貨發生的損失應當計入營業外支出。期末存貨不計提跌價準備。

E.固定資產核算: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評估價值和相關稅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固定資產受益對象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固定資產折舊應考慮稅法的規定,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但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和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應當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按凈值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查明原因后轉入“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支出”等;會計期末不計提減值準備。

F.無形資產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時止。有關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小企業不能可靠估計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于10年。

(2)負債方面

A.小企業各項流動負債應當按照其實際發生額入賬。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應當計入營業外收入。

B.應付職工薪酬核算的內容,明確規定了八個二級項目,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C.長期借款應當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應付利息日計提利息費用,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財務費用。

(3)所有者權益方面

小企業資本公積核算內容基本上僅限于資本溢價,是指小企業收到的投資者出資額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資本公積。

(4)收入方面

小企業收入確認方面,應當在發出商品且收到貨款或取得收款權利時,確認銷售商品收入,減少關于風險報酬轉移的職業判斷,同時就幾種常見的銷售方式明確規定了收入確認的時點。

(5)費用方面

A.小企業的費用包括: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在稅金及附加的核算范圍有所擴大,包含了部分傳統上在管理費用中核算的稅金。稅金及附加具體是指小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

B.小企業(批發業、零售業)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也構成銷售費用。

C.財務費用是指小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費用(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銀行相關手續費、小企業給予的現金折扣(減享受的現金折扣)等費用。匯兌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

(6)利潤方面

A.營業利潤:小企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或減去投資損失)。

B.營業外收入的內容有所擴大:將原計入資本公積的政府補助、捐贈收益、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計入營業外收入;將原計入財務費用的匯兌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將原調整壞賬準備的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后又收回的應收款項計入營業外收入;將原沖減所得稅的所得稅退稅以及未予規范的其他所有退稅(不含出口退稅),均計入營業外收入。

小企業的營業外收入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收益,政府補助,捐贈收益,盤盈收益,匯兌收益,出租包裝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益,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后又收回的應收款項,違約金收益等。

C.小企業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營業外收入。收到的其他政府補助,用于補償本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虧損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或發生虧損的期間,計入營業外收入;用于補償本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虧損的,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D.營業外支出的內容有所擴大,將原計入管理費用的壞賬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將原未規范的無法收回的長期債券投資損失和無法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將原未規范的捐贈支出和贊助支出計入營業外支出。

小企業的營業外支出包括: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壞賬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債券投資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捐贈支出,贊助支出等。

E.所得稅費用:小企業所得稅費用采用應付稅款法,不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扣除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或: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宁阳县| 称多县| 轮台县| 关岭| 夏河县| 新密市| 昆山市| 固原市| 秦安县| 奉节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邵东县| 罗江县| 盐山县| 芦山县| 九台市| 崇阳县| 同江市| 自治县| 高陵县| 吴川市| 九龙坡区| 尼玛县| 城固县| 桂平市| 申扎县| 万山特区| 朝阳市| 谷城县| 洪江市| 土默特左旗| 蓬莱市| 合阳县| 博爱县| 禹州市| 伊川县| 浦北县| 峡江县| 高台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