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染概論(第3版)
- 劉森 楊璧玲主編
- 2203字
- 2020-07-17 13:09:06
第一節 紡紗生產概述
由紡織纖維構成的細而柔軟并具有一定力學性質的連續長條統稱為紗線。它們可以由單根或多根連續長絲組成,或由許多根不連續的短纖維組成。紗線實際是紗與線的總稱。
紡紗過程就是以各種紡織纖維為原料,通過纖維的集合、牽伸、加捻而紡成紗線,以供織造使用。因采用的纖維種類不同,其生產設備、生產流程也有所不同,從而分為棉紡、毛紡、麻紡和絹紡四大紡紗工程。各種紡紗工程可根據不同的纖維原料、工藝流程分成若干紡紗系統,如棉紡工程的粗(普)梳系統、精梳系統、廢紡系統,毛紡工程的粗梳毛紡系統、精梳毛紡系統、半精梳毛紡系統,麻紡工程的苧麻紡紗系統、亞麻(濕)紡紗系統、黃麻紡紗系統,絹紡工程的絹絲紡系統、紡系統等。
一、紡紗基本原理及其作用過程
1.紡紗基本原理 各種紡紗工程和不同的紡紗系統,所選用的機械設備和工藝流程有很大差異,具有自己獨立的特點,但其紡紗的基本原理(作用)是一致的,一般都需要經過開松、梳理、牽伸、加捻等基本過程,如圖3-1所示。
紡紗廠使用的纖維原料多數以壓緊包的形式運送到工廠,纖維原料是雜亂無章的塊狀集合體。紡紗加工中,需要先把壓緊包中的纖維原料中間原有的局部橫向聯系(纖維間的交錯、糾結)徹底解除(這個過程稱為“松解”),并牢固建立首尾銜接的縱向聯系(這個過程稱為“集合”),紡成紗線?,F代紡紗技術中,松解和集合都不能一次完成,需要經過開松、梳理、牽伸和加捻四個步驟或作用。

圖3-1 紡紗的基本作用過程
2.紡紗作用過程 如圖3-1所示的紡紗基本作用過程是能否成紗的決定性步驟,在紡紗加工中是不可缺少的,而實際的紡紗加工中,為了能獲得較高質量的紗線,往往還需要有各種步驟或作用(除雜、混合、精梳、并合、卷繞等)的共同配合。
一個完整的成紗作用,可分為幾個部分的綜合作用,如圖3-2所示。

圖3-2 紡紗的完整作用過程
二、棉紡紡紗系統
棉織物服用性能良好,價格低廉,且棉紡工序比較簡單,故在紡織工業中占首要地位。在實際生產中,棉紡廠的進廠原料是經過初加工的棉包,紡紗時應根據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成紗要求來確定紡紗系統。棉紡加工一般有粗梳(普梳)系統和精梳系統,各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1.純棉紡紗
(1)粗梳系統。粗梳系統也稱普梳系統,一般用于紡制中、低特紗,也可用于純化纖紡紗,供織造普通織物用,其工藝流程為:
配棉與混棉→開清棉→梳棉→并條(頭道)→并條(二道)→粗紗→細紗
(2)精梳系統。用于紡制高檔產品,其工藝流程為:
配棉與混棉→開清棉→梳棉→精梳準備→精梳→并條(頭道)→并條(二道)→粗紗→細紗
2.棉與棉型化纖混紡 以滌棉混紡紗為例,其工藝流程為:

三、毛紡紡紗系統
毛型紗線所用的原料是羊毛、羊絨和毛型化學纖維。根據產品要求及加工工藝的不同,毛紡可分為粗梳毛紡和精梳毛紡兩大系統。粗紡毛紗和精紡毛紗在特性和加工工藝過程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其紗線特性和加工工藝過程如下。
1.粗梳毛紡系統 粗紡毛紗線密度較高,一般在50tex以上(20公支以下),細毛呢多用62.5~111tex(9~16公支)的毛紗,粗毛呢多用125~333.3tex(3~8公支)的毛紗,毛毯一般用333.3tex(3公支)左右的毛紗。選用的原料差,毛紗內纖維排列較亂,表面有毛茸,捻度低,強力較差??棾傻目椢锖駥?,單位面積質量大,絕大部分不顯紋路,表面覆蓋一層茸毛,手感豐滿,彈性好,保暖性強。粗梳毛紡的生產工藝流程為:
原毛→初步加工→和毛加油→梳毛→細紗
2.精梳毛紡系統 精梳毛紗對原料要求較高,多為同質毛,品質支數在60支以上,長度在60mm以上,且長度和細度的均勻度要好,光澤要好,一般不摻用回用原料。毛紗線密度通常為13.9~50tex(20~72公支),紗內纖維較平順,伸直度好,成紗表面較光潔,強力也較高。織物一般較輕薄,密度大,紋路清晰,呢面光潔,手感滑、爽、挺、糯。為了保證織物強力,多使用合股毛線。精梳毛紡的生產工藝流程為:
原毛→初步加工→和毛加油→梳毛→1~3道交叉針梳→直型精梳→條筒針梳→復洗→末道針梳→混條→1~4道針板粗紗→針輪粗紗→細紗→絡筒→并捻
四、麻紡紡紗系統
麻纖維種類較多,按照纖維原料、所用設備及工藝特征主要分為苧麻紡紗、亞麻紡紗和黃麻紡紗三種系統。這里著重介紹苧麻紡紗系統和亞麻紡紗系統。
1.苧麻紡紗 苧麻紡紗使用的原料為經過初步加工的苧麻精干麻,其紡紗工藝流程為:
精干麻→機械軟麻→給濕加油→分磅→堆倉→開松→梳麻→精梳前準備→精梳→并條→粗紗→細紗→并捻→苧麻紗線
2.亞麻紡紗 亞麻紡紗使用的原料是亞麻打成麻。亞麻打成麻是亞麻韌皮層經初加工得到,以束纖維狀態存在,其長度很長但較粗,中間還含有麻屑等雜質。打成麻還需經過帶有針簾的櫛梳機的梳理,將束纖維劈細,并使纖維伸直平行,同時清除麻屑、雜質和疵點,獲得由束狀平行長纖維構成的梳成麻(亞麻工藝纖維)和一部分短麻。由于梳成麻和短麻的長度與狀態差異較大,必須采用不同的紡紗系統分別紡紗。加工梳成麻的叫長麻紡紗系統,加工短麻的叫短麻紡紗系統。其工藝流程為:

五、絹紡紡紗系統
絹紡使用的原料是不能繅絲的疵繭和廢絲,經初步加工后得到的精干綿按一定的長度切斷,再紡成絹絲。絹絲仍具有優雅的光澤、良好的吸濕性能,是高級的紡織原料。其紡紗工藝過程可分為制綿、前紡和后紡三部分。
1.制綿 其工藝流程為:
精干綿→配綿給濕→開綿→切綿→圓梳梳綿(2~3道)→精梳綿
2.前紡 其工藝流程為:
精梳綿→配綿→延展(2道)→制條→并條(2~3道)→延展→粗紗
3.后紡 其工藝流程為:
粗紗→細紗→并捻→整絲→燒毛→成品絹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