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 度陰山
- 2528字
- 2020-06-18 17:21:08
第二章 步步為營,從吳國公到吳王
夾縫中討生活
朱元璋攻下金陵后,馬上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把金陵改名為“應天府”,意思是“順應天命”;第二件事,派人到韓林兒那里報告他的戰績,并告知郭天敘和張天祐死亡的事。韓林兒和劉福通正在動員力量,準備攻打元王朝的都城北京,沒有精力理會郭家的事,倒是劉福通見朱元璋的態度很好,索性任命他為“江南行省等處中書省平章政事(即江南地區的副宰相,實質上的宰相)”,同時還任命郭天爵為其副手(右丞),又過了一段時間,韓林兒又封朱元璋為吳國公,表示了對他的高度肯定;最后一件事,朱元璋參照帝國的政府模式,構建起了包括行政、軍事、司法等機構在內的、組織基本完備的政權,這也是后來明帝國的雛形。朱元璋政權就如同一棵小草,雖然弱小,卻充滿勃勃生機。
韓宋帝國雖然封他為江南地區實質上的一把手,但他所控制的地盤實在是不值一提。以應天為根據地的吳國公朱元璋,僅擁有西起滁州到蕪湖、東起句容到溧陽的巴掌大的地盤。而最要命的是,他的這塊地盤還夾在天完帝國徐壽輝野心勃勃的部將陳友諒和南方霸主張士誠之間。陳友諒和張士誠后來成了他的勁敵,而在1356年,他占領應天時,這兩人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朱元璋這個人,張士誠也只是隱約知道韓宋帝國在安徽有個分部,領頭的人似乎姓郭。
但張士誠很快就記住了朱元璋這個名字。朱元璋為了確保應天的安全,必須將勢力擴張到應天周邊。1356年農歷三月,朱元璋準備鞏固應天東南部,為了不驚擾到張士誠,他派人送信給張士誠,大拍馬屁,希望雙方能建立友好關系。不過這次馬屁拍得很沒水準——朱元璋把張士誠比作西漢末年的隗囂。這人的確是個英雄人物,可他卻是個墻頭草,一會兒投奔劉秀,一會兒又投奔劉秀的對手。
張士誠暴跳如雷,因為朱元璋戳破了他的真面目。張士誠本是江蘇泰州的鹽販子,古代的鹽是政府專賣的,販賣私鹽可是重罪,所以鹽販子大都是亡命之徒。劉福通發起革命后,張士誠發現,造反比販鹽的獲利要多,于是帶領著十幾個鹽販子,用扁擔做武器,干掉了地方官,開始了造反生涯。
那個時候,造反的市場非常大,張士誠很快就嶄露頭角,造反三個月后,他就集結三萬人攻下了泰州。政府過來招安,他起初同意了,但馬上就又反悔,轉而攻陷了高郵。不但攻陷了高郵,還在高郵稱王,國號為周。1354年,當朱元璋經營滁州時,元野戰軍司令脫脫率領百萬兵馬進攻滁州,張士誠支撐不住,宣布投降,可當脫脫撤掉了攻擊部隊后,他卻又不投降了。后來,脫脫也奈何不了這個反復無常的家伙,只好撤兵。1356年,當朱元璋在進攻應天時,張士誠從高郵遷至平江(今江蘇蘇州),如暴風一樣把浙江西部的十幾個富庶城市全部掃蕩了一遍,把它們納入了自己的口袋。
朱元璋說張士誠是東漢末年的隗囂,這讓張士誠很不高興。他非但沒有和朱元璋建立友好聯盟,反而和他成了敵人。至于徐壽輝和他的丞相陳友諒,比張士誠要威猛得多。在朱元璋攻克了應天不久,二人即勢不可當地把地盤從湖北擴張至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這兩股力量如日中天。
