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種子用戶是迭代的必要條件

在一次圈子聚會上,我聽到過這么一個故事:有家公司研發了一款新產品,在內部迭代了十多次,每一次發布,員工都覺著產品的各種體驗很不好,因此多次進行改版,改版十多次后,產品終于差強人意。他們對外宣稱產品已經迭代了十多次。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所謂的迭代指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或者結果,重復反饋過程的活動,每一次重復都稱為一次迭代,每次迭代獲得的數據都作為下次迭代的初始值。

舉個例子,某個產品的完成期限是6個月,那么我通常在第一個月生產出產品,在此階段,產品是不完美的,很多功能沒有添加、很多細節沒有考慮,BUG很多,不穩定,不過客戶看到產品后,會提出更符合其需求的修改意見,如此,你就明白當下產品與客戶所需的產品間的差距。

然后下一個月根據客戶的意見,在需求分析、框架設計、代碼、測試等基礎上改進,拿出一個較為完善的產品,提交給客戶,客戶會再次提供意見。如此反復進行多次,產品的功能、外觀、細節、體驗、質量等逐漸吻合客戶的要求,直至推出客戶滿意的產品。

迭代做法的好處是能在前期確定所研發的產品是貼近客戶要求的,不會等花了大量心血和時間,最后卻發現產品根本不符合客戶的要求。

因此,故事里那種情況根本不叫迭代,自己內部多次改進,只意味著事前計劃做得不到位、沒理清產品的戰略。下面我們簡單講述下種子用戶在產品迭代過程中的作用。

在產品研發期間,及時獲取種子用戶的反饋,將每個版本迭代的間隔時間縮短,快速改進和完善產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打磨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從方法論來說,在初期最小可行化產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能降低產品推出前的成本,用下圖表示為:

從產品概念的提出開始到需求采集階段,到產品的研發至正式上線前,產品經理需要維持好與種子用戶的關系。

總的來說,種子用戶對產品的幫助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愿意配合。產品通常為解決某類需求或者痛點為出發點的,種子用戶通常有較強的需求,或者是受此痛點折磨許久,產品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自然會愿意嘗試使用產品,并提供反饋。如果產品找不到愿意嘗試、反饋建議的人,很大程度上說明產品概念存在問題,并未滿足用戶的需求和解決痛點。

其次是寶貴的反饋建議。因為需求和痛點的存在,種子用戶事實上已經想辦法去解決,可以了解他們的做法,聽取他們對產品的建議或者新想法,可以從中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是種子用戶被稱為是“用戶顧問”的緣故。

第三是容忍度較高,可以忍受細節等用戶體驗的不完善之處。種子用戶自身由于能力不足、資源匱乏,因而自己提出需求或痛點,自己對某應用有想法而無法實現,此時,產品出現了,他們對產品的容忍度很高,會幫助產品不斷完善,進行迭代,直至產品符合他們的要求。

第四是利于口碑傳播,成為產品的義務推銷員。如果產品符合用戶的要求,能切實解決問題,體驗很好,這些用戶就會幫助你進行宣傳,要知道,用戶的口碑通常是產品成為爆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選擇種子用戶時,應精挑細選,盡量選擇在某些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或者意見領袖。

事實上,現在很多產品在推出前都會經歷過這么一段,行業內稱為“內測”“封測”等的階段,其實就是利用種子用戶,進行產品迭代,改進和完善產品,同時將此過程的營銷作用盡可能放大,保持一定的神秘度,吸引大眾關注。

產品種子期最重要的是提高迭代的速度,盡快達到產品留存率目標,為其正式上線、成為爆品做好準備;如果達不到留存率目標,則根據種子用戶的反饋和建議,以這些為初始值,調整迭代,改進和完善產品,做出符合用戶要求的產品。

在這個階段還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即始終無法達到產品留存率目標,種子用戶活躍度很低很低,這可能是產品本身存在問題,如產品概念,可能選錯了切入點,甚至是選錯了產品方向,此時可能需要產品經理及時放棄,調整方向。在進一步收集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開拓新產品,由此可以看出,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種子用戶的重要性。

不過在挑選好種子用戶時,應盡量挑選以下三種用戶:

種子用戶雖然是產品迭代的必要條件,但此階段用戶質量要比用戶數量重要得多,尤其是精準用戶,如果一味重視用戶數量,而忽視用戶質量,其結果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巧家县| 赤水市| 石门县| 安溪县| 宿迁市| 天津市| 怀柔区| 台山市| 长白| 安岳县| 常山县| 井冈山市| 合作市| 云安县| 宣武区| 双城市| 全椒县| 达孜县| 天津市| 交城县| 连城县| 合阳县| 夏津县| 仪陇县| 佛坪县| 石首市| 兰州市| 朝阳市| 五原县| 阿拉善盟| 龙泉市| 八宿县| 六安市| 泗水县| 报价| 健康| 甘泉县| 莱芜市| 马关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