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標準工時
- 李金強
- 1527字
- 2020-07-24 18:32:32
第五節 動作分析
一、動作分析概述
通過研究作業動作中以下不合理現象,通過排除、組合、重排、簡化的方法優化作業過程,提高作業效率、質量。
(1)停滯
(2)無效動作
(3)次序不合理
(4)不均衡(如太忙碌、太清閑等)
(5)浪費
動作分析是從大處著眼,現場目視分析或錄像分析操作過程的種種浪費,從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尋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研究人體各種操作動作之浪費,以尋求省力、省時、安全的最經濟的方法。
動作分析的實質是研究分析人在進行各種工作操作時之細微動作,刪除無效動作,使操作簡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內容為:發現操作人員的無效動作或浪費現象,簡化操作方法,減少工人疲勞,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標準的操作方法,為制訂動作時間標準作技術準備。它包括動素分析、影像分析、動作經濟原則等內容。
動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實施的動作順序觀察動作,用特定的記號記錄以手、眼為中心的人體各部位的動作內容,把握實際情況,并將上述記錄圖表化,以此為基礎,判斷動作的好壞,找出改善著眼點的一套分析方法。
二、動作分析的定義
按操作者實施動作的順序觀察動作,用特定的記號記錄以手、眼為中心的人體各部位的動作內容,并將記錄表格化,以此為基礎,判斷動作的好壞,找出動作改善點的一套方法。
三、動作分析的方法
1.目視動作觀察法
分析者直接觀測實際的作業過程,并將觀察到的情況直接記錄到專用表格上的一種分析方法。
2.錄像動作觀察法
通過DV錄像,用錄像的方式記錄作業實施過程,再通過放播放錄像的方法觀察和分析作業動作的方法。
3.GSD動作代碼分析法
運用動作代碼分析,分必要動作、輔助動作、無效動作,將這三種動作代碼分別以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
四、動作分析的目的
服裝生產是由人、工具、機器對裁片縫制而成,而所有縫制都是由一系列的動作所組成,這些動作的快慢、多少、有效與否,直接影響了生產效率的高低。
許多工廠對工序動作的安排,往往是在剛開貨時安排一次,此后除非出現重大問題很少進行變更。效率的提高一般視作業者的動作熟練程度而定,隨著動作的逐漸熟練,作業者對作業動作習以為常,完全在無意識中進行操作。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潛藏著極大的效率損失。
許多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動作組合,其實都存在停滯、無效動作、次序不合理、不均衡(如太忙碌、太清閑等)、浪費等不合理現象。這些動作對產品的性能和結構沒有任何改變,自然也不可能創造附加價值,使生產效率因之降低。吉爾布雷斯曾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浪費,莫過于動作的浪費。”
通過操作者動作進行細致分解研究,從而進行改善,消除不合理現象,使動作更為簡化、更為合理、更為省力、省時,從而提升生產效率、質量。制定最佳動作程序,將此動作定為本公司的標準。
五、動作分析的作用
動作分析有什么作用?如下:
(1)為減輕作業疲勞,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動作存在的問題。
(2)探討最適當的動作順序、方法和人體各部位動作的同時作業。
(3)探討最適合于動作的工夾具和作業范圍內的布置。
(4)比較動作順序、方法改進前后的情況,預測和確認改善的效果。
(5)用記號和圖表一目了然地說明動作順序和方法。
(6)改善動作順序和方法,制訂最適當的標準作業方法。
(7)提高能細微分析動作和判斷動作好壞的動作意識。
(8)培訓新員工作業,提高生產效率。
六、要素
從操作者動作研究,所有操作是由一連貫基本動作所組成,統計人體動作基本動素(基本動作)可細分為十七種動素,在GSD管理系統里統將這十七種動素歸成三種常用動素:
G(Get)——拿取/觸取
P(Put)——放置/移動/對準
F(Foot)——腿/腳動作
在分析過程中,將這些動作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必要動作;
第二類:輔助動作;
第三類:無效動作;
取裁片、工具或擺入裁片和工具時,動作弧度增加動作強度時,就要改善裁片、工具的擺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