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81年 走進小說的世界

1981年1月11日第83期《汽笛》刊發了范大宇寫的游記《方臘寨》,這是范大宇首次在《人民鐵道》報副刊發表作品。此君后來成為在全國范圍有名氣的故事作家,作品主要發表在《故事會》等刊物,范大宇后來調入中國鐵路文工團,為《人民鐵道》報寫了大量中鐵文工團演出方面的報道,這是后話。

1981年4月5日的《汽笛》頭條發表了本報記者李顯宗采訪著名作家李國文的報道《〈月食〉過后——訪優秀短篇小說月食的作者李國文》,配有本報記者張誼的攝影。從這篇“本報專訪”我們走進李國文的世界:1957年李國文27歲的時候在《人民文學》發表了一篇小說《改選》后被錯劃為“右派”,從“一個全國鐵路總工會的干部變成了鐵路工程隊的力工”。李國文回憶自己在工地食堂吃飯的時候,還特別為他設立了席位,上面寫著“右派分子李國文”。“那頓飯該是怎樣吃下去的呢?他畢竟吃下去了!”年輕時代的李國文曾經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從事創作,和鐵路淵源很深。后來又多年在鐵路工程隊筑路,走遍了全國各地。人民文學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了他在1978年開始寫的長篇小說《冬天里的春天》。這一年作家51歲了。這篇專訪也開始了李國文和《人民鐵道》報的淵源。

《汽笛》文學副刊有個傳統就是素來重視小說創作,20世紀50年代時期的《汽笛》發表了不少蘇聯作家的鐵道小說,草明、李克異等作家在鐵路題材的小說創作方面也進行了有限度的藝術探索。但是像李國文、張林這樣寫出有全國影響的小說還是很少。

1981年5月17日第99期的《汽笛》副刊開始連載沈永年、杜來的反映抗日戰爭期間鐵路職工進行地下斗爭題材的中篇小說《秘密列車》,為這篇小說畫插圖的是青島鐵路工人曹祥玉,后來他進入人民鐵道報社成為美術編輯。為求讀者閱讀的連續性,中篇小說《秘密列車》每期都連載,并非局限于《汽笛》副刊。中篇小說《秘密列車》在《人民鐵道》報連載了33期,算是《人民鐵道》報歷史上的一個特例。

1981年7月30日的《汽笛》頭條刊登了陶知信、王勇平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紅旗禮贊”征文《在不顯眼的地方》。這是后來成為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的王勇平在《汽笛》副刊的初次亮相。34年后,2015年3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鐵路文聯二屆九次理事會上,從總部設在波蘭華沙的鐵路合作組織任職歸來的王勇平被一致選舉為中國鐵路文聯主席,并擔任文聯秘書長。2015年11月26日王勇平退休。2015年10月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了王勇平的新書《行走在亞歐大陸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浙江省| 平陆县| 安化县| 大化| 洛川县| 通州区| 麦盖提县| 兴海县| 比如县| 如东县| 海原县| 咸宁市| 交城县| 曲麻莱县| 平原县| 亳州市| 哈巴河县| 堆龙德庆县| 新和县| 分宜县| 凤山县| 长子县| 蒙自县| 常州市| 宣化县| 武定县| 大城县| 腾冲县| 威宁| 徐州市| 武陟县| 营山县| 宜君县| 博乐市| 拉萨市| 吉木乃县| 昌宁县| 贞丰县| 乐亭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