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制高職數學(第二冊)
- 趙春芳 王小燕 魏志丹
- 3595字
- 2020-06-29 11:37:07
7.2 等差數列及其通項公式
本節重點知識
1.等差數列.
2.等差數列通項公式.
3.等差中項.
4.等差數列前n項和.
7.2.1 等差數列
觀察下面數列排列次序的特點:
(1)4,5,6,7,8,9,10,…;
(2)10,9,8,7,6,5,4,…
我們可以發現,從第2項起數列(1)的每一項都比它的前一項多1;數列(2)的每一項都比它的前一項少1;也就是說數列(1)和(2)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
定義 如果一個數列a1,a2,a3,…,an,…,從它的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d,即
a2-a1=a3-a2=…=an-an-1=…=d,
則這個數列稱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稱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例如,數列2,4,6,8,…,2n,…就是等差數列,它的公差d=2.
練習
1.上面數列(1)和(2)都是等差數列,它們的公差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列舉兩個公差是零的數列,并說出它們的特點.
3.如果等差數列a1,a2,a3,…,an的公差是d,那么等差數列an,an-1,…,a2,a1的公差是多少?
4.說出下列等差數列的公差:
(1)2,3,4,5,…; (2)9,7,5,3,…;
(3)2,5,8,11,…; ?。?)-3,-7,-11,-15,…;
(5)8,7,6,5,…; (6)-10,-7,-4,-1,…
7.2.2 等差數列通項公式
已知一個數列a1,a2,a3,…,an,…是等差數列,它的公差是d,如何算出它的任意項an呢?
由等差數列定義可知,
a2=a1+d,
a3=a2+d=(a1+d)+d=a1+2d,
a4=a3+d=(a1+2d)+d=a1+3d,
a5=a4+d=(a1+3d)+d=a1+4d,
……
由此可知,首項為a1,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是
an=a1+(n-1)d
例如,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3,公差是-2,那么將它們代入上面的公式就得到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
an=3+(n-1)·(-2)
即an=5-2n.
在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有a1,an,d和n四個變量,知道其中三個,就可以求出第四個.
例1 指出下面數列中的等差數列,并求出公差和通項公式:
(1)1,5,9,13,17,…;
(2)1,4,16,64,256,…;
(3)-1,-1,-1,-1,-1,…;



分析 如果一個數列是等差數列,必須滿足等差數列的定義,即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同于同一個常數,經驗算(1),(3),(6)是等差數列.
解 (1)因為公差d=4,所以通項公式an=1+(n-1)·4,
即an=4n-3;
(3)因為公差d=0,所以通項公式an=-1;
(6)因為公差所以通項公式

例2 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
分析 因為等差數列的a1,a2,a3是已知的,又因為公差d=a2-a1,知道了a1,d和n,所以利用通項公式an=a1+(n-1)d就可以求出這個等差數列的第20項.
解 a1=8,d=5-8=-3,n=20,
所以a20=8+(20-1)×(-3)=-49.
例3 等差數列-5,-8,-11,…的第幾項是-302?
分析 仿照例1可先求出公差d,由于a1,d和an是已知的,利用通項公式求n.
解 因為a1=-5,d=-8-(-5)=-3,an=-302,
所以an=a1+(n-1)d
=-5+(n-1)×(-3)
=-3n-2
即-302=-3n-2.
解得n=100.
所以這個數列的第100項是-302.
例4 已知一個等差數列的第3項是8,第6項是17,求它的第11項.
分析 本題應首先求出這個等差數列,才能求第11項,即應先求出a1和d.可以采用列方程組的方法求出,但這需要兩個獨立條件,而a3=8,a6=17恰好是兩個獨立的條件.
解 設等差數列的首項為a1,公差為d,根據題意,有

整理,得
解得
因此a11=2+(11-1)×3=32.
所以第11項是32.
練一練
在等差數列中,根據下列條件,求公差d:
(1)a3=6,a7=14;
(2)a7=-10,a20=3;

(4)a10=30,a30=10;
(5)a6=11,a1=1;
(6)b20=20,b30=30.
例5 已知三個數成等差數列,它們的和為15,它們的積為80,求這三個數.
分析 如果已知三個數成等差數列,并且知道它們的和,可將這三個數表示為a-d,a,a+d,其中d是公差,運算時容易簡化.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本題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設置未知數.
解 由于三個數成等差數列,則可設這三個數為a-d,a,a+d(公差為d).
因為(a-d)+a+(a+d)=15,
所以a=5.
由此可知所求的三個數為5-d,5,5+d.
又因為(5-d)×5×(5+d)=80,
所以d=±3.
因此所求的三個數為2,5,8或8,5,2.
練一練
已知三個數成等差數列,和是36,且第一個數與第三個數的乘積是108,求這三個數.
解 根據三個數成等差數列,且和是36,則可設這三個數為_________①.
因為_________②=36.
所以a=_________③.
即所求的三個數為__________________④.
又因為_________⑤=108,
所以d=_________⑥.
因此所求的三個數為_________⑦.
答案 ①a-d,a,a+d(d是公差);②a-d+a+a+d;
③12;④12-d,12,12+d;⑤(12-d)·(12+d);
⑥d=±6;⑦6,12,18或18,12,6.
練習
1.填空題(求下列各等差數列的公差):
(1)11,7,3,…,則d=_________;
(2)1,0,…,則d=_________;

2.在等差數列{an}中:
(1)a7=8,求a1;
(2)a1=10,d=-2,求a20;
(3)a1=12,a6=27,求d.
3.題組訓練:
在等差數列{an}中,計算:
(1)a3=5,a8=20,求a25;
(2)a3=15,a6=9,求a9;
(3)a4=7,a7=4,求a11;
(4)a5=12,a12=5,求a17.
7.2.3 等差中項
一般地,如果在a與b之間插入一個數A,使a,A,b成等差數列,那么A稱做a與b的等差中項.
如果A是a與b的等差中項,則
A-a=b-A,
所以

