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股指期貨基礎26問(2)
- 股指期貨新手寶典100問
- 康成福編著
- 5467字
- 2014-02-17 14:16:52
(6)在進入門檻上,股指期貨的進入門檻要比權證高得多。按照指數5 000點計算的話,買賣一手股指期貨最少需要20萬資金。這使得中小散戶參與比例不會很大,機構投資者相應比重較大。
權證的進入門檻則較低,只要資金賬戶存滿可以買l手(100份)權證的資金就可以了。
(7)在市場規模上,股指期貨的持倉量沒有上限。交易所制定股指期貨合約并不限定數量,只要交易具有對手方,市場具有足夠的流動性,股指期貨持倉量理論上可以達到無限大。由此加大了操縱股指期貨價格的成本和難度。
權證交易中流通總量受發行流通總量和創設流通總量的限制。權證發行人發行權證往往有固定的發行數量,因而市場上可流通的權證數量也是固定的。如果權證市場規模偏小,價格波動幅度就容易偏大。
§§§第9節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有什么區別
股票市場的買空賣空機制,主要是融資融券業務。融資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等機構借錢,用于購買證券,借款到期時,客戶要償還本息,通常稱為“買空”。融券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等機構借入證券后賣出,到期時,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同時還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稱為“賣空”。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區別。
(1)標的物不同
股指期貨的交易對象是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而融資融券的對象是單只股票或者是ETF等產品,都是具體的投資工具。
(2)兩者性質不同
融資融券對投資者是借貸行為,標的仍是現貨全額交易。采用融資方式進行股票交易時,投資者買入股票所需的資金一部分從證券公司借入,另一部分是自有資金;采用融券方式進行股票交易時,投資者交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然后從證券公司借入股票賣出,所以融資融券對投資者來說是杠桿操作,但對登記結算公司來說仍然是100%的錢券交換,是沒有杠桿的,登記結算公司不承擔履約風險。融資買入股票的交易對手可能是全額賣出股票的投資者,融券賣出的交易對手同樣可能是全額資金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是保證金交易,對于期貨交易所(結算機構)來說也是杠桿操作,因此期貨交易所(結算機構)要承擔風險。
(3)保證金比例不同
融資融券中的保證金比例一般是由證券監管部門規定的,而期貨的保證金水平由期貨交易所(結算機構)決定。一般來說,融資融券的保證金收取比例要遠高于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比例。
(4)成本不同
股指期貨由于是保證金交易,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來結算盈虧。因此,股指期貨有放大的杠桿作用,但是沒有放大的財務成本。融資融券由于是借貸行為,必然存在利息問題,雖然也有放大作用,但是要支付相當的利息。
§§§第10節 股指期貨對股票市場有什么影響
股指期貨離我們越來越近,股指期貨的走勢對現貨市場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這對于每一個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都是需要搞清楚的問題。
1.股指期貨和股票現貨的交易量呈雙向推動態勢。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在1982年推出S&;P500股票指數后,短短三年時間里,股指期貨和現貨交易量大幅提高。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貨后,股票交易量當年就增長了60%。
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后,由于利用股指和股票套利是一種極低風險的操作,所以將會吸引大量套利資金進入;同時,由于有了股指對股票的避險作用,使眾多的大機構更加放膽建立股票頭寸,例如保險基金、社保基金等。因為有了股指期貨而帶來的新增資金量,將促使兩個市場的交易量得到共同提高,形成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
2.股指期貨將影響交易股票的思維方式?
有了股指期貨以后,做股票的動機就比以前更多了。也就是說,市場上除了原有的那些交易動機外,還多了避險、套利的交易動機。那么,影響股票行情的因素就更多了,投資者的思維方式就更復雜。例如,即使不做期貨的股票投資者,在買賣某只股票時就應考慮到:這只股看起來好,有大機構買進,但機構的買進是否只是在做期現套利,若是,則這只股就不一定是表面的那么好。
另外,有了股指期貨后,股指的成份股將會更加活躍。199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15日期間,境外證券市場除了日本和德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指期貨標的指數年平均漲幅都要超過非標的指數,年平均超過幅度在10%左右。這是由于機構投資者在決定持股結構時,都要考慮到只有買進成份股,才能保證運用股指的避險效果,甚至要考慮到自己在股指中的話語權。所以,股價指數所包含的成份股,理所當然的是選股的首要目標,特別是主要成份股。因而形成了股價指數成份股的流動性和報酬率相對更高。
隨著滬深300指數期貨的推出,今后資金的關注焦點將會主要集中在滬深300指數及其樣本股上。相同條件之下,滬深300成份股的投資機會將會更高,這就是最近以來權重股被追捧的原因。對此,投資者應積極關注。
3.股指期貨行情一般會領先股票大盤?
