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
- 李瑞星 周蘇
- 822字
- 2020-06-29 14:32:08
1.1.3 創造與創新
“創造”一詞是對創造活動的綜合概括。在《現代漢語詞典》里,“創造”被解釋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
可以說,創造是人們應用已知信息,產生某種新穎而獨特的、具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過程,是“破舊立新”,打破世界上已有的,創立世界上尚未有的精神和物質的活動。作為創造的成果,這種產品可以是新概念、新設想、新理論,也可以指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其特征是新穎、獨特、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
創新是從英文innovate(動詞)或innovation(名詞)翻譯過來的。根據《韋氏詞典》所下的定義,創新的含義為:引進新概念、新東西和革新。創新是對已有創造成果的改進、完善和應用,是建立在已有創造成果基礎上的再創造。這說明已有創造成果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如各種產品),也可以是無形的事物(如理論、技術、工藝、機構等)。
從一般意義上講,創造強調的是新穎性和獨特性,而創新強調的則是創造的某種具體實現。創造與創新在概念上的差別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創造比較強調過程,創新比較強調結果。
(2)在程度上,創造強調“首創”“第一”“無中生有”“破舊立新”,主要是指自身的新穎性,不一定有比較對象;創新是建立在已經創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做法等基礎之上,其著眼點在于“由舊到新”,強調與原有事物相比較。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創新看作是創造的目的和結果。
例如,黑白電視機的出現可以看作是一種創造成果的誕生,而彩色電視機的出現是一種創新,因為它是在黑白電視機的基礎上,利用其他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對其進行改造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產品。
(3)在思維過程中,創造應是獨到的,始終站在新異的尖端;創新則是在已經創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和做法等基礎上,將別人的原始想法組織起來,應用到自己的思維活動中。
(4)在范疇上,創造一般指的是知識、概念、理論、藝術等方面;創新一般指的是技術、方法、產品等。
(5)在目的上,創造注重的是科學性和探索性;創新更注重經濟性和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