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內驅力——成功的原動力(1)
- 心靈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 劉振中
- 4794字
- 2014-02-12 15:56:32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內心總有一種求勝的欲望,并把成功看成是自身權力范圍內一個目標。出于本能,他們喜歡成為贏家,常常把商業活動當作一種游戲。他們的秘訣在于了解游戲法則,以及擁有主宰這些法則的欲望。他們渴望成功,永不言敗!
§§§第一節什么是內驅力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隨意而為的,更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成功,源于一種內在的精神動力。正是這種內在的精神動力,驅使人們產生成功的欲望并不顧一切地為之努力,為之奮斗和拼搏,這便是內驅力。
什么是內驅力
如果談到杰出的銷售人員,你肯定不會馬上想到托馬斯·愛迪生。因為眾所周知,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也是一個偉大的銷售家!
實際上,愛迪生需要銷售所有他發明出來的東西。從留聲機和辦公室里的口述機到電燈泡——他一舉銷售給了全美國200多家公司,他要銷售的東西太多了。
想想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幾乎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不斷碰壁,還有好多人想盜取他的專利——他的動力是什么?是什么使他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才能實現沒有人實現過的目標?又是什么力量使他堅信他所做的事情能夠實現?
正是不可遏止的成功愿望使他獲得了成功。而這種不可遏止的成功愿望,我們稱之為成功驅動力,亦即內驅力。
內驅力是一種潛在的能量,它是由內部釋放出來的,而不是外部強加給我們的。
成功驅動力的內部因素包括:
(1)目標清晰——擁有清晰、具體的目標,知道你想要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2)可能性觀點——相信實現目標是可能的,只要付出適當的努力。
(3)價值——知道自己行為的靈魂、道德和倫理信念。
(4)認同感——深信自己應該擁有更高的成就。
(5)支持性環境——包括能夠支持和鼓勵你去實現更高目標的人、場所和事物。
當這些因素在內部達成一致時,你會自然地釋放出更多的成功驅動力。能量的釋放是“果”,而這些因素的一致性是“因’。當你作用于“因”之上時,相對應的“果”就會很神奇地出現。
內驅力的作用
缺乏內驅力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將會一事無成。內驅力能夠使我們:
(1)對生活充滿樂觀和激情;
(2)對成功充滿強烈的欲望;
(3)滿腔熱忱、熱愛自己的事業;
(4)向著既定的目標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5)勇敢地迎接競爭和挑戰;
(6)危急關頭全力以赴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7)堅持自己的觀點,堅信自己的信念,永不言敗。
§§§第二節內驅力是怎樣產生的
成功的動力源于何處?一般的觀點認為,是成功帶給人們的豐厚的回報。我們不否認有些這方面的因素。但我們對于成功者的理性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成功的動力首先源于你的從業動機。動機產生欲望,欲望驅使行動,行動則表現為熱愛自己的事業。
熱愛自己的事業
熱愛自己的事業是內驅力產生的根本所在。但要做到熱愛自己的事業,你首先必須完全了解是什么力量驅動著你,是什么力量讓你每天早晨聞雞起舞,每天晚上夜深而眠,千方百計、不顧一切地全力以赴。
下面是一份名為“事業內驅力”的問卷,深入研究了九大從業動機。請仔細閱讀問卷指導,看看你的情況怎么樣。
【說明】
在你完成這份問卷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比較兩個看上去完全相關或完全無關的選項時非常吃力,但是請務必堅持。以這一原則指導你權衡不同的選擇,而事實證明這種約束是完全必要的。答案無所謂正確或錯誤,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喜好。因此請盡可能誠實客觀地回答問題。
下文列出了人們在被問及自己的從業理想和需求時經常回答的36對動機。你必須評估每一對句子中與你觀點相近的陳述,并為每對陳述句分配3分:你可以將所有3分全部給一個陳述,也可以給一個陳述2分,給另一個陳述1分。在每句陳述句前的字母是供打分用的,在本階段你對此無須考慮。
