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毛澤東與四書五經(1)

“六年私塾”奠定國學基礎

1936年10月,經不住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堅決要求,毛澤東一連幾夜,敘述了他自幼年的人生經歷。他說:

我8歲那年開始在本地一個小學讀書,一直在那里讀到13歲。清早和晚上我在地里勞動。白天我讀儒家的《論語》等四書。

對這6年的私塾讀書生活,毛澤東后來曾這樣概括:“我過去讀過孔夫子的書,讀了‘四書’、‘五經’,讀了6年。”

對于每一位當今中國人而言,無論他多么時尚,也無論他甚至連一句“經”都沒讀過,但對“四書”、“五經”這些詞兒,應該是耳熟能詳的。

據《禮·互解》及《莊子》記載,“經”原本有六部,即《易》、《書》、《詩》、《禮》、《樂》、《春秋》,后來由于秦始皇焚書,《樂經》散失,僅存《樂記》一篇,被并入《禮記》之中,于是成為“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從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起,五經就被規定為科舉用書,一直沿用到清末。

“四書”的確定,則是南宋理學家朱熹之功。他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完善儒家學說,建立系統的包羅萬象的理論體系,在原有五經的基礎上,把《論語》、《孟子》也提升到“經”的地位,再從《禮記》中分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并列,合稱之為“四書”。

關于朱熹編注四書,朱自清先生有這樣一段概括的話:“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學》的提綱挈領,便能領會《論》、《孟》里精微的分別去處;融貫了《論》、《孟》的旨趣,也便能領會《中庸》里的心法。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該修養道心,克制人心,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領會《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從大處著眼,讀天下的書,論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將《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學》、《論》、《孟》合為四書,作為初學者的基礎教育。后來規定四書為科舉用書,原也根據這番意思。不過朱子教人讀四書,為的成人,后來人讀四書,卻重在獵取功名;這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

由于四書五經比較艱深,成年人理解起來也比較吃力,更別說剛入學的孩童了。于是,在古代社會,逐漸形成了一套兒童啟蒙用書——“蒙學”。舊時村塾蒙學最普通的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此外還有《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

據記載,毛澤東在初入私塾時,先讀的就是這類蒙學教材。這類書,用簡短的駢儷句式,且多押韻,兒童讀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既能識字,又長知識,以至終生不忘。其中傳達的自然觀、倫理觀、道德觀、價值觀、歷史觀等,活潑鮮明,通俗易懂,因之在民間廣泛流傳。所謂“讀了《增廣》會涉罵,讀了《幼學》會講話”,因為《增廣》多談世態人情,《幼學》多詞匯典故。這些書的內容雖同屬封建文化的范圍,不免宣揚封建思想意識,甚至還有庸俗無聊和迷信荒誕的東西,但在識字、傳授基本知識、進行生活教育和端正道德規范方面,還包含不少有益的成分,是不可一筆抹殺的。這種蒙書在中國文化傳承過程中,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價值。

《三字經》相傳為南宋王應麟編纂,明清兩代續有增補,全書共376句,包括天文、地理、典籍、歷史、人物以及社會人生種種,簡要賅博,便利記誦。章太炎說:“觀其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以較梁人所輯《千字文》,雖字有重復,辭無藻采,其啟人知識過之。”

作為封建社會的兒童啟蒙教材,《三字經》的確是編得很高明的。書中故事,貫穿孔孟儒家思想,但也有許多勸勤教儉,鼓勵讀書,傳授學習方法的內容。如關于兒童教育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關于讀書方法的:“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還有盛贊家貧而苦讀者:“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三字經》中的許多句子,即使沒有讀過的人,也耳熟易解,可以順口背出幾句。

《幼學瓊林》成書于明末,可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簡明通俗小百科,也可說是民間常用的成語典故小詞典。天文地理,古往今來,朝廷制度,名臣武將,文事科第,人情世故,家庭婚姻,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藝,以至鳥獸花木,神話傳說,無所不包。人們生活中慣用的詞匯格言,習慣常見的成語典故,不論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在書中大都可以找到,所有這些都以對仗聯語表之,其中釋文尤為簡練恰當。短者才幾字(“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長者也不過20多字(苻堅自夸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脫穎)。全書聯語不下一兩千條。

比如:“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平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彼此不合曰齟齬,欲進不前曰趑趄。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事宜鑒前,曰覆車當戒。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管中窺豹,所見不多;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此魏征之對太宗;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此子產之諷子孔。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交孫策與周瑜。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李義府陰柔害物,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詭諂人,口蜜腹劍。”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彼此不合,謂之參商;爾我相仇,如同冰炭。”