很多實證研究發現,在市場有重要轉折時,股指期貨和股票兩個市場間的價格變化存在著時間差,股指期貨行情能領先于股票大盤。例如臺灣市場、新加坡市場等,在有重大轉折時都有此現象。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能影響行情的重大信息總是首先作用在股指期貨市場上。因為投資者收到重大信息時,總是想盡快完成交易,特別是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大量現貨持倉由于沖擊成本、市場深度、廣度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在得到信息后從股票市場迅速脫手。這就只有通過股指期貨才能做到。以滬深300股指期貨為例,賣10手股指相當于賣出600多萬元的股票,而賣出10手股指期貨的速度是很快的,所需資金和成本也是較低的;但要賣出價值600多萬元的股票,所花時間相對很長、沖擊成本較高。因此,如果市場有重大的轉折,信息首先會體現在股指期貨上,形成股指期貨行情總是領先于現貨市場轉折。
在實務操作上,將來我們的投資者,可以參考股指期貨市場對大盤是否有率先回檔、止跌或反彈跡象,這樣來修正對未來行情走勢的判斷。
但這種領先,只在重大轉折時才最有效。
§§§第11節 股指期貨如何對沖市場風險
股票市場的風險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非系統性風險,也就是上市公司的個體因素引起的單個股票價格的波動。這種風險可以通過多元化分散投資來減少損失。另一種風險是系統性風險,主要是市場上大部分股票一起漲一起跌,俗稱“大盤風險”。如果大部分股票都在跌,再怎么多元化分散投資,也沒法避免損失。系統性風險涉及的面很廣,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也會比較嚴重。對市場運行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市場風險沒有釋放和化解的渠道,風險總是不斷積聚,造成的后果就是市場運行的大起大落。
股指期貨是一種規避大盤波動風險的金融工具。如果股市處于下跌通道,投資者已經持有股票,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選擇做空,也就是先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如果指數進一步下跌,再買入相同數量的股指期貨進行平倉,高賣低買獲取收益,用以彌補持有股票的虧損,通過兩個市場的反向交易,避免了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
例如:某個投資者股票賬戶上有4萬股股票C,每股50元,賬戶市值200萬元,此時滬深300指數漲到6 300點,投資者非常擔心大盤漲得過高,但是手上股票代表的上市公司C基本面又非常好,漲幅也不大,市盈率也不高,近期大股東還有注入資產的可能,賣出可能會失去重大機會。此時,投資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貨來對沖大盤下跌的風險。投資者用28.8萬元的保證金,在6 400點價位開了一手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如果兩周后,大盤出現調整,滬深300指數跌到5 200點,股票C也受大盤拖累,下跌到40元,此時股票賬戶上虧損40萬元,而股指期貨上盈利36萬元,合計只虧4萬元,如果沒進行股指期貨套期貨保值,虧損將達到40萬元。如果兩周后,大盤繼續盤升到6 500點,上市公司C資產注入實現漲到70元,股票賬戶上將盈利80萬元,股指期貨虧損3萬元,合計盈利77萬元。這樣,投資者短期不用賣出股票,就規避了大盤可能下跌帶來的風險。
由于股指期貨具有避險功能,使資本市場更富彈性,提高了市場應對沖擊和風險的承受能力。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當日,紐約股市暴跌,之后連續4天停盤。在恢復開盤之后,S&;P 500指數期貨的交易量與持倉量均大幅度增加,充分顯示出現極大風險時市場參與者對利用股指期貨規避風險的強烈需求。不久后,美國金融市場很快穩定下來,并沒有發生人們預期的長期大幅下跌的情況。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對此評價說:“金融系統也因此發展得比20多年前更靈活、有效和富有彈性,世界經濟也因此變得更富彈性。”
§§§第12節 股指期貨合約包含哪些要素
股指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準化協議,是股指期貨交易的對象。一般而言,股指期貨合約中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合約標的,即股指期貨合約的基礎資產,如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合約標的即為滬深300股票價格指數。
2.合約價值,合約價值等于股指期貨合約市場價格的指數點與合約乘數的乘積。
3.報價單位及最小變動價位,股指期貨合約的報價單位為指數點,最小變動價位為該指數點的最小變化刻度。
4.合約月份,指股指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月份。