(1) A. 我只會對極高的生活水準感到心滿意足。
B. 我希望對他人有極大的影響力。
(2)C. 我只會在工作成果能夠真正反映其自身價值時才會感到滿意。
D. 我想在自己從事的范圍內成為專家。
(3)E. 我想在工作中運用我的創造力。
F. 和自己喜歡的人共事,這對我非常重要。
(4)G. 要是有能力自由選擇想做的事,那我會非常滿意的。
H. 我希望很有把握地確認自己的財務沒有問題。
(5)I. 我喜歡那種受尊敬的感覺。
A. 坦率地說,我希望自己能夠發大財。
(6)B. 我想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領導角色。
C. 我愿意做那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即便它們可能不會給我帶來物質上的獎勵。
(7)D. 我想感到自己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專業技能。
E. 我想干一些被人們承認的,我獨立完成的事情。
(8)F. 我會在工作中尋求與他人建立更深的社會關系。
G. 自己決定如何支配時間會使我獲得滿足感。
(9)A. 除非我已擁有充分的物質生活條件,否則我不會滿足。
D. 我想徹底向自己證明,我確實了解自己的工作規范。
(10)C. 我的工作是我尋求生活真諦的一部分。
E. 我希望我做的事情能掛上我自己的名字。
(11)A. 我盡力使自己能買得起我想要的任何東西。
H. 一個長期穩定的工作對我很有吸引力。
(12)B. 我想扮演一個對他人有影響力的角色。
D. 我喜歡成為本職領域的一位專家。
(13)C. 我的工作要在范圍更廣的社區內發揮積極作用,這對我而言非常重要。
F. 在工作中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對我很重要。
(14)E. 我希望我個人的創造力能有更大的發揮余地。
G. 我更喜歡成為自我的主宰。
(15)F. 在工作中與他人保持密切聯系會讓我有特別的滿足感。
H. 我喜歡對自己的生活未雨綢繆,對自己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充滿信心。
(16)A. 我希望自己更輕松地花錢消費。
E. 我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真正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
(17)B. 坦白地說,我想告訴別人應當如何行事。
F. 對我而言,與他人保持緊密聯系事關重大。
(18)C. 我把我的職業生涯看作是尋求生活更大意義的一部分。
G. 我希望對自己做出的決定承擔全部責任。
(19)D. 我會喜歡自己作為專家的聲望。
H. 只有我的職業非常可靠時,我才會感到放心。
(20)A. 我渴望象征財富的外部標志。
F. 我想通過自己的工作逐步了解新來的員工。
(21)B. 我喜歡扮演一個操控他人的角色。
G. 我希望能夠挑選自己承擔的任務。這對我很重要。
(22)C. 如果我的工作會有成果,我會盡心竭力去工作的。
H. 我會很樂意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靠退休金過日子。
(23)F. 在工作中,親密無間的人際關系會使我很難從現在的工作崗位上跳槽。
I. 我希望別人將我視為權力機構中的一分子,這對我十分重要。
(24)B. 我很樂意掌管人員和資源。
E. 我希望創造出無人創造過的東西。
(25)C. 我相信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那些單純對我的職業有利的事。
I. 我努力爭取大眾的認可。
(26)E. 我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
H. 我通常只打有把握之仗。
(27)B. 我希望別人很認真地對待我的領導藝術。
I. 社會地位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激勵因索。
(28)A. 高標準的生活對我很有吸引力。
G. 我希望工作中上司對我管得不要太嚴。
(29)E. 我希望在我的工作成果上能寫上我的名字。
I. 我努力追求別人對我的成績的賞識。
(30)B. 我寧愿被別人領導。
H. 如果我看不到我的職業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那么我會感到憂心忡忡。
(31)D. 我很樂意成為一名具備寶貴專業知識的人。
G. 要是我不必與他人保持一致,那么我會很開心的。
(32)G. 我不想成為大方向盤上的一個小齒輪。
I. 地位較高的職位會使我很滿意。
(33)A. 我想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為了贏得物質回報。
C. 我把工作看成是豐富我個人職業經歷的一種手段。