這里面,有詞語的解釋,有典故的介紹,有成語的運用,又蘊含著封建社會為人處世的道理。采用對仗的聯語形式,不僅有助于記憶,也有助于學習吟詩作賦。

上面引述的一些成語典故,如中流砥柱、前車之鑒、坐井觀天、兼聽則明、口蜜腹劍、物極必反等等,在毛澤東的文章講話和詩詞中都可以找到。

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毛澤東提出“耕三余一”的口號,這在《幼學》中為“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庶幾遇荒有備”。“泥丸可以封函關”中的“泥丸”出現在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中——“烏蒙磅礴走泥丸”。而“吳剛伐月中之桂”的神話典故,則出現在毛澤東的詞作《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對《增廣賢文》毛澤東也是熟悉的。“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后人”、“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等等,這些話或見于毛澤東的文章著述,或常出現于他的口頭談話中。

總之,毛澤東對“六年孔夫子”的私塾生活中讀枯燥難懂的儒家經典是非常反感的,但也正是這六年,使他學會了閱讀、寫文章,給他奠定了深厚的國學功底。

毛澤東對《論語》爛熟于胸

今日中國,隨著于丹教授《于丹〈論語〉心得》在大江南北的一紙風行,街頭巷尾,男女老幼,大有“開口便談《論語》”的勢頭。

儒家經典是國學的核心。儒家經典,按通常的說法,就是四書五經。而《論語》是四書之核心。所以,薄薄的三萬來字的《論語》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中國舊時代,在長達兩千年的時期里,《論語》被指定為士子科舉考試的“必考教材”,所以舊時代讀書人從很小時就開始攻讀背誦《論語》。

毛澤東出生時,正是清朝末年,那時科舉還沒有廢除。他從8歲時開始,每天讀的就是以《論語》為主的儒家經典。和今天的孩子比較而言,可以說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是“很早”就接觸了“國學經典”,自然他的國學基礎是非常深厚的了。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匯編作品。因為這部核心的國學經典中,記錄有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言行,所以其編撰者不可能是孔夫子。

那么,《論語》的編撰者到底是誰呢?歷來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泛指孔子門人為編纂者。《漢書·藝文志》中說:“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這是最早論及《論語》之編撰者的記載。

第二種說法認為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東漢鄭玄說:“《論語》乃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定。”

第三種說法認為是子夏等人所撰。《論語崇爵讖》:“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事)素王。”

第四種說法認為是曾子之弟子所撰。持此議者為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他在《論語辯》中說:“孔子弟子,曾參最少,少孔子四十六歲。曾子老而死,是書記曾子之死,則去孔子也遠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無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為之也。”

第五種說法認為是曾子、有子的弟子所撰。北宋理學家程頤說:“《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閔子弟子所撰。宋永享以《論語》對閔子稱字不稱名,認為《論語》出于閔氏弟子。

以上幾種說法中,第四、五說常為近世學者所采納。如當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先生認為《論語》“是有若、曾參的門人編纂的”。著名學者楊伯峻認為“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寫”之說“很有道理”。

還有些學者認為《論語》既非一人所記,亦非一時輯成,在諸說理由并不充足的情況下,《論語》編撰者還是不具體確指為妥。

《論語》作為孔子言論之匯編,雖非一人所記,也非一時所成,但總體上能呈現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體系。

現代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說:“《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一個偉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節目:如‘君子’、‘仁’、‘忠恕’等,如‘時習’、‘闕疑’、‘好古’、‘隅反’、‘擇善’、‘困學’等,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

少年毛澤東天資聰穎,記憶力和領悟力超群,所以這“六年孔夫子”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使他對《論語》的章句爛熟于胸。這從他青年時期對《論語》的信手拈來的引用中就可以略見一斑。

1913年,毛澤東在師范讀書時,作了不少讀書筆記,題名為《講堂錄》。在《講堂錄》中,毛澤東多次引用《論語》。如:

古者為學,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夫子以好學稱顏回,則曰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不貳過,蓋行事之大難者也。徒眾三千,而僅以好學稱顏回;稱顏回而僅曰不遷怒不貳過,此其故可以思矣。

這段話中,“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出自《論語·學而》,該篇中孔子告誡弟子先要躬行“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然后,“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毛澤東借此說明行事比學文更重要的道理。