這就表明兩個數的等差中項就是它們的算數平均值.
在等差數列a1,a2,a3,…,an,…中,

這就是說,在等差數列中,從第2項起,每一項(有限等差數列的末項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項與后一項的等差中項.
例1 在3與7之間插入一個數,使它與這兩個數成等差數列,求插入的這個數.
分析 本題所求的數就是已知數3與7的等差中項,用等差中項公式可以求出.
解 設插入的數是A,則A-3=7-A,即2A=3+7,
所以插入的數是5.
例2 在6和30之間插入三個數,使它們與這兩個數成等差數列,求這三個數.
分析 本題可考慮使用兩種方法求解.解法1,因為在6和30之間插入三個數共五項,第三項可看成首末兩項的等差中項,第二項是第一、第三的等差中項,第四項是第三、五項的等差中項,通過使用等差中項公式可求出這三個數.解法2,是把6看成a1,由于插入了三個數,把30看成a5,于是能求出公差d,然后再分別求這個等差數列的第二、第三、第四項,便可求出這三個數.
解法1 設插入的三個數為x,y,z,則6,x,y,z,30成等差數列,顯然,y是6,30的等差中項,所以同樣x是6,18的等差中項,z是18,30的等差中項.

因此所求的三個數為12,18,24.
解法2 設插入的三個數為x,y,z,則6,x,y,z,30成等差數列.顯然有
a1=6,a5=30.
所以a5=6+4d(d是公差)

x=6+6=12,y=12+6=18,z=18+6=24,
因此所求的三個數為12,18,24.
想一想
(1)在等差數列中,從第2項起,每一項(有窮等差數列的末項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項與后一項的_________.
(2)在等差數列{an}中,a7是不是a4與a10的等差中項?
練習
1.求下列各組數的等差中項:
(1)732與-136;


2.若和x的等差中項是5,又x和3y+2的等差中項是7,求x,y.
3.在-1和7之間插入三個數,使它們與這兩個數成等差數列,求這三個數.
7.2.4 等差數列前n項和
要計算形狀如圖7-1所示的一堆鋼管總數,也就是求下面6個數:5,6,7,8,9,10的和.當然依次相加可以算出它的結果,但是,如果層數很多,這樣求和就非常麻煩.現在我們設想在這堆鋼管的旁邊倒放著同樣一堆鋼管,如圖7-2所示.
從圖7-2中可以看出每層的鋼管數都相等,即
5+10=6+9=7+8=…=10+5=15.

圖 7-1

圖 7-2
由于共有6層,兩堆鋼管的總數是(5+10)×6,因此所求的鋼管總數是

通過上面的具體例子,我們從分析等差數列的公差出發,利用“消去中間項”的基本思想,找出求和的簡單方法.
一般地,設等差數列a1,a2,a3,…,an,…,它的前n項和是Sn,
即Sn=a1+a2+a3+…+an.
根據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上式可以寫成
Sn=a1+(a1+d)+(a1+2d)+…+[a1+(n-1)d]. ?。?)
把(1)式中項的次序反過來,Sn又可以寫成
Sn=an+(an-d)+(an-2d)+…+[an-(n-1)d]. (2)
把(1),(2)兩式的兩邊分別相加,得

由此得到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公式

由于an=a1+(n-1)d,所以Sn又可以用a1,d,n表示成

上面兩個求和公式給出了等差數列的a1,an,d,n,Sn之間的關系.并且知道其中的三個量就可以通過前n項和公式及通項公式求出另外兩個量.
想一想
前n項和公式第一種形式與我們學過的梯形面積公式有什么相似之處?
例1 在等差數列{an}中:
(1)已知a1=5,a10=95,求S10;
(2)已知a1=3,求S10.
分析 (1)由已知條件知,應選擇公式求解.
(2)由已知條件知,應選擇公式求解.
解 (1)因為a1=5,a10=95,n=10,

(2)因為a1=3,n=10,

例2 在等差數列{an}中,d=2,an=1,Sn=-8,求n.
分析 根據已知條件可知,不能單獨使用通項公式或前n項和公式求n,因此需采用列方程組的方法求解.
解 把d=2,an=1,Sn=-8分別代入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

由(3)式得a1=3-2n. ?。?)
把(5)式代入(4)式,并化簡,得n2-2n-8=0.
所以n=4,n=-2.
由于項數不能是負整數,應把n=-2舍去,所以n=4.
說明 上述解法是用an=a1+(n-1)d和組成方程組求解.另外也可以用an=a1+(n-1)d和
或
和
組成方程組求解.后兩種方法請同學們自己完成.
練一練
求下列等差數列的和:
(1)1+4+7+…+28; (2)2+5+8+…+29;?。?)3+6+9+…+30.
練習
1.填空題(根據下列等差數列{an}的條件,寫出相應的Sn):
(1)a1=1,a10=10,S10=_________;
(2)a1=50,d=-2,S25=_________;
(3)a1=4,d=-3,S16=_________.
2.填空題:
(1)正整數列中前n個數的和,Sn=_________;
(2)正整數列中前n個偶數的和,Sn=_________;
(3)正整數列中前n個奇數的和,Sn=_________.
3.題組訓練:
(1)已知等差數列an=5n-2,則a5+a8=_________,a3+a10=_________,a9+a4=_________.
(2)已知等差數列an=6n+3,則a1+a2+a3=_________,a4+a5+a6=_________,a7+a8+a9=_________.
(3)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三個量,將未知的量填入空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