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運與報關代理(第2版)
- 王洪 徐德嶺
- 2068字
- 2020-06-19 15:06:30
1.3 節貨代與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委托人與貨代之間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這種委托代理關系,必須由一方提出(書面),經另一方接受(書面)才能成立。長期的委托代理關系應簽訂協議或合同。
1.3.1 貨代的權利與義務
1.貨代的權利
(1)收取因運送貨物、保管儲存貨物而產生的一切費用。
(2)收取因辦理投保、報關、報檢、簽證、銀行結匯及其他服務而產生的費用。
(3)收取因不能控制的原因致使代理合同難以履行而產生的有關費用。
(4)收取委托人支付的傭金和承運人支付的訂艙傭金。
(5)如委托人無理拒付或拖延支付其應付的費用,貨代有權對貨物行使留置權并有權以某種適當的方式出售貨物以補償其應收取的費用或以委托人留在貨代手中的其他款項抵償。
2.貨代的義務
(1)貨代應按照協議或合同中的規定和委托人的指示,辦理有關的委托事項。貨代必須在委托人授權的范圍內行事,否則,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后果由代理人承擔責任。
(2)貨代應本著忠信、誠實的原則向委托人及時、如實地匯報一切重要事項。
(3)貨代不得收受賄賂、圖謀私利或與第三方串通損害委托人的利益。
(4)貨代在代理期間或在代理協議(合同)終止后,不得將代理過程中所得到的商業情報或重要資料向第三方泄露。
(5)貨代不得將委托人所授予的代理權委托他人行使,如在客觀上確有此需要,應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
(6)貨代應對其本人及其雇員所造成的錯誤或疏漏承擔責任,例如:①未按照指示交付貨物;②辦理保險時發生錯保、漏保;③報關有誤或延遲;④錯發錯運;⑤未能按照必要的程序取得再出口貨物的退稅;⑥未按規定收取收貨人的貨款就交付貨物;⑦在代理過程中造成第三方的財產滅失或損壞或人身傷亡;⑧當貨代作為締約當事人時,應對其雇傭的承運人或分運代理人的行為或不行為負責;⑨貨代應如實向委托人申報賬目,如發生特殊開支或個別費用應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
1.3.2 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1.委托人的權利
(1)貨代所提供的情況或資料不實,或貨代故意隱瞞某一事實真相致使委托人遭受損失時,委托人有權向貨代追索賠償并撤銷協議(合同)。
(2)若由于貨代圖謀私利、與第三方串通、接受賄賂或出賣委托人的機密而使委托人的利益遭受損害時,委托人有權向貨代提出賠償要求,或拒絕支付傭金或進行起訴。即使上述行為未使委托人遭受損失,委托人亦可行使上述權利。
2.委托人的義務
(1)委托人除應按協議(合同)中規定的條款辦事外,如對貨代另有要求時,必須及時發出明確具體的指示,以便貨代憑此執行。
(2)對于貨代提出的征詢意見應及時回答,如由于回答不及時或不當而造成某種損失時,委托人應承擔責任。
(3)委托人應按規定支付代理傭金和其他有關費用。
(4)委托人通常應預付一筆業務備用金給貨代,待代理工作完畢后,由貨代報賬,多退少補。如由于委托人的責任而使貨代遭受經濟損失時,應由委托人給予補償。
1.3.3 貨運代理行為依據的法律
在代理行為中如發生民事糾紛,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四章第二節中對代理行為作的規定處理。另外,我國于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簽訂委托合同的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作出了明確規定,其內容與《民法通則》中的規定基本上是一致的。
按照《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規定,只要代理人是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第三人簽訂合同,該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均由被代理人承擔。如事后合同出了問題,代理人不承擔責任。其特點是:代理人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行事,這在法律上稱為直接代理。
間接代理是指以代理人自己的名義為被代理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而同第三者簽訂合同。在間接代理情況下,如發生問題,被代理人與第三者沒有直接法律關系。換言之,代理人要對以自己的名義所簽訂的合同承擔民事責任,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和四百零三條。
此外,《民法通則》對代理權的產生、無權代理、代理與第三人的責任以及代理的終止等有關問題都做了明文規定。例如,《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規定,沒有代理權(指根本未授權代理)、超越代理權(指代理人所實施的代理并不在其所獲得的代理授權范圍之內)或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則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在面對無權代理行為時,既有追認的選擇權也有拒絕的選擇權,換言之,被代理人既可追認也可不追認。在無權代理人遭到被代理人拒絕追認時,如有異議,可以提出具有代理權的事實證明進行抗辯。另外,如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未做過否認表示的,應視為同意。
當代理人不履行職責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由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如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如果第三人明知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民法通則》第六十七條規定,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項違法而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而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