“不遷怒,不貳過”,出自《論語·雍也》,該篇中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哪個最好學,孔子答:“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毛澤東借此發揮:品行是行事之大難者,因此更加重要。

《講堂錄》中毛澤東還寫道:

人之為人,以賢圣為祈向,而孝、義、廉、恥即生焉。然曾參孝矣,不識小受大逃之義;申生孝矣,不知陷親不義之通;陳仲子則亦廉哉,則有譏其太矯;冉子好義,而不知周急不繼富為君子之道;原憲知恥,辭粟不以與于鄰里鄉黨之中,是何也?學有不足也。

這里講的曾參、申生、陳仲子、冉子、原憲皆孔子學生,事跡見于《論語》。

毛澤東認為這些被先儒列為孝、義、廉、恥的代表人物,有時難免也做出一些有違禮義的事,其原因在于學習、理解、體會得不夠。

在《講堂錄》中毛澤東還寫道:

孔子嘗言志矣,曰:志于道,善于德,依于仁,由于義。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曰:士志之道,而恥惡衣惡食也,未之有也。

這些話見于《論語》中的《述而》、《公冶長》、《里仁》三篇。毛澤東摘錄這幾句,除體會圣賢之志外,還表露出他自己的道德追求。

1916年12月9日,毛澤東在致黎錦熙的信中,又提到了《論語》:

昔者圣人之自衛其生也,魚餒肉敗則不食,《鄉黨》一篇載之詳矣。

《論語·鄉黨》中的原文是這樣的: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得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沾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無疑,《論語》中記載的孔子的一番飲食之道引起了毛澤東的興趣。

1917年4月1日,毛澤東發表在《新青年》上的《體育之研究》中,也談到了《論語》中講的養生之道:

有圣人者出,于是乎有禮,飲食起居皆有節度。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如果不是在“六年孔夫子”的私塾學習中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那么對于在長沙致力于“新學”的毛澤東而言,就不會在他的文章和書信中如此準確恰切地引用《論語》中的章句。

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對孔子和《論語》基本是采取一種學習、接受的態度。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之后,毛澤東開始以唯物辯證的犀利眼光分析《論語》,并且站在全新的立場上靈活地運用《論語》句典,為革命斗爭的現實服務,為中國的解放事業服務。

毛澤東妙用《論語》句典

由于少年時期的耳濡目染和朗讀記誦,使毛澤東對《論語》爛熟于心。正因為爛熟于心,所以在成年后的寫作和講話中,能夠信手拈來地引用《論語》的名言警句,恰切地為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服務。

在目前公開發表的毛澤東的文章和講話中,《論語》中的名言警句俯拾皆是:“一言以蔽之”、“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每事問”、“過則勿憚改”、“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朽木不可雕也”、“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也,祿在其中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速則不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恥下問”、“言不及義”、“逝者如斯夫”、“是可忍,孰不可忍”、“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等等。

在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后,毛澤東堅持一分為二地對待《論語》,即對其中有益的、具有進步意義的言論予以肯定;而對其中迂腐的、與時代精神相背離的內容予以揭露和批判。

這里僅舉其中四例,引導讀者諸君體會一下毛澤東妙用《論語》句典的高超藝術。

1.革命不能“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

在大革命時期,毛澤東于1927年3月發表了非常有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文章中,在談到農民革命時,毛澤東說: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這段話里,一連活用了《論語》中的兩個傳播很廣的短語,一個是“文質彬彬”,一個是“溫良恭儉讓”。

“文質彬彬”一語出自《論語·雍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這里“質”意為“質樸”,“文”意為“文雅”。“質”與“文”是孔子品評人格修養的一對范疇,在他看來,理想的人格就在于質樸與文雅的統一和中和。

“溫良恭儉讓”一語出自《論語·學而》: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里的溫、良、恭、儉、讓即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是子貢講述孔子與聞國政的方法,同時也贊美老師的為人。后來,溫、良、恭、儉、讓,被儒家奉為完美人格的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肇源县| 中超| 泰安市| 武定县| 平乡县| 松原市| 牙克石市| 化德县| 克东县| 买车| 都匀市| 大同市| 昌平区| 岚皋县| 沅江市| 济南市| 喀喇| 临沂市| 澄江县| 阳江市| 明星| 寻乌县| 鹤庆县| 茂名市| 鲜城| 杭州市| 衡东县| 仁怀市| 扬州市| 梧州市| 巴东县| 大关县| 工布江达县| 阿拉善盟| 西乌珠穆沁旗| 旬阳县| 荥经县| 上蔡县| 澄城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