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胎教范例 讓寶寶更聰明
- 鄭國權
- 536字
- 2020-06-19 19:01:56
中國民俗說過年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農歷年是大家最重視的一個節日。要當媽媽了,這個年肯定意義不一樣。那準媽媽了解過年都要有哪些風俗嗎?
守歲
守歲就是除夕之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現在我們都有守歲的習俗,這種習俗最早興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吃餃子
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至于福字倒著貼,取福到(倒)之意,乃吉慶之兆。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舊迎新。據說現在放炮仗,因為要趕走一個叫年的怪物,于是,每當新年來臨,人們都要燃放煙花爆竹,以求得新年的平安。
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電話拜年和手機短信拜年、網絡QQ拜年等。
吃年糕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食品。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