無論是徐壽輝,還是張士誠,或是朱元璋,能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個人能力,還因為有著良好的外部環境。自天下大亂以來,北系紅巾軍建立的韓宋帝國就如一面巨墻,擋住了元朝力量的南下,憑借此,南系紅巾軍才能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
朱元璋和張士誠談崩后,先把目光瞄準了仍屬于元王朝的城池,這樣既不用和徐壽輝、張士誠產生沖突,又能奪取地盤。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應天東面的鎮江。攻克鎮江后,朱元璋再接再厲,又拿下了應天南面的廣德。兩座城池被朱元璋瞬間攻克,這讓張士誠坐不住了。
張士誠開始搜集朱元璋的資料,最后得出結論:此人雖容貌詭異,其實是平凡人物,只是運氣好而已。雖然得出這樣的傲慢結論,但張士誠仍然感覺到身后冷颼颼。為了驅除這種心理壓力,他對朱元璋剛拿下的鎮江發起了進攻。
朱元璋不去救鎮江,反而去攻打張士誠的常州。張士誠馬上派人去救援常州,但朱元璋早已在常州外設下了埋伏,導致張士誠派去支援常州的部隊全軍覆沒。這一招數叫“圍魏救趙”,創始者是戰國時期的孫臏。此時,張士誠終于開始謹慎地審視起朱元璋,并得出結論:此人是個勁敵。他意識到從前那些所謂的偉大勝利,只是因為對手太弱了而已。于是他主動向朱元璋示好,朱元璋卻獅子大開口,要他每年交巨額保護費。張士誠讓他滾蛋,朱元璋立即發兵再攻常州。到了1357年的上半年,張士誠的三座城池(常州、長興、江陰)全被朱元璋吃掉。這三座城池曾經是張士誠西進的門路,如今門路已被堵死,張士誠只能坐困蘇州。
這還不是最重的打擊。1357年農歷七月,朱元璋兵團又攻下了張士誠的常熟,常熟是張士誠的重要據點,這個據點一失,蘇州就徹底成了死城。張士誠在西線打不過朱元璋,就決定擴張東線。可東線的嘉興和杭州掌握在驍勇善戰的苗軍手中,根本無法撼動。張士誠接二連三損兵折將,輾轉反側之下,他只能故技重施,對元王朝表示效忠。元王朝在南方,始終打不開局面,就是因為缺少有分量的助力。如今有了張士誠,元政府簡直心花怒放,張士誠要什么,他們就給什么。
當張士誠在元政府的支持下,于蘇州吃喝玩樂時,朱元璋卻仍在埋頭苦干。1357年,在他29歲生日之際,他的應天小政府已經把應天周圍的武康(今浙江德清)、寧國(今安徽宣城)、銅陵等地掌控在手。至此,應天城東南西北全被鞏固。待到老窩安全后,朱元璋又向東南方向零零散散的元王朝據點發起進攻。應天東南方向的浙江臺州和溫州,本來發生過驚天動地的起義,但在當地一批效忠于元王朝的知識分子幫助下,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不過元政府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朱元璋趁他們元氣尚未恢復,在1358年農歷二月,動員了應天城主力,向浙東地區挺進。東征過程中,郭天爵不知為什么突然要謀反,朱元璋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防范著他,所以郭天爵謀反未成反被殺。郭家作為朱元璋梯子的使命徹底完成,退出歷史舞臺。
1358年農歷十一月,天降大雪,朱元璋親自帶領兵團抵達婺州(今浙江金華)城下,婺州城守將石抹厚、孫起初頑強抵御。在朱元璋親自坐鎮的情況下,士兵們玩命攻城,終于將婺州拿下。朱元璋在此設置了浙東行省,隨后開始掃蕩婺州周邊地區。同時,他覺得慶元的方國珍很有被招降的價值,于是派人去招降方國珍。
方國珍當時就怒了,質問朱元璋派來招降他的使者:“朱元璋是個啥玩意兒啊?!”