5.交易時間,指股指期貨合約在交易所交易的時間。投資者應注意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時間可能有特別規定。
6.價格限制,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交易價格的波動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規定的漲跌幅度。
7.合約交易保證金,合約交易保證金占合約總價值的一定比例。
8.交割方式,股指期貨采用現金交割方式。
9.最后交易日和最后結算日,股指期貨合約在最后結算日進行現金交割結算,最后交易日與最后結算日的具體安排根據交易所的規定執行。
§§§第13節 股指期貨適合誰用
從事期貨交易,既可能賺錢也可能虧錢,有時還可能虧得很慘。按理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可對于初入市的交易者來說,獲利的期望值都比較高,又沒有實際操作經驗以及虧損的經歷,所以對風險的認識通常是比較模糊的。
一些新入市的投資者會這樣想,期貨交易是有風險的,不過,只要我小心一些,虧損的可能性就不大,即使虧損,也不至于大虧,但如果能抓住機會大贏一把,則什么都有了。這種想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舊暴露出對風險意識的認識不足。因此,要投資股指期貨,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風險,要知道哪些人比較適合,哪些人不適合。
第一類是長期以來總是賺了指數虧了錢的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對于大盤的漲跌判斷準確,但是選股卻總是把握不好,要么不敢買入漲幅巨大的績優股,要么是看著ST的股票連續漲停心中激動卻不敢出手,買入的股票卻總在原地踏步。這樣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他們如果投資股指期貨則戰績應該會優于投資股票。
第二類是對風險厭惡的投資者。他們買入股票后擔心大盤下跌拖累自己的持股下跌,那么在買入股票的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就可以對沖掉大盤下跌的系統性風險,這樣的投資者適合參與股指期貨,但是目前我國這樣的投資者并不多。
第三類是看空股指的投資者。由于我國股市尚沒有做空機制,那么在股市出現暴漲需要回調的時候,一般的投資者只能采用空倉觀望的策略,但是激進的投資者就可以在此時做空股指,獲取更高的利潤。
第四類投資者是賭博性極強的投機者。這類投資者敢于參與認沽權證的炒作,敢于追捧各種博傻品種,經歷過大風大浪,有自己的止損理念,投機意識極強。很多股市的成功人士屬于這樣的人,他們很適合股指期貨的交易,但是他們在投資者中的比重極低。
§§§第14節 基差時怎么回事
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即: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第15節 股指期貨的交易所在哪
中金所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簡稱,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準,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對于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積極地籌劃、推出股票指數期貨、期權,并深入研究、開發國債、外匯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
中金所是為各類市場參與主體提供股指期貨的交易、結算等服務的機構,并依照中金所規則擔保股指期貨的履約,其本身并不參加股指期貨的交易。中金所主要有以下職能:
(1)組織安排金融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上市交易、結算和交割。
(2)制定業務管理規則。
(3)實施自律管理。
(4)發布市場交易信息。
(5)提供技術、場所、設施等服務。
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無論是買還是賣,凡是新建頭寸都叫開倉。交易者建倉之后手中就持有頭寸,這就叫持倉。而平倉是指交易者了結持倉的交易行為,了結的方式是針對持倉方向作相反的對沖買賣。由于開倉和平倉有著不同的含義,所以,交易者在買賣股指期貨合約時必須指明是開倉還是平倉。比如,某投資者在12月15日開倉買進1月滬深300指數期貨l0手(張),成交價為1400點,這時,他就有了10手多頭持倉。到12月17日,該投資者見期貨價上漲了,于是在1415點的價格賣出平倉6手1月股指期貨,成交之后,該投資者的實際持倉就只有4手多單了。如果當日該投資者在報單時報的是賣出開倉6手1月股指期貨,成交之后,該投資者的實際持倉就不是原來的4手多單,而是l0手多頭持倉和6手空頭持倉了。
§§§第16節 什么是開倉、持倉、平倉、爆倉、爆倉
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無論是買還是賣,凡是新建頭寸都叫開倉。
交易者建倉之后手中就持有頭寸,這就叫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