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子用戶獲取與運營策略
- 李錚
- 1831字
- 2020-06-29 14:33:11
四、驗證期
冷啟動是分階段運行的,包括驗證期、啟動期和發展期,不過多數產品人只是將目光盯住了啟動期,而忽略了驗證期和發展期。
我先來說說驗證期。
驗證期這個階段主要是驗證用戶需求,尋求精準種子用戶,可用搭建MVP模型來降低成本。在搭建MVP時盡量降低成本,理想的MVP為:

也就是不開發新產品,而是在利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再加上一些技巧,先“拼湊”出新產品的雛形,這就是最小可行性產品。
這是種可以避免不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開發戰略。其主要方式為使用各種手段、資源等并根據客戶需要的交互要求對產品進行主要假設測試的最小的功能集合,即“拼湊”出產品。與傳統的在尚未經過客戶核實前就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實現整個產品的策略是不同的,這是先核實是否是客戶所需的產品,然后再投入資源去實現。
MVP中的P是Product,是產品的意思。對我而言,它至少代表三點:

如沒有社群工具,則可用QQ群、微信群,也可線下定期舉行聚會……
如沒有搭建社區,則可用百度貼吧、興趣部落、與產品相關的論壇……
比如做一個打卡簽到的產品,則無須馬上開發功能,可先建一個微信群,拉一些人進來,確立群活動的玩法,每天定時在群里簽到。如果簽到成功則會獲得5積分,連續7天簽到,額外獎勵10積分,連續30天打卡簽到獎勵50積分……
以此類推,中斷簽到則從零開始計算,連續2天不打卡,則要求發紅包,連續7天不打卡的管理員手動清除。每隔一段時間,管理員可根據各成員的積分,按積分多少排名,然后給予相應的獎勵。
作為社群工具,微信群幾乎人人可用,然后再加上打卡簽到的功能,形成了MVP。這樣的案例其實很多,如2015年興起的“微課”,很多運營團隊都是采用微信群+轉播機器人作為MVP,當然后來出現了直播工具。
在冷啟動階段,通過構建MVP降低了成本,縮短了時間,同時能及時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調整和改進,可積累用戶資源,掌握一些經驗,驗證商業模式,如果測試效果很理想,則正式上線產品,然后將數據遷移過去。
這種做法相對傳統方法無疑更安全、更節省成本,總的來說,其優勢主要有:

當然這里有個前提,即可用現有的產品搭建MVP,如果能這樣最好了,但很多時候事情難以如人所愿,這時就要最低限度地開發MVP,在產品形態上,可以用其他工具輔助的,就不開發新APP。
在功能設計上也要盡量簡潔,以核心功能為主,對于多余的功能要盡量舍棄,這需要團隊對其作出判斷;在實現方式則要盡量使用現有的解決方案,如支付接口,可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及其他第三方支付,存儲上可采用云存儲等。
1.種子用戶
搭建完MVP,此時產品處于零用戶狀態,因此我們需要尋找第一批種子用戶,但此階段種子用戶重質不重量,數量可以不多,但一定要是精準用戶。如果只是隨便拉進來一些用戶,其錯誤的反饋或者行為會干擾到我們的分析和判斷。
如何打破零用戶狀態?每個人都有親朋好友,自然先從他們下手,如果這些人都對產品不感興趣,則很大程度上表明產品的確存在問題,或者產品解決的是偽需求。
如果順利找到目標用戶,獲得其反饋,或者是通過直接溝通等,根據這些反饋來提高MVP,如增加新的功能,更有甚者可能要重建MVP,一旦你發現產品的用戶留存率很高,口碑也不錯,社區互動也經常出現有質量的帖子,用戶間的互動較為頻繁等,則表明市場不錯,可以廣撒網了。
接下來可以在豆瓣、百度貼吧、興趣部落、知名博客、QQ群、與產品相關的微信群、天涯社區或者是極富名氣的BBS,只要跟產品相關的,不管是直接相關還是間接相關,都可以去發帖招募。俗話說“有棗沒棗打三竿”。如果效果不錯則繼續進行挖掘,最終促使MVP變成測試版產品。
2.驗證期階段的運營
此階段運營重點應精細化,這主要是源于兩個方面,其一產品處于MVP狀態,只具備基本的產品形態,功能和用戶體驗都存在缺失,因而需要靠精細化運營來彌補這一方面的缺失。
另外一方面,要想明確產品的用戶畫像、肯定用戶需求,驗證運營模式,都需要與用戶一對一進行溝通,進行深度接觸,不斷地收集用戶的反饋和建議,以改進和完善MVP形態,同時優化運營流程。
精細化運營的優勢在于可以對目標群體或者個體進行畫像的追蹤或畫像,分析其在某個時間段內容的特征與習慣,以此為數據,為其打造專屬產品或服務。

因此應盡量跟用戶做朋友,陪用戶一起試用產品,回答用戶的帖子,與用戶互動,觀察用戶的行為,洞察其心理。
如前面的打卡簽到活動中,我微信里大概加了幾百個種子用戶為好友,我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跟這些用戶溝通,了解其使用產品的感受,了解其心理,盡可能多地與他們互動,在那段時間里,我的微信群、朋友圈都被打卡簽到信息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