(34)I. 我希望在工作單位中找到一個備受尊敬的職位。
H. 有安全感的未來對我總是很有吸引力。
(35)F. 我認為能與人意氣相投,萬事足矣。
D. 能夠做出專業貢獻會使我很有滿足感。
(36)I. 我會喜歡那些以高級職位為象征的社會地位。
D. 我渴望達到高標準的專業能力。
這份調查問卷打分方法為:將你為A、B、C、D、E、F、G、H、I的每一項打的所有分數加起來,請對總分進行核算,總分應當為108分。然后將“從業動機評估表”中每個字母項的分數圈出來,將這些圈綜合起來,就能創建你個人的從業動機的評估表。
【從業動機評估表】
以下是九大從業動機。找出你的從業動機:
A:物質(回報)型:追求享受、財富和高標準的生活。
B:權力(影響)型:追求對他人和資源的掌控。
C:價值型:追求從事一種自認為有價值的職業。
D:專業型:追求在專業領域內的高度成就感。
E:創造型:追求創新,希望從事被外界認為獨家首創的事情。
F:合作(關系)型:追求在工作中與他人建立各種有益的關系。
G:獨立(自主)型:追求獨立性,希望有能力自行做出決策。
H:安全(可靠)型:追求穩固的、可以預知的職業前景。
I:地位型:追求被人們贊揚和崇拜。
你的前兩個或前三個打分最高的類型,就是你的主要從業動機,也是構成你的生活道路的精神源泉和選擇職業方向的動力。如果不了解這些從業動機,那么我們面臨的危險就在于:我們尋求工作或升遷機會只是為了按部就班,得過且過,或者只是按他人的期望行事。然而如果一個工作并不能滿足我們的擇業動機,我們就會逐漸精神委靡,缺乏興趣,甚至是一蹶不振,完全不是意氣風發的樣子。這時候,你就應該精心準備你的履歷,把它投送到職業中介機構或者獵頭公司那里。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你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而這就是那些得到快速晉升的經理們為擠入高層時慣用的談判策略。你不一定辭職離開,但是這種舉動會為你增添談判的信心。另一方面,這份調查問卷可能會使你發現自己接受全新挑戰的愿望。如果的確如此,那么你可以運用自己在從業動機理論方面的知識,來應對那些面試你的人:舉例而言,如果面試者有強烈的權力(影響)型動機,你就可以問他:自己從屬于哪一位上司?自己的職位在整個公司處于什么樣的水平?等等;而如果你的面試者是專業型的,那么你在和他討論職位或其他問題之前就要詢問這家公司提供培訓和教育的情況。
以下所列舉的內容,對于你的分數頗有值得留心和反思之處。
1.問清自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目前的職位是否能滿足你的主要從業動機?如果不是,你必須立刻轉換自己的職業角色,或者說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快換個工作。我們知道這件事并不像說的那樣簡單。但是常常在某些領域中,有些工作是我們心甘情愿去做的,或者是當你把自己的爛攤子交給別人去收拾時,這些人會對它們產生濃厚興趣(要求你的部門或團隊中的所有人都能完成這份調查問卷)。這樣的話,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中令人滿意的部分。
2.你最主要的從業動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比如說,如果你想離開一家大公司,創立自己的企業,那么你的從業動機評估表也許會顯示出:你在權力型以及獨立(自主)型方面的分數都非常高,這種情形是一種成為企業家的征兆。同時可能出現的是物質(回報)型方面分數較高,但是這種可能性要比前兩項高分的可能性小一些。如果你身上出現這種情況,那么要事先計劃好做自己的事情。
3.留心你的各項動機之間的分數是否出現自相矛盾。例如,如果你在獨立(自主)型和安全(可靠)型兩項都打了高分,這可能是由于你在錯誤的工作崗位上而堅持不挪窩,因為這份工作很牢靠。或者是你可能為一家慈善機構工作,但是卻看重物質利益。這完全是走錯了門!
協助他人獲得成功
如果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你還需要在調動自己個人積極性的同時,重視他人的積極性。你若孤軍作戰,必定沒有成功的希望。有一本名為《魚從頭部開始腐爛》的書中,總結了經理們的致命錯誤是:當壓力開始加重時,他們便開始獨自完成任務。他們更樂意做輕松自在的事情,而不是從工作需要出發。假如你了解促使人們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的因素,那么這種與其說是管理還不如說是走過場的行為完全可以避免。
事情并不總是一帆風順。我們的錯誤是設想其他人積極性受到激發的方法和我們完全一樣。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激勵他人的因素是什么?我們怎樣逐個激勵他們?如果我們不考慮到這種情況的話,我們會